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近代全球及中国海平面变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代气候变化的直接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1]。最近100 a(1906~2005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0.56~0.92℃),最近50 a的变暖趋势是最近100 a的两倍[2]。到2050年,全球气温可能比20世纪上升1.4~3℃,其高值高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分析报告给出的预测结果[2]。海平面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62.
使用SODA表层盐度月平均数据,通过计算逐点逐年盐度均值、月际差,绘制等值线分布图,分析在新的30年气候基准期(1981—2010年),东海及毗邻的西北太平洋海域表层盐度场气候态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长时间序列的气候变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表层平均盐度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升高,形成3个明显的盐度特征场区:东海大陆架海区、东海黑潮海区以及西北太平洋海区;(2)研究区月际表层盐度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其中,盐度最小值的周期性规律最显著;(3)在月际变化中,1—4月为盐度高值季节,以3月份盐度最高,为27.5psu;5—8月为盐度低值季节,以8月份盐度最低,为22psu;9—12月为盐度上升季节;(4)依据盐度场的分布,结合地形、气候、海流等特征和前人研究,在研究区选取了22个特征点,从特征点看,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区的特征点盐度月振幅最小;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的D1和位于杭州湾南部的D2盐度月振幅较大,但D1与D2月际变化曲线呈现较为明显的反相关特征,这可能与长江冲淡水水舌夏季北移抑制苏北沿岸流南下和北上的台湾暖流夏强冬弱有关。  相似文献   
63.
北冰洋海冰/气候系统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前人对北冰洋海冰、气候系统的研究成果和 1 999年 8月在北冰洋对海冰的现场观测 ,本文综述了海冰分布、厚度的变化 ,海冰表面特征、积雪变化及北冰洋天气、气候特征和分区。讨论了北极海冰与南极海冰的差异。文章认为 ,北冰洋与周围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的不一致 ,主要是由于夏季在北冰洋海冰与开阔水域的相间分布、海冰漂移、融化吸热 ,均衡了周围大气、海洋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4.
1 IntroductionSeaice ,asanimportantcomponentoftheArcticclimatesystem ,hasdrawnsignifi cantscientificinterest.Seaicethicknessanditsmorphologyhavedramaticimpactsono cean atmosphere iceinteractions(Wadhams 1 994;Barryetal.1 993 ;Dickson 1 999;PadhamsandNorman 2 0 0 0 ) ,whichdirectlyaffecttheexchangeprocessandspeedofheatandmassbetweentheoceanandtheatmosphere ,dominatethephysicalmechanicsfea turesofseaice ,andaffecttheseaicemovement&deformationaswellasicefreezing&meltingprocess(Hollandetal.1 99…  相似文献   
65.
喀喇昆仑山克勒青河上游地区冰川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建成  何元庆 《冰川冻土》1990,12(4):319-325
  相似文献   
66.
利用1946—2005年北极Svalbard、斯堪的纳维亚及挪威南部冰川物质平衡资料,分析了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北极Svalbard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具有较低的年振幅和较小的年际变化;环北极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和挪威南部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则具有较高的年振幅和较大的年际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3个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均达极大或较大值,之后呈加速向负平衡发展之势.冰川物质平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其物质平衡状态有关:物质平衡越是趋向正平衡发展的冰川,其敏感值较高,反之亦然;海洋性冰川较大陆性冰川对平衡线高度变化(气候变化)敏感.平均而言,三个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在观测期内的亏损量相对于零平衡状态而言,相当于气温上升了0.32℃.冰川净物质平衡对1℃升温的敏感性变化范围为-0.42~-0.99mw.e..a-1,对10%降雪增量的敏感性为+0.01mw.e..a-1~+0.57mw.e..a-1;平衡1℃升温导致的冰川净物质平衡消融需要降雪量增加24%.冰川物质平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其所处气候环境背景(大陆度)相关性,越是趋向海洋性的冰川其敏感性越高.  相似文献   
67.
北极生长的多年海冰晶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李志军  康建成 《冰川冻土》2001,23(4):383-388
对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钻取的一根从表面到底面长2.2m的海冰冰芯样,依据冰芯样采取时造成的长度,不等间距地自上而下垂直切片,剖析了冰芯样的晶体结构,获得以纯热力学生长为主的多年海冰正交偏光镜下晶体结构剖面,由晶体结构剖面确定出该海冰为三年冰,此外,还发现北极海冰越夏过程中生成一种动力碎屑凝聚冰,除给出偏光镜下晶体结构和冰芯层理分析外,还描述了动力碎屑凝聚冰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68.
The fabrics and crystals of Bohai one year ice show that the noncontinuous ice growth rate enables the level ice layers with different amount of air bubbles to be formed in lower part of an ice sheet which was clearly seen from CT technology; typical grain ice and columnar ice occur in the grey ice which grows in stable water; thaw refrozen ice and rafted ice have their specific crystal characters. On the Arctic sea ice, the ice core located at 72°24.037′N, 153°33.994′W and 2.2 m in length was a 3 year ice floe and a new sort of crystal was found, which is defined as refrozen clastic pieces. The crystal profile of the ice core 4.86 m in length located at 74°58.614′N, 160°31.830′W shows the evidence that ice ridge changed into hummock.  相似文献   
69.
极地冰雪环境地球化学指标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地冰雪中可以反映气候环境的环境地球化学指标主要是可溶性杂质和不可溶性微粒。可溶性杂质主要包括H+、Na+、Mg2 +、Ca2 +、NH4+、Cl- 、NO3- 、SO42 - 、CH3SO3- 等。本文在概述冰雪中的这些化学杂质的来源影响因素和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 ,概述了冰雪中NO3- 沉积的主要来源 (即闪电作用和高层大气光化学作用产生的含氮化合物等 )及其影响因素 (包括太阳活动、火山活动、超新星活动、核爆炸试验和沉积后的蒸发及迁移作用等 ) ,SO42 - 的主要来源 (即海洋生物释放和火山喷发等 )、影响因素 (包括源区温度、ENSO事件及海冰面积等 )和它们的时空变化特点 ;讨论了南、北极地区冰雪中微粒沉积的主要源区和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0.
第 1 7届鄂霍次克海和海冰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2年 2月 2 3日至 2月 2 8日在日本北海道纹别市召开。会议由鄂霍次克海和寒带海域研究协会组办。应鄂霍次克海和寒带海域研究协会科学委员会主席、第1 7届鄂霍次克海和海冰国际研讨会秘书长Dr.KunioShirasawa的邀请 ,笔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在会上作了“SeaIceObservationattheChukchiSea,Arctic,inSummer 1 999”的报告 ,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兴趣 ,并对多年海冰消融特征和过程进行了讨论。1 0 %以上的地球海洋被季节或多年海冰所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