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100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544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81.
根据分异型陨石的稀土元因丰度模式和年代学研究,对如何解释母体分异过程,介绍目前的研究成果。一、前言在获得原始太阳系行星形成初期事件及其时间信息方面,陨石是很珍贵的样品。陨石分为原始型陨石—球粒陨石和分异型陨石两大类。其中,分异型陨石组的石质陨石—  相似文献   
982.
本文针对遥感图像纹理特征,定义纹理是“图像像元亮度值空间变化率的一种量度”.据此定义,提出纹理强度和纹理密度两个新参量,定量地描述遥感图像的纹理特性。这两个参量反映了图像中相邻象元亮度值的差别及图象中象元亮度值变化的频数。所设计的相应提取方法包括:强度和法、绝对差法与最大、最小值法等三种纹理强度提取方法,以及两种纹理密度提取方法:一阶纹理密度法与二阶纹理密度法。同时,讨论了局部移动窗口大小的选择原则。本文不仅设计了从遥感图像亮度值的绝对变化提取纹理特征的方法,并进而提出相对梯度概念,从象元亮度值的相对变化描述图象的纹理特征;由相对梯度法生成的纹理图像,不仅可突出遥感图像的空间信息特征,并保留了原图像的部份波谱信息,原图像中的甚亮区和暗区、甚暗区(如山地背阴坡)的纹理结构得以清晰地显现,效果独特。  相似文献   
983.
TS—2A系留探空系统的对比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煜  陈长和 《高原气象》1992,11(3):330-334
  相似文献   
984.
和卫东 《气象》1992,18(12):33-35
参用可降水量计算公式,结合单站铅直能量廓线及层结特征的分析,对丽江区(26.00—27.55°N,99.22—101.30°E)强对流暴雨个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况值较为接近。因此,在一定的前提下,可供实际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985.
燕山地区长城纪沉积演化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燕山长城纪沉积相特征及环境系统反映出坳拉槽盆地的沉积特点?盆内发育着冲积扇?扇三角洲?浊流沉积?碳酸盐滑塌角砾沉积?颗粒流沉积及火山硅质混合沉积等与同沉积构造活动有关的沉积相型?从早期的大陆内部冲积环境到晚期的环边台地─斜坡─碳酸盐深水盆地,环境系统从较封闭状态向半开放方向演化,其演化过程与盆地构造的扩张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  相似文献   
986.
震前深井电磁短临前兆信息的观测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大量震例研究了地震前深井电磁波短临前兆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在1.9和27kHz信道上,地震前2-4个月和10-60天,可观测到短临型,短期型和临震型三种电磁波信号。电磁信号增强时段与孕震区小震频度增强同步,表明这些信号可能与孕震区微破裂有关。本文还利用信息源偶电体模型定量计算了组成变化的电磁场的准静场,感应场,辐射场随观测距离及方位的变化,据此对观测结构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987.
研究了蒙古发震块体地震活动特征。综合有关资料从全球地震活动特征、喜马拉雅山地区地震活动以及地震活动是大尺度、大面积、甚至全球性相关的观点,论述了我国大陆的地震形势。初步认为中国大陆目前处于地震能量积累阶段,估计正在孕育着较大地震。这与全球性地震活动增强,蒙古发震块体,特别是蒙古西部、喜马拉雅山地区可能存在着8级地震危险相呼应。指出了应当引起注意的地区。  相似文献   
988.
Fisher最优分割法在云南地震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Fisher最优分割法是对有序样本进行最优化分段的一种数学方法。本文用该方法对云南地区强震序列进行了活动期与平静期的划分。  相似文献   
989.
东亚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区域应力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来自板块之间相对运动的构造力可以传递到大陆地壳,从而形成了大陆内部的地震应力场.在某一地区,包括小地震在内的地震活动性的分布可以反映该地区的应力场的变化.根据这一观点,本文根据大量的震源机制解的结果以及最近500年的地震活动资料,详细地研究了东亚地区内几个地区的区域应力场的特征.其结果表明,来自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的俯冲所形成的构造力,控制了从华北地区到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应力场.本文根据小震的地震活动变化的特征,讨论了日本一部分地区由地震活动性的变化所反映的区域应力场的变化.中国西部以及印度-澳大利亚和欧亚大陆板块边界地区,最近大约100年地震活动性的同步变化表明,来自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所产生的构造力,传递到了中国西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边界,以及中国西部的地震活动,现在依然处在地震活动高潮期.  相似文献   
990.
所谓物候,是指那些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即是物候现象。如:花开叶落,候鸟的来去等都是物候现象。 我国在三、四千年前就有过自然物候的记载,並反映了物候与农事活动的关系。如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村居即事”中写到:“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因此本文根据我省十二个自然物候观测台站1980—1988年的观测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