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43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 科学资源观的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 8%的速度飞快增长,然而,伴随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是重要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高度的资源依赖和粗放的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经济增长的资源代价过大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02.
西秦岭造山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以往研究大多认为造山型金矿床和(类)卡林型金矿床是西秦岭主要的金矿床类型,并且两类金矿床的金成矿作用主要与造山过程中的区域变质作用有关,而与岩浆活动不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的夏河—合作地区大面积出露花岗岩类侵入体,其周缘发育有富金的夕卡岩型铜(钨)矿床。近年来该地区新发现的多个大型—超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和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都与中酸性侵入岩的空间关系紧密,暗示这些金矿床可能和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论文在作者研究结果以及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综述了夏河—合作地区典型金(铜)矿床的地质矿化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中酸性侵入岩的岩性特征、形成时代和演化过程。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夏河—合作地区的早子沟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德乌鲁夕卡岩型金(铜)矿床和老豆石英脉型金矿床均形成于250~240 Ma,与邻近的早中三叠世花岗闪长质石英闪长质侵入岩近于同时形成。拉布在卡等石英脉型金矿床略晚于区内中三叠世末期侵位的闪长玢岩脉(约230~225 Ma)形成。H、O、S、C、B、Pb等多种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地区早中三叠世金矿床的成矿热液均为岩浆来源,并且显示低氧逸度的特征。早中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的还原性钛铁矿系列花岗岩类特征,以及同时代的多种金矿化类型和成矿分带性,表明夏河—合作地区在早中三叠世(约250~230 Ma)多期次侵位的钛铁矿系列I型中酸性岩浆是金成矿作用的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其中与250~240 Ma多期金成矿事件有关的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类侵入岩均经历了幔源基性熔体和壳源酸性熔体的岩浆混合作用,而与约230 Ma的金成矿作用有关的闪长质岩浆岩则可能指示了更多幔源基性熔体的加入。与金(铜)成矿有关的早中三叠世还原性中酸性岩是在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局部弧后伸展条件下交代富集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岩浆与壳源酸性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夏河—合作地区形成于早中三叠世的夕卡岩型、电气石石英脉型、石英方解石脉型和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共同构成了一个与还原性侵入岩有关的金成矿系统。夏河—合作地区与还原性侵入岩有关的金成矿系统的发现,丰富了西秦岭造山带区域成矿作用的类型,并为西秦岭西段其他早中三叠世岩浆岩分布区(如青海同仁地区)的金矿勘查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3.
湖南郴州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对湖南郴州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复杂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以成矿作用与时空结构是一切矿产资源的本质与核心的自然哲学理念为根本立足点 ,从一种新的视角 ,就矿床的动力学属性、矿床的物质成分与结构、矿床的地质学场和成矿系统的演化四大相互联系的范畴 ,对矿产资源进行再认识 ,提出了矿床的新定义 ,并较深刻地揭示了矿床的动力学属性、成矿物质高度多样化和复杂性及其超常规模集成、矿田成矿分带的内部结构、矿床地质学场的时空分形结构、成矿系统时间演化的长期性和成矿过程的多期多阶段性以及成矿作用的发生和矿床形成的分形生长机制等方面的复杂性与动力学本质。项目成果将矿床学的研究提高到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层次 ,提供了如何应用这种理论和方法对矿床的成矿复杂性进行研究的实例 ,也是第一作者所提出的关于成矿系统复杂性的新成矿理论与方法论“成矿动力系统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的具体化及其进一步深化。沿着这一研究方向的不断开拓将可使传统矿床学向精确科学跨越。  相似文献   
104.
金矿样品加工及其在江西金山矿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江西金山矿区样品加工试验与加工流程。  相似文献   
105.
Most metallic minerals in ore deposits are sulfides. When a sulfide mineral coexists with rock-forming minerals, its solubility is distinctly different from itself alone. The change in dissolution character of a mineral with coexisting rock-forming minerals leads to particular geochemical behavior. The concept of solubility of a metallic mineral with coexisting rock-forming minerals and its theory and model of calculation are put forward. Taking Tianmashan Cu-Au ore deposit of sulfide minerals in Tongling district as an example, solubilities of some metallic minerals with other coexisting minerals, such as pyrite or chalcopyrite with quartz (representing sandstone) or calcite (representing limestone),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e mechanism of ore-forming processes. As the ore-forming fluid flows through sandstone, it dissolves pyrite in the sandstone at first, then transports the iron and sulfur to the interface between sandstone and limestone and eventually precipitates them on the interface.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晶安高科万吨氧氯化锆生产工艺的研究改进,在生产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洗渣中二氧化锆回收率提高;(2)用于洗涤硅渣的工业盐酸的加入量减少,减少了酸雾对环境的污染;(3)水转料中二氧化硅含量降低了,氧氯化锆的使回收率提高了;(4)水转料中氧化钠含量降低了,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二次废酸的使用周期延长.  相似文献   
107.
氧氯化锆(二氧化锆)的生产及在电池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氧氯化锆(氧化锆)的生产原理和生产工艺,阐述了该产品在镍氢动力电池负极材料(贮氢材料AB2)和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8.
The singular behavior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was found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ago. In 1879, English scientists Hannay and Hogarth[1] firstly studied the properties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collectively and discovered that ethanol and carbon tetrachlo…  相似文献   
109.
NaCl-H2O体系中WO3溶解度超临界现象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适量Na2WO4·2H2O, HCl, NaCl和H2O为原料, 从过饱和的角度对4.0% NaCl水溶液中WO3溶解度的超临界现象进行实验探讨. 压力恒定在34 Mpa, 接近临界压力31.4 Mpa, 温度变化于250~550℃之间, 在快速淬火高压釜中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在临界区域内, WO3溶解度具有超临界现象, 溶解度对温度、密度的变化反应敏感. 本实验温、压条件与许多钨矿床成矿流体的温、压条件比较接近, 超临界地质流体可能有助于揭示钨矿床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0.
康明  岑况  罗先熔  陈祥 《现代地质》2004,18(2):210-216
内蒙古东部闹牛山—巨里河铜多金属矿带的岩浆活动主要属华力西晚期和燕山早期的两大构造旋回 ,矿带上已发现的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绝大部分为燕山早期 ,成矿与燕山早期中酸性浅成—超浅成的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区内火山—次火山岩的稀土总量低 ,w(∑Ce) /w(∑Y)比值高 (2 7~ 14 1) ,具微弱铕亏损 ,表明岩浆岩为上地幔—下地壳的混合来源 ,成矿岩体具有基性程度高、来源深的特点 ,属钙碱性岩石系列 ,富Si、K而贫Fe、Mg。岩浆岩中Bi、W、Sn、Ag、Pb、Cu等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的丰度较高 ,为本区的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