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湖南省区域自动站和常规观测站降水资料、NCEP/NCAR和JRA-55再分析资料及湖南省气象台大气河预报业务产品,分析了2017年6月22日至7月2日湖南一次特大致洪暴雨过程的雨洪和水汽输送异常特征,以及大气河水汽输送对强降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强降雨区各边界的水汽收支状况及各水汽轨迹的贡献。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第三阶段降雨的范围、强度均明显大于第二阶段。欧亚中高纬稳定的"1槽1脊"环流形势、低纬较稳定的西太副高及其外围强劲的水汽输送是此次暴雨发生的环流背景。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比湿等物理量的水平及垂直分布对降水的阶段性特征和位置、强度变化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三个强降雨时段,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副高西南侧的水汽输送表现出不同的强度和位置,造成到达湖南境内的偏南水汽输送空间异常程度不同。大气河的强弱及其水汽输送通道、辐合区位置以及强降雨区各边界水汽净收入对强降水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水汽后向轨迹分析表明,低层偏南的水汽输送是此次极端强降雨较长时间维持的重要因素,而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侵入利于大气斜压性增强和对流不稳定维持,是第二阶段降水强度弱于第一、第三阶段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92.
一次突发性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和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TBB资料和NCEP分析资料,对2008年5月27日发生在沅陵西北部的一次突发性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这次特大暴雨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低空西南急流为暴雨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产生暴雨的中βCS云团由两个对流云团合并而成,具有椭圆形结构特征,长时间维持少动,强降水出现在中BCS云团发展最旺盛的地方;在尺度分离的流场上,特大暴雨出现在850 hPa和700 hPa的两条中尺度辐合线之间的低层辐合区内;这次暴雨与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中低层正垂直螺旋度、高层负垂直螺旋度中心的分布和增大减小变化密切相关;非地转湿Q矢量激发的次级环流的存在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促进暴雨发生发展;暴雨区特殊的地形对这次特大暴雨过程有明显的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93.
1998年中国地质博物馆季强和姬书安、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PhilipJ .Currie和MarkA .Novell对 2件产自辽宁省北票市上园乡四合屯上侏罗统义县组下部湖相沉积火山凝灰质页岩的带羽毛印痕的脊椎动物骨架化石研究后 ,确认其是一种长羽毛的小型兽足类恐龙。为感谢当时的中国副总理邹家华对辽西古生物研究的大力支持 ,特将其命名为邹氏尾羽龙。特征 :体长近 1m。前上颌骨具长而钩形的牙齿 ,齿根宽。上颌骨和齿骨无牙齿。尾短 (仅为体长 1/ 4 )。前肢较长而指爪较短。后肢长而粗壮。尾末端和前肢第 2指骨分别排列生长着长…  相似文献   
94.
严中伟  季劲钧 《高原气象》1995,14(4):415-424
为了用气候模式研究冰雪圈变化的气候效应,我们在已经发展的土壤-植被-大气模式基础上,考虑积雪改变表水文和反照率的参数化,建立了包含雪盖问题的陆面过程模式。利用中国西北黑河地区的HEIFE实测气象和辐射资料,检验了模式对大气降雨和降雪的响应,结果表明,该模式描写的各种物理过程合理,一些可观测要素(如地面温度和地表净辐射通量)的演变特征与实况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95.
2017年6月22日-7月2日湖南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大范围持续暴雨、大暴雨过程,持续强降雨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利用地面常规探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此次极端降雨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过程发生在单阻型稳定背景条件下,西太平洋副高较常年位置偏南,带状副高与北方冷涡对峙,导致了梅雨锋雨带在湖南摆动;(2)高低空急流加强了低层辐合高空辐散的动力作用,同时高能高湿激发了对流不稳定的产生,为大暴雨产生提供了动、热力条件;(3)水汽异常偏高,整层可降水量超过常年同期1-2个标准差,其大值区的演变与实际强降水区域对应较好;(4)湖南地形对降水有一定的增幅作用,地形坡度绝对值与降水量变化十分吻合,地形变化越剧烈降水强度越大,且在地形复杂的2个山峰之间区域通常对应着降水的峰值。  相似文献   
96.
我们利用在中国西部黑河流域所进行的陆气相互作用实验的预试验期间地面和卫星观测资料,研究了在于旱地区地表辐射收支演算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理论辐射传输计算和用卫星资料对云的反演可以得到地表辐射。计算结果与地表测量的太阳辐射和红外辐射比较表明在有些情况下会发生较大的误差。误差主要是由于缺乏气溶胶资料.云反演时的不确定性以及地面观测与卫星测量之间的时间差异所引起。在无云情况下,模式计算的太阳辐射通量系统大于测量值,当地面温度大于50℃和由于不稳定边界层造成尘埃古量大时计算误差特别大,误差的原因是计算中没有考虑气溶胶.我们发现在下午当气溶胶单次散射反射率取为9.5.光学厚度近似地取为0.2时计算误差可以减小,计算的地面太阳辐射通量和实测值比较一致,然而在大气中太阳辐射如此强的吸收原因仍不清楚.对地面测量和卫星测量资料都可以用的个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净太阳辐射通量和红外向下辐射通量的平均误差分别为4.3和-4.7W/m^2.相应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4和22.1W/m^2.较大的误差出现在云量较少时,这可能是反演中误把气溶胶当成了云所造成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气溶胶在地表辐射计算中的重要性。同时,由于该地区地表温度的日变化非常大,而地面红外辐射的计算,要求温度测量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因此在干旱地区地面辐射计算中,从卫星资料反演气溶胶和地面温度应予以最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1982-1991年10年高空、地面天气图及许昌市辖4站地面降水资料的分析,对影响许昌的168次中雨以上降水过程前的高空及地面天气形势划分出了六种天气型,并简要指出了各型的高空、地面天气形势特征.  相似文献   
98.
在对1982~1991年10年夏季(6~8月)许昌市由切变、静止锋影响而产生的56次中雨以上降雨过程的天气图和卫星云图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形势下阵雨的天气图和卫星云图云系特征,指出了阵水持续时间、强度、过程结束等预报思路和着眼点及产生大~暴雨的一些预报指标,为夏季切变、静止锋形势下的降水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
低温含金辉锑矿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我国著名的层控锑金矿床-湖南活溪和龙山大中型矿床为例,对低温含金辉锑矿的某些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晶胞参数a值较大是低温含金辉锑矿的显著标准特征,低温含金辉锑矿富含Au,Se,Ag和As等亲硫微量元素,并以Co/Ni比值小于1为标志,低温含金辉锑矿的EPR谱具有-g因子为2.0015的精细结构(电子心),而中温贫金辉锑矿的EPR谱不具此种结构,餐外,本文还初步报道了辉锑矿的远红光谱图。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