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廖克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201-208
本文阐述了国家地图集的重要性和中国国家地图集的编制历程,重点论述了中国国家地图集编制的特点与创新:①中国自然、人口、经济、社会与历史信息的完整汇编;②中国地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经济学与历史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概括与总结;③国家地图集编制贯彻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④国家地图集编制实现了由传统工艺向全数字化、自动化的根本变革,电子地图集与互联网地图形式更满足了信息社会的需求。中国国际地图集的完成,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应用价值与社会效益,而且全面推动当代中国地图学的发展。中国国家地图集这项20世纪中国科技界的重大创新成果,这部凝聚着中国两三代科学家与地图学专家智慧的地图集巨著,不仅在中国史无前例,而且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中国国家地图集代表当今中国地图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各国国家地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国家地图集的完成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不愧为中国地图学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2.
国际制图协会(ICA)第21届国际制图研讨会和第12届代表大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制图协会(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简称ICA,亦译国际地图学协会)是世界地图制图学界权威的学术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国际间地图制图学的发展,加强国际间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它的任务是推进地图制图学的研究,鼓励和协调这一领域的科研活动,包括国际间的协作、技术和文献的交流,促进地图制图学教育的发展,推动地图制图学的科普工作,组织地图制图学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讲座、培训和技术展览会等,并参加其他国际学术组织的有关会议和活动。中国测绘学会于1980年加入了ICA,现为四级会员。中国积极参加并主办ICA的各项活动,在ICA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影响。武汉大学胡毓钜先生曾担任两届ICA副主席、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李莉女士于1999年当选为ICA副主席。国家测绘局和中国测绘学会2001年8月在北京成功举办第20届国际制图大会,在国际制图界造成了空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2009年11月25日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陈述彭院士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一年来,陈述彭院士在各种场景的身影,同我亲切交谈时的面容,特别是在医院的最后几次见面交谈时的难忘情景,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悲痛、回忆与思念经常交织一起。我自1961年7月从苏联莫斯科大学地理系地图学专业毕业回国,被分配到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图研究室工作,时任地图研究室主任的陈述彭先生对我非常信任和器重,当即委任我担任专门地图学科组副组长,并负责国家自然地图集的统一协调与土壤图组的编辑,1962年还安排我在全国地图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24.
2008年11月26日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陈述彭院士不幸仙逝的信息传来,我深感悲痛.回忆起9月30日我到北大医院探望陈述彭先生,当时他坐了起来,精神状态还可以,我们交谈了一个小时.11月7日又去医院探望时,他身体状况明显差了,更为消瘦.我把喻沧和我合著的140多万字的<中国地图学史>最后打样稿简要给他介绍,他非常高兴地翻阅书稿.因他曾答应写个序言,这次说:"序言写不了啦,我用毛笔给书题词吧".我告诉他我马上要去美国.  相似文献   
25.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卓越的地图学家,国内外知名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专家,国际国内学术活动家陈述彭教授,因病于2008年11月25日不幸逝世,享年88岁。陈述彭院士1920年2月出生于江西萍乡。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并留校任助教,同时在母校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后继续留校任讲师。新中国成立不久,他来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地学探索研究。凭着对地球科学执着的探索信念、分析综合能力,尤其是对科学生长点的敏锐洞察力,他总是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热情指导和带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不断向新的领域进取。  相似文献   
26.
全国性自然环境系列地图挂图不仅可以为中学和大专院校提供地理教学之用,而且也为政府机关和研究单位以及广大读者了解全国自然条件与自然环境提供形象直观的图形显示.  相似文献   
27.
1980年8月23日至9月1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了国际地图协会第十届国际地图学会议(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同时还举行了国际地图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中国测绘学会代表团一行七人(包括中国测绘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五人)第一次出席国际地图学  相似文献   
28.
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测绘学会于1978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地图学术会议。参加这次会议有来自120多个单位的代表180人,其中列席代表20人。会议参加单位之多和出席代表之广超过了前两届会议。  相似文献   
29.
廖克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201-208
本文阐述了国家地图集的重要性和中国国家地图集的编制历程,重点论述了中国国家地图集编制的特点与创新:①中国自然、人口、经济、社会与历史信息的完整汇编;②中国地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经济学与历史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概括与总结;③国家地图集编制贯彻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④国家地图集编制实现了由传统工艺向全数字化、自动化的根本变革,电子地图集与互联网地图形式更满足了信息社会的需求.中国国家地图集的完成,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应用价值与社会效益,而且全面推动当代中国地图学的发展.中国国家地图集这项20世纪中国科技界的重大创新成果,这部凝聚着中国两三代科学家与地图学专家智慧的地图集巨著,不仅在中国史无前例,而且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中国国家地图集代表当今中国地图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各国国家地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国家地图集的完成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不愧为中国现代地图学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0.
各位院士,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团向新当选的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表示衷心祝贺!对出席今天会议的国际欧亚科学院的各国院士和各位中外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刚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E.E.什里亚耶夫院士已就国际欧亚科学院的宗旨、任务与它的活动作了报告,这一报告使我们加深了对国际欧亚科学院的了解。现在我就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的筹建与任务向与会者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