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三维地震勘探在解决诸如小断层、小构造、煤矿采区陷落柱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各种物探方法的特点不同,有时三维地震勘探方法需要与其它物探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本文以济三煤矿十四采区为例,介绍了利用三维地震和瞬变电磁法勘探相结合,探测采区的断层及煤层顶板上100m内的岩层富水体的方法、特点及经验。  相似文献   
82.
正含铀岩系"顾名思义通常是指"赋含铀异常、铀矿化和铀矿层的一套沉积地层,既包括砂岩型铀矿化和泥页岩型铀矿化沉积岩石组合,又包括沉积期铀矿化及成岩后生改造与铀矿化相关的沉积地层"。盆地共分布4处铀矿集区,按照其所处的不同控矿构造单元,分别为东北缘东胜隆起矿集区、西缘宁东断褶矿集区、西南缘泾川断隆矿区、东南  相似文献   
83.
北山北部晚古生代岩浆事件的性质对该地区这一时期的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内蒙古北山哈珠地区石炭纪白山组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地球化学、Lu-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白山组主要由玄武安山质、安山质、英安质、流纹质火山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325.6±1.4 Ma、313.5±3.4 Ma、314.7±1.7 Ma,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火山岩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组成极性",区域上由北至南从中性火山岩(钙碱性系列)→酸性火山岩(高钾钙碱性系列)演化,K2O含量与K2O/Na2O比值也呈相应的增加趋势,其中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具有高Al2O3、低TiO2以及低的Ni、Cr含量,所有样品普遍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以上特征指示白山组火山岩形成于洋壳向南俯冲过程中的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另外,白山组中安山岩具有高的εHf(t)值(+7.0~+14.1)和年轻的平均地壳模式年龄TDMC(437~891 Ma),接近上地幔的Rb/Sr比值(0.01~0.15),Nb/Ta比值(12.59~18.80)处于地壳平均值和地幔平均值之间;流纹岩具有相对较低的εHf(t)值(4.3~8.2)和偏老的平均地壳模式年龄TDMC(804~1 054 Ma),Rb/Sr比值(0.80~1.73)远大于地壳平均值,Nb/Ta比值(10.66~13.08)接近地壳平均值反映岩浆源区向洋侧以新生地壳和地幔物质为主,向内陆一侧逐渐演化为更多陆壳(较老地壳)物质的加入.综合以上分析并结合前人资料,北山哈珠地区晚古生代石炭纪白山组火山岩是红石山洋向南侧马鬃山-旱山地块俯冲过程中活动陆缘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4.
兴蒙造山带北缘断续分布的早古生代岩浆岩带,对古生代构造格局恢复及造山带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阿巴嘎旗北部吉尔嘎郎图岩体位于该岩浆岩带中段,为带内最大的早古生代复式侵入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吉尔嘎郎图岩体早期花岗闪长岩单元成岩年龄为455.0~495.6Ma。在主量元素组成上,岩体SiO_2含量中等(59.49%~68.22%),贫铁、镁,K_2O/Na_2O值(0.64~0.85)小于1,A/CNK=0.96~1.09,整体具有亚碱、弱过铝特征。稀土及微量元素方面,岩体富Cs、Rb、Th、U、Pb,亏损Ba、Sr、P及高场强元素Nb、Ta等,稀土元素总量中等,具有弱负Eu异常(δEu=0.52~0.82)。Sr-Nd-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岩体具有亏损的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53~0.7034,ε_(Nd)(t)=0.39~4.29,2件Hf同位素样品ε_(Hf)(t)均为正值,分别为ε_(Hf)(t)=7.6~10.8和ε_(Hf)(t)=3.7~7.9。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及Sr-Nd-Hf同位素综合分析表明,吉尔嘎郎图岩体是早古生代古亚洲洋沿苏左旗—锡林浩特一线向北俯冲背景下,遭受了俯冲板片析出流体交代作用影响的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后期由于弧后拉张、贺根山洋盆打开与主体岛弧带分离,最终随着古亚洲洋的整体闭合,形成了与俯冲带彼此分隔的格局。  相似文献   
85.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北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最南缘,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北山造山带存在两个古老地块为敦煌地块和明水—旱山地块。在敦煌地块之上的柳园地区,梅华林等曾发现有榴辉岩和新元古代花岗质片麻岩。而对于明水—旱山地块,前人鲜有报道存在有新元古代的花岗岩。本次对于明水—旱山地块之上片麻状花岗岩年代学的研究,将为北山造山带北带是否存在新元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同时确立该区构造演化历史提供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6.
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地块莫尔道嘎-太平川一带分布有大量的新元古代巨斑状花岗岩,该岩体形成的确切时代及成因尚不清楚。笔者等运用LA ICP MS技术进行了锆石U Pb定年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测定。锆石U Pb年龄结果揭示太平川巨斑状花岗岩形成时代为791.4 Ma。锆石Hf同位素研究显示εHf(t)为1.4~6.4,均>0,反映亏损地幔来源新生地壳物质在花岗岩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锆石Hf单阶段的模式年龄tDM为1.09~1.28 Ga,与岩石的形成时间791.4 Ma有较长的时间间隔,表明该区花岗岩的母岩来自具有较长地壳滞留时间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额尔古纳已有的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资料,认为额尔古纳地块在中、新元古代曾发生过地壳增生事件,存在1.09~1.28 Ga的中元古代晚期增生地壳。  相似文献   
87.
