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43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21.
和阳金矿的控矿条件分为地岩层条件、岩浆岩和构造条件。地岩层主要为南华纪的南沱组上部的含砾沉凝灰岩及中部的含白云质的大理岩央碳质泥页岩;岩浆岩为中酸性的脉岩;构造条件主要为挤压剪切产生构造劈理化带和三组节理,节理内充填有石英细脉,表现为网脉状的石英细脉控矿容矿。通过对矿区内几条探槽内发育的石英脉体的统计,分析局部的应力场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资料,探讨矿区的控矿条件特征,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22.
岑况  钟玉芳 《现代地质》1999,13(4):408-414
攀西地区层状基性 -超基性岩体从下到上具有套叠式韵律结构的特征 ,这种韵律由岩石的颜色、矿物的成分、结构等表征。在长期的地球重力作用下 ,物质的液态分异或固相结晶分异为层状岩体韵律成因的关键。提出用类似于 Cantor分形集合法构筑重力分异时空分形集合 ,结果以色谱条带图和直方图表达 ,并与攀枝花层状岩体的野外岩石观察的颜色韵律以及岩体实测的矿物成分、长石的 An号码进行了对比 ,表明岩体实测数据与构筑的重力分异时空分形理论图式很相似 ,揭示了攀西层状基性 -超基性岩体的套叠式韵律结构在成因上具有时空分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223.
幔-壳地球化学演化和岩浆期后金属富集成矿的历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岑况 《地学前缘》1999,6(2):375-383
系统论述了岩浆期后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整个发展过程及其与地球壳幔物质分异演化的关系。笔者认为,岩浆侵位冷却结晶过程或随后金属矿床形成的时间相对于地球元素演化富集的历史是很短暂的。金属成矿的演化历史开始于元素的幔壳分异,其后成矿物质伴随全球性板块运动,经历了地壳不同构造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的迁移演化,最终到达和定位于现今矿床的位置。因此,地壳中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和成因类型的划分与成矿元素所经历的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环境有关。文中还论证了应用矿床中的热液黑云母和岩体中的岩浆成因黑云母的x(F)/x(OH)和x(Mg)/x(Fe)等成分指标,由此可识别岩浆源岩性质和岩浆冷却结晶的物理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224.
对金山金矿田的金山金矿,花桥金矿区露天水源天然铀,氡,居民区和井下作业人员γ外照射有效剂量等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金山,西蒋矿区露天水源天然铀,氡浓度均小于限值0.05mg/L和37.00Bq/L空气氡浓度为0.008~0.013Bq/L。居民和井下作业人员γ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均小于1ms和5ms,矿区放射性均在国家规定的环境评价指标限制之内,对矿山的人身和环境无影响。  相似文献   
225.
分散性土的水稳性极差,易形成管涌、洞穴、冲沟等破坏,季冻区土体在冻融循环过程所发生的冻胀融沉作用可能会增强土体的分散性。为了研究不同钙剂对土体分散性改良效果及冻融循环对改良效果的影响,先采用氧化钙和氯化钙两种钙离子剂对吉林西部地区分散性土体进行改良,确定最佳掺量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再分别通过分散性鉴定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微观结构试验探讨冻融循环对土体分散性改良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钙对吉林西部土体分散性的改良效果优于氧化钙,氧化钙改良分散性土的最优掺量为1.6%,氯化钙改良分散性土的最优掺量为0.4%。冻融循环试验采用掺量为0.4%的氯化钙改良土。氯化钙改良土在经历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后仍为非分散性土,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在冻融循环次数0~5次有明显下降,但在冻融循环超过10次后下降趋势变缓且抗压强度基本保持在60 kPa;通过观察掺量为0.4%的氯化钙改良土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扫描电镜图像,推测冻融循环10次后其裂隙和孔隙的状态已趋于稳定。上述试验结果说明氯化钙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改良剂对季冻区土体的分散性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226.
地球科学(以下简称地学)知识图谱将地学知识以有向图的方式进行形式化表达,具有强大的知识表达能力、开放互联能力和推理预测能力,是地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已成为当前地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热点。因此,国际上很多科学组织或团队先后开展了地学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并构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图谱。然而,目前尚缺乏对这些知识图谱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文章从基本情况、构建方法、主要内容及特点等方面,对当前国际上主要的地学领域知识图谱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未来地学知识图谱研究的启示:从构建方法上,应构建地学知识图谱统一表达模型,建立融合多源、多模态数据的知识源,研究地学知识表示与计算方法;从内容上,应加强地学知识时空特征描述,考虑地学知识复杂时空关系和推理规则;从应用上,应发展地学知识质量评估和修正方法,提升地学知识图谱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227.
降雨作为影响滑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在坡体中的入渗过程难以监测.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无损监测手段,其具有操作便捷、对监测对象扰动小的特点,可实现滑坡体水分运移的高效实时监测.基于高密度电法监测技术,通过饱和度测定试验建立岩土体电阻率与饱和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开展间隔降雨条件下滑坡体的高密度电法监测模型试验.电阻率反演结果揭示了滑坡体在间隔降雨条件下水分的运移规律和坡体渗透破坏过程,验证了采用高密度电法监测滑坡体降雨入渗过程中水分迁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