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Dependence of Wave Height Distribution on Spectral Width and Wave Steepnes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this paper experimental wind wave data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differences in spectral width will give rise to differences in wave height distribution. The effect of spectral width on the distribution is mainly in the high wave range. The effect of wave steepness is in low, medium and high wave ranges. In the high wave range the effect of spectral width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wave steepness. Differences in spectral width in the observations may give rise to discrepancies in the result when wave steepness is the only parameter in the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72.
针对目前海岸线确定技术多样的现状进行了基于粉沙淤泥质海岸潮滩海岸线实地测量的研究。应用CORS联合全站仪作业的测量模式获取潮滩海岸线上特征点的大地高,讨论了该测量模式的最佳测量场景。最后将选取的2013—2015年间潍坊港验潮站部分验潮数据与实测数据统一归算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验证结果表明:实测潍坊地区潮滩海岸线正常高2.77 m,与验潮数据互差不超过3%。  相似文献   
73.
在YJ-3000t高压装置上,利用超声波脉冲透射-反射法,测量了压力0.6~2.0GPa、室温至1091℃条件下辉闪岩的纵波波速(vp),并对实验中间产物进行了取样和详细的显微观测统计。结果显示,0.6GPa压力下,室温至763℃,样品的vp 下降了3.7%,vp 的温度系数?vp/?T 为-0.3×10-3km/(s·℃),而763~1025℃,vp 快速下降了36.1%,?vp/?T 达-9.7×10-3km/(s·℃);1.0GPa压力下,室温至808℃,vp 下降了3.2%,?vp/?T=-0.3×10-3km/(s·℃),808~1091℃时vp 快速下降了41.5%,?vp/?T 为-9.9×10-3km/(s·℃);2.0GPa压力下,室温至927℃,vp 下降了4.3%,?vp/?T 为-0.2×10-3km/(s ·℃),927~1087℃时,vp 下降了20.9%,?vp/?T 达-9.6×10-3km/(s·℃)。实验产物观测表明,恒压下辉闪岩的vp 首先随温度近线性缓慢降低,后由于岩石的脱水和部分熔融作用,导致vp 急剧下降。随温度升高,实验产物中熔体的含量增加;同时形态上从封闭囊状逐渐向连通管状或薄膜状演化,连通程度增加。从角闪石一侧向斜长石一侧,熔体颜色变浅。样品初熔阶段,低黏度的熔体在矿物颗粒边界和裂隙中形成的微细薄膜,导致岩石vp 随熔体含量增加急剧下降。研究证实,含水矿物脱水和岩石部分熔融是中、下地壳低速层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74.
新型城镇化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大梦"——它被寄望成为拉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强劲动力,也曾被视为解决中国城乡差别的重要方案,地方政府则视之为替代房地产来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不过,当美好的预期要落地时,却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75.
库.  AK 柏美祥 《内陆地震》2000,14(2):176-191
在现代以地震作用为标志的时期地球继续发展演化?内部和外部能源对地球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起了重大作用。在整体作用下,地球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与构造和物质的改造同时发生,并在地质环境物理性质的变化上有所反映。这样一些变化是震源区与地震前兆的形成依据。  相似文献   
76.
由于定位定向系统(POS)可直接获取航摄像片线元素与角元素,减少航测内外业工作量,提高航测作业的效率,无人机摄影测量已成为航空摄影测量的重要方式.常规实时动态(RTK)产品重量较大,难以应用于荷载有限的微小型无人机的POS系统.本文基于Doppler值修正伪距观测量,并联合平滑伪距与相位观测量实现无人机动态后处理定位(PPK).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较之单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BDS)组合系统可充分满足无人机动态定位的精度需求,结合平滑伪距与相位观测量可改善PPK定位的精度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77.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藏铁路穿越550km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地温、冻土类型以及沿线生态环境等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多年冻土区工程较为复杂。因此本文提出了冻土工程复杂性概念,建立冻土工程复杂性评价模型,并利用GIS平台对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工程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铁路穿越的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工程复杂性相对较小,而青藏公路的工程复杂性相对较大。这表明了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工程比青藏铁路沿线更为复杂,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青藏公路路基稳定性变化比青藏铁路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78.
安邦  李宝刚  王伟锋  沈跃  孙艺飞  历鑫 《地质论评》2022,68(2):2022030001-2022030001
断裂趋势带是指盆地基底断裂继承性活动或盖层受到剪切作用影响而产生在盖层中的弱变形构造带,是主断裂面形成前的变形程度较弱的构造带。研究发现,东营凹陷南斜坡王家岗和八面河断裂趋势带是由一系列雁列式排列小断层带组成的,具有上宽下窄,下部收敛于主走滑断裂的特点。由于浅层没有主断层显现,故也称这种构造带为隐性断裂带,其形成机制和变形程度不同,发育的圈闭数量、圈闭性质等特征不同,富集油气的能力也有差异。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表明,王家岗和八面河断裂趋势带都形成于基底断裂走滑—伸展双重作用,前者走滑—伸展运动方向夹角为40°~50°,后者夹角为20°左右。前者处于断裂带发育的幼年期,变形程度较弱,趋势带宽度小,断裂密度小;后者处于断裂带发育的青年期,变形程度强,趋势带宽度大,断裂密度大,形成与断裂相关的圈闭数量多,油气聚集能力高于前者。根据断裂趋势带演化阶段、发育特征和源藏匹配关系,认为断裂趋势带变形强度是控制油气富集程度的关键因素。王家岗断裂趋势带成藏模式为“幼年期弱变形—单洼供烃成藏模式”,八面河断裂趋势带成藏模式为“青年期强变形—双洼供烃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79.
申嘉伟  周博  付茹  库泉  汪华斌 《岩土力学》2022,(S1):312-320
通过自动单轴加载系统对不同粒径和形状的钙质砂颗粒进行了单颗粒压碎试验,同时借助于显微探头观测记录钙质砂颗粒的压碎过程和破碎模式,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粒径、形状和干湿条件等因素对钙质砂颗粒破碎强度和破碎模式的影响。此外,通过原位X射线μCT扫描支持下的微型单轴加载装置分别对两个钙质砂颗粒的压碎过程进行了高精度扫描,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对内孔隙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形状类似时,钙质砂颗粒的粒径越大,特征强度越低;粒径相当时,块状颗粒的特征强度最大,片状颗粒次之,刃状颗粒再次之,条状颗粒最小;钙质砂颗粒的破碎过程可以归纳为3种裂纹形式和3种破碎模式,分别为单裂纹、交叉裂纹、拱裂纹和模式Ⅰ、Ⅱ、Ⅲ。μCT图像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破碎产生的裂纹主要集中于内孔隙较密集处。这说明内孔隙结构对于钙质砂颗粒的破碎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高温高压下岩石弹性波速原位测量是研究地壳结构和探讨地震波低速层形成机制的重要手段。前人通过高温高压岩石部分熔融条件下的弹性波速原位测量,证实了高温下岩石中发生的矿物脱水和部分熔融是地震波低速层的重要成因之一。然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高温高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