沉降观测数据具有监测点少、精度高的特点,不同的插值方法对其插值精度与可视化分析具有不同程度影响。本文通过对反距离加权插值、克里金插值、谢别德插值、线性插值三角网法和局部多项式法5种常规插值方法进行插值实验与精度分析,发现在三维分析方面,反距离加权法的可视化效果最好;在等沉降曲线绘制方面,谢别德法、局部多项式法和克里金法具有较好的成图效果;在插值精度方面,5种方法差别不大。综合考虑沉降量插值精度与可视化分析,发现克里金法是沉降数据插值的最佳方法,其他4种方法在可视化表达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88.
兴蒙造山带中部二叠纪火山岩分布广泛,主要岩性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火山碎屑岩等,记录了兴蒙造山带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本文在内蒙古东部林东一带识别出一组新的高镁安山岩,对其开展了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研究,以探讨其岩石成因和地质意义。该高镁安山岩呈灰黑色—灰色,斑状结构,气孔-杏仁构造,斑晶矿物组合主要为斜长石(15%-20%),斜方辉石(5%-10%),单斜辉石(5%)和角闪石(5%),基质中有较多磁铁矿和钛铁矿等,指示富水、氧化的岩浆特点。锆石U-Pb年龄为253±1-255±1 Ma(2σ),εHf(t)=+7.8-+14.3,全岩SiO2含量52.3%-56.5%,具高的MgO (7.2%-12.7%),Cr (264×10-6-382×10-6),Ni (168×10-6-407×10-6),Ba (318×10-6-1130×10-6)和Sr (288×10-6-906×10-6)含量,Mg#为60.0-77.2,(87Sr/86Sr)i=0.70348-0.70454,εNd(t)=+3.79-+7.57,与赞岐型(sanukite)高镁安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揭示其岩浆起源于俯冲交代的地幔;同时,全岩所具有的高La/Sm比值(1.68-8.67),指示可能有沉积组分的贡献。我们解释这些高镁安山岩的形成与俯冲的沉积物析出富水流体交代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有关。此外,与高镁安山岩伴生的玄武岩具有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特征。因此,我们认为林东高镁安山岩及其伴生的玄武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并与古亚洲洋向北俯冲有关,为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提供了年代学和岩石学约束。  相似文献   
89.
内蒙狼山宝音图地区前寒武纪地质体由古元古代宝音图群、片麻状花岗岩、混合岩和斜长角闪岩等组成。锆石LA-MC-ICP-Ms U-Pb测年获得了宝音图变质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1644±11Ma~1710±20Ma。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片麻状钠长花岗岩具有高Si O_2(77.08%~79.96%)、高碱(K_2O+Na_2O)(4.46%~7.26%),低Ti O_2(0.088%~0.17%)、MgO(0.036%~0.37%)、Ca O(0.17%~1.19%)及中等Al_2O_3含量(12.12%~14.10%);Na_2OK_2O,A/CNK为0.88~1.091.1,属弱铝质;里特曼指数б=0.54~1.551.8,表明属于钙质系列;10000Ga/Al=3.43~12.46(均值为5.182.6)及较高的含铁指数[Fe O/(Fe O+MgO)=0.57~0.94],显示了低钾钙性A型花岗岩的特点。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具有高Si O_2(73.65%~77.63%),低Ti O_2(0.11%~0.27%)、MgO(0.25%~0.80%)、Al_2O_3(11.68%~12.72%)、Ca O(0.24%~0.99%)含量,基本与片麻状钠长花岗岩相近;同时具有高碱(K_2O+Na_2O)含量(6.84%~9.31%),低的Na_2O/K_2O比值(0.53~1.62),钾含量明显高于与片麻状钠长花岗岩;A/NCK为0.96~1.86,б=2.06~2.801.8~3.3为钙碱性系列,显示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的特点。两类片麻状花岗岩均具有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的特征,具有明显Eu的负异常;构造判别图解均指示为陆内非造山型A型花岗岩。全岩同位素分析表明具有弱富集-亏损的同位素组成,其中ε_(Nd)(t)为小的负值到小的正值(-4.91~+2.41),两阶段Nd模式年龄t_(DM2)为1.95~2.58Ga;锆石ε_(Hf)(t)均为正值(+1.5~+8.0),两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1.73~2.31Ga),Nd-Hf模式年龄均高于其形成年龄,揭示源自古元古代新生下部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幔源物质的加入。与华北北缘、欧美大陆的古元古代非造山作用形成的岩浆岩相似,宝音图变质花岗岩时代上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事件(1.7~1.6Ga)具有一致性,可能是全球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构造岩浆响应。  相似文献   
90.
永庆林场一十八站花岗岩体位于大兴安岭东北部的额尔古纳地块,主要由花岗闪长岩组成,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在岩体中零星出露。岩体中锆石呈自形晶,发育振荡生长环带,显示高Th/U比值(0.23~1.35),表明锆石岩浆成因。锆石的LA—ICP—MSU-Pb定年结果为443.5~447.5Ma,属于晚奥陶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而非前人所划分为的新元古代。锆石的Hf同位素研究显示,2件花岗岩样品的εHf(t)值分别为一1.1~+2.4和一0.4~+3.6,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2~1.5Ga。结合额尔古纳地块已有的早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资料,笔者认为额尔古纳地块不同时代的花岗岩具有相似的模式年龄,其地壳增生的时间主要发生在中一新元古代。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兴安地块地壳增生发生在新元古代一显生宙,暗示它们具有不同的地壳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