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8 毫秒
41.
一、概述1.海域水环境容量与物理自净能力在社会、经济高速度发展条件下,人类社会给自然环境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负荷越来越重,从而导致自然环境条件的破坏。环境科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研究不同介质承受这种环境负荷的限度,从而充分利用自然界所具有的巨大自净能力,以最小的社会、经济代价换取尽量大的环境效益。本文以海洋环境生态学为指导思想,提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介绍应用航空遥感图像对延吉市土地利用现状、城市扩展、绿化状况以及生态系统特点调查结果。指出了各类用地及绿化覆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
过硫酸盐已经被广泛用于土壤和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原位化学氧化修复。随着乙醇汽油的推广,乙醇汽油引起的地下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有必要去除该类污染物。前人研究乙醇汽油污染修复多数停留在自然修复技术,为了进一步探究去除地下水中乙醇汽油更为有效的技术手段,深入了解乙醇对降解苯系物(BTEX)存在的潜在风险,需要研究使用新的修复方法。文章通过批实验探索了过硫酸盐氧化法对乙醇汽油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以及Fe2+活化和过硫酸盐添加方式变化对乙醇汽油中苯系物(BTEX)和乙醇的去除影响。结果表明:活化后的过硫酸盐能够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BTEX,但会抑制BTEX的生物降解作用;当有乙醇存在时,过硫酸盐能够优先氧化BTEX,其去除速率明显高于乙醇,这与单纯生物降解作用相反。在过硫酸盐投注总量一定时,分批添加更有利于BTEX的去除,但对乙醇去除没有明显促进作用。该研究为过硫酸盐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在地下水乙醇汽油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4.
孟伟  尹忠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3):204-208
锡林郭勒金成矿带颇具找矿潜力,文章总结了成矿带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矿床元素轴向分带序列为:As-Sb-Hg-Bi-Li-Sr-Ba-Ag-Pb-Au-Cu-Zn-Sn-V-Co-Cr-Ni-Ti-Mo-W,前缘晕元素为As,Sb,Hg,Bi,主成矿元素为Au,Cu,Zn,尾晕元素为Ti,Mo,W.据轴向分带特征,确定金矿体剥蚀程度的判别指标为As×Sb×Bi/Ti×Mo×W.根据研究成果部署的深部钻探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45.
为探讨成岩作用对烃类流体活动的响应,利用显微观察、包裹体测温、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沙三段自生矿物形成与烃类流体活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研究区沙三段储层的成岩序列为:第一期石英次生加大边→第一期碳酸盐胶结物(黄铁矿)→绿泥石薄膜→第二期碳酸盐胶结物→第二期石英次生加大边(第一期高岭石)→第三期碳酸盐胶结物→第三期石英次生加大边(第二期高岭石)→第四期含铁碳酸盐胶结物(黄铁矿)。第一期油气充注发生于第二期碳酸盐胶结物形成的后期,第二、三期油气充注发生于第三期碳酸盐胶结物形成的中后期,第四期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标志大规模油气充注时期的结束。烃类流体活动对研究区的自生高岭石、含铁碳酸盐矿物(第四期碳酸盐胶结物)、黄铁矿等3类自生矿物的形成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砂岩储层中,第二、三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港湾状溶蚀现象、高岭石大量发育、第四期碳酸盐胶结物和黄铁矿的共生组合等成岩现象可作为微观上识别烃类流体活动的标志。含油性较好的层段,烃类流体活动可导致碳酸盐胶结物产生大规模的溶蚀作用,并促使长石溶蚀产生大量高岭石,砂泥岩界面处可见黄铁矿与含铁碳酸盐胶结物共生;而含油性差及不含油的层段,由于缺少烃类流体提供的大量有机酸,高岭石发育较少,早期碳酸盐胶结物保存较好。  相似文献   
46.
采用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功能对Munsell新标系统中表示色样知觉色的明度值V与亮度因数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行了修正,消除了原关系式中V=9.91与Y=100%相对应、而V=10却与Y=102.57%相对应的弊端,从而满足V=10和Y=100%都对应于理想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7.
提出直接在序率域内用Walsh变换实现引力场球谐综合的问题。给出球谐函数展开式的Walsh变换及快速算法,讨论了Walsh变换和Walsh-Fourier变换、Fourier变换之间的差异,分析了用地球重力场模型OSU81的位系数作出的Walsh变换和Fourier变换的结果。研究表明:Walsh变换与Walsh-Fourier变换、Fourier变换对应向量在数量方面的差值通常都小于士10~(-5);对于给定的阶数和飞行高度,3种方法求得的球谐综合值总是完全一致的;1°×1°等网格数据和Walsh函数形状相近。在重力场研究中Walsh级数会比Fourier级数收敛得更快;Walsh变换在计算速度、计算准确度、数据储存、收敛速度和方法简单方面都好于Fourier变换。  相似文献   
48.
西辽河流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浩  丁森  张远  贾晓波  孟伟  郭彪 《湖泊科学》2015,27(5):829-839
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估西辽河流域环境质量,利用相关分析筛选了影响F-IBI的环境因子,结合局部加权回归散点修匀法(LOWESS)估算了这些环境因子的保护限值.结果表明:20个候选参数指标中,鳅科鱼类物种百分比、底层鱼类物种数、耐受性鱼类个体数、杂食性鱼类物种数和筑巢产卵鱼类个体百分比适合作为西辽河流域F-IBI构建参数.采用比值法统一参数量纲,以参考点F-IBI值的95%分位数作为健康参考值,对全流域44个采样点进行健康评价,得到健康点位5个(11.4%),亚健康点位9个(20.5%),一般点位12个(27.3%),差点位11个(25.0%),极差点位7个(15.9%).电导率、氨氮浓度、碱度和泥沙比例与F-IBI呈显著负相关,坡降和草地比例与F-IBI呈显著正相关.经LOWESS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电导率、氨氮浓度、碱度、泥沙比例和草地比例等环境因子的保护限值分别为531μS/cm、0.55 mg/L、4.4 mmol/L、47.2%和37.0%,且限值两侧的F-IBI分值差异显著,该结果可作为西辽河流域环境管理中鱼类群落完整性保护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9.
在对渤海湾潮间带典型湿地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水文地貌和植物学原理,筛选出水文条件、表面糙率和植被结构三个指标,建立了潮间带湿地物质交换功能评价模型,并选择了3个典型时期,对渤海湾天津段潮间带湿地的物质交换功能作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以1954年为基准年,经过近50年来的发展变化,渤海湾潮间带湿地物质交换功能几乎消失。在滩涂上修建的海防公路使得滩涂上原有的植物消失,导致植被结构指标变成0,是其功能退化的主要原因。运用本模型可以综合反映一定区域的海岸带湿地生境的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