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153篇
地球物理   225篇
地质学   673篇
海洋学   135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14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41.
冯筠  高峰  黄新宇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2):1327-1333
为深入认识地球系统,提高国家、地区和全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增进人类的健康、安全和福祉;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构建综合、协调、持续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且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通过对近两年来3次国际对地观测峰会概况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了分布式全球对地观测系统(GEOSS)的目标、范围、社会效益、技术方法和运作机制等内容。强调GEOSS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取决于其参加者能否接受并执行系统的互操作规程与统一的数据标准,以实现全球范围的数据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942.
以时段相近的Landsat 5 TM影像为参照,通过定性评价(目视)和定量评价(均方根误差、平均差异)方法,分别对单一影像自适应局部回归和单一影像固定窗口局部回归模型修复后的Landsat 7 ETM SLC-OFF数据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无论是以Landsat 5 TM影像还是Landsat 7 ETM SLC-OFF影像作为填充影像,得到的修复图像的B1、B2、B3波段均存有一定的条纹,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但B4、B5、B7波段则没有条纹,这3个波段基本可以应用.对比发现RGF模型方法修复后的影像效果优于FGF模型方法的效果;从填充图像类型看,以Landsat 7 ETM SLC-OFF为填充图像修复的影像比以Landsat 5 TM为填充图像修复的影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43.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代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当然,人们首先想知道变暖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既然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增加,使温室效应加剧,则未来变暖的程度显然取决于过去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以及今后以什么速度、排  相似文献   
944.
2011年3月,Kaspi等[1]从理论上研究了暖大洋西部大陆东岸寒冷的问题,指出这种现象不能完全用大地形解释。因为北美大陆与亚洲大陆地形差异很大,但是两个大陆东岸温度相对于纬圈平均偏低的"冷区"范围大小却相近。他们认为暖大洋上空的稳定Rossby波群速向西是控制其西部冷区的一个  相似文献   
945.
根据IPCC第4次评估报告(AR4)第10章[1],到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相对于1980—1999年平均有可能上升1.1~6.4℃,最佳估计值为1.8~4.0℃。这里给出来的是一个变化范围,但是,要注意这并不是预估的不确定性。1.1℃是最低排放情景B1的下限,6.4℃是最高排放情景A1F1的上限。1.8℃是  相似文献   
946.
全新世11.5 kaBP以来,全球平均温度究竟如何变化,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研究.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R4)[1]也仅给出一个示意图,指出全新世温度变化有几个地区特征:(1)北半球中高纬早全新世(7 kaBP)温度可能比工业化前高2.0℃;(2)中国及欧洲东北可能在7 ~5 kaBP期间最暖,温度比工业化前高0.5 ~ 2.0℃;(3)热带大洋在5 kaBP之前比工业化前低0.5 ~2.0℃;(4)南极在早全新世比工业化前高0.5 ~2.0℃.但IPCC AR4未能明确指出北半球或全球平均温度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947.
前人曾经提出青藏高原早更新世存在一次大冰期,但苦于未找到冰碛层而未曾被人们重视。本次《康西瓦》、《恰哈》、《岔路口》、《阿克萨依湖》四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2003年在《岔路口》幅天文点一乔尔天坦一带野外地质调查工作中,首次发现了早更新世冰碛层,其分布特征与现代地形地貌无直接关系,说明该期冰碛层形成之后,地壳还发生了差异隆升。该冰碛层的发现对确定青藏高原早更新世冰期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对研究青藏高原“大冰盖”和“统一大湖”学说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对进一步研究大陆动力学及地壳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8.
支建铝土矿位于三门峡-新安铝土矿成矿带上.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勘探及综合研究认为,铝土矿赋存于石炭系上统本溪组中上部,含铝岩系具三个沉积旋回、四种岩性组合类型,浅部矿体为溶斗状,厚度变化明显,溶斗之间仅有极薄的铝土矿层相连,向深部变为似层状矿体,厚度较稳定.支建铝土矿形成于石炭纪大规模海进期内的短期海水退缩阶段.该铝土矿的沉积主要为一种高密度的碎屑流沉积体,属沉积型矿床.  相似文献   
949.
火山、泥火山/泥底辟及含气陷阱与油气运聚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山、泥火山/泥底辟及含气陷阱这些特殊的地质体,不仅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运动的窗口和地球深部流体活动特点的表征,而且其与油气运聚关系密切,具有非常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火山与泥火山/泥底辟的主要差异及区别是所形成的物质基础及源动力不同,前者主要反映地壳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其物资基础来源于火山幔源活动上侵和喷发的岩浆物资;后者则是在结晶基底以上的沉积盆地中,由快速沉积充填的欠压实泥页岩发生塑性流动而产生底辟上拱所形成的产物,其物质基础为巨厚欠压实泥页岩。含气陷阱则为气侵或富含气地层所形成的地震反射畸变之痕迹。火山、泥火山/泥底辟发育演化及展布与油气运聚成藏存在明显的成因联系和耦合关系,且控制和制约了沉积盆地中油气分布与聚集。  相似文献   
950.
本文在分析以往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在该区工作中取得的认识,根据地层、岩体和物探异常特征,对该区以铁矿为主、多金属矿产为辅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