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UO_2~(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和三辛基氧膦(TOPO)混合络合物可溶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于376nm处产生最大吸收光谱。此种水溶液在pH3.4—4.8的范围内显示出恒定的吸光度,在每毫升溶  相似文献   
32.
市—县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内网资源,采用软件方式,建成并投入业务使用的跨网段的市县视频会议系统。  相似文献   
33.
宿松群、红安群、海州群的时代归属与讨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系统介绍了分布于大别山—苏鲁造山带南部的原红安群、原宿松群、原肥东群、原海州群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将其分别解体为变形变质侵入体及含磷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的基础上,对有关地层时代及其中磷矿层位归属提出了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34.
安徽大别造山带南部浅变质岩层分布、层序与时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布在大别造山带南部的浅变质岩层 ,主要岩石类型为粉砂质千枚岩、变层纹状硅质板岩、变火山角砾岩及浅粒岩 ,原岩是火山—碎屑沉积岩系。岩层经变形改造被减薄拉断 ,呈断续分布的透镜体 ,总体上呈有序产出 ,由老至新为浅粒岩、硅质板岩 ,变火山角砾岩、千枚岩。据其中所获锆石 U- Pb测年 (76 0— 110 0 Ma)资料及微古植物组合 ,其时代属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35.
121天气预报电脑答询是气象科技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司富财(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121”是邮电部门规定的,全国统一使用的问询城市天气预报的专用电话号码。尽管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定期播放、刊登天气预报,但“121”仍有其独特的优势,不...  相似文献   
36.
安徽大别山—张八岭地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的新认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区调所近年来在专题研究和区调填图中的一些重要发现,就区内地质构造分区、变质地层序列重要、变形变质侵入体的确定、大别造山带的双向对冲地壳结构及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郯庐断裂带的性质及演化、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并对进一步加强大别山野外地质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7.
湖南省板溪群现场考察会考察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8.
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边界位置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中国东部和北部地区155站1961-1999年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量资料,根据Thornthwaite公式计算水分需要量和湿润度指数,定义了-20和0的湿润指数等值线分别为季风边缘区的上、下边界线,然后分析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及其变化情况,并比较了上、下边界线的10 a际平均位置与39 a平均位置,发现中国东部季风边缘区上、下边界线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下边界的波动还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此外,分析了季风边缘区3个分区(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区)的降水变化,发现各区的降水变化趋势与边界线的波动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39.
新疆乌伦布拉隐爆角烁岩筒型斑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床直接产于一套浅成一超浅成或次火山侵入的花岗质潜火山杂岩中,赋矿岩为斜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及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矿石矿物有孔誉石、兰铜矿、兰辉铜矿、赤铜矿、黄铜矿、斑铜矿、矿石结构构造为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和星点状、细脉状、网脉状、团块状构造、围岩蚀变为硅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成矿温度为110℃、  相似文献   
40.
安徽省境内有宿松群与大别群接触关系性质的厘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明金  汤加富 《现代地质》1998,12(4):541-547
运用构造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详细解剖了安徽省境内宿松群与大别群在几个重要地段接触关系的性质,提出宿松群南西部的大别群主要是变形变质侵入体,与宿松群为先侵入,后构造的接触关系。在宿松群大新组厚层白云质大理岩之上发现多层透镜状层间砂砾岩层,沉积和构造标志均显示其层位在大新屋组之上,对原来认为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和底砾岩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