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Χ??GPS??????????????з?????????t???????λ?????????α?????50 km??Χ????GPS????α???????????????????70 mm????????????30 s???????λ??????????????????α????????λ???????????У???С?????о???????????????29 km????????λ???21 mm????????150 km???λ???1??2 mm????GPS???????α????????????????????????????????????????????λ?????и???20 km????????廬?????0.6 m??GPS????????α??о????????????????????????????????ε?????????????????  相似文献   
32.
鲜水河断裂形变场、重力场、磁场动态演化特征与地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据鲜水河断裂跨断层形变测量、流动重力测量和流动磁力测量资料,求取各点的形变速度、重力变化速率及每年各点的总磁场强度,绘出每期 形变、重力、磁力的二维图像。引入分形理论的数盒子方法,计算每幅图的容量维。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形变场的二维图像在地震前后的演变与岩石破坏实验过程输出的图像相似,均经历了“复杂-简单-复杂”的演化过程。相应的分维值也同样呈“高值-低值-高值”变化,且地震发生在分维值达最低后恢复过程中。重力场的二维图像在地震前后的变化特征为“简单-复杂”,分维值呈低值向高值变化。磁场的图像变化则呈“复杂-简单”,分维值变化呈降维特征。  相似文献   
33.
讨论了多粗差的定位方法-“向前、向后”探测法,并编制了相应的平差计算程序,对鲜水河断裂带上具有代表意义的虾拉沱小测边网和老乾宁小测边网进行了粗差探测与自动剔除,结果表明效果显著,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34.
用多种数据构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同震位移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主要以GPS、精密水准观测和卫星SAR遥感图像分析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同震位移特征.GPS数据包括:(1)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地区各类国家等级GPS网点复测;(2)沿破裂带国家天文大地网GPS复测.前者推算的同震位移测定精度优于2 cm,后者6~8 cm.SAR遥感资料包括:(1)ALOS 卫星升轨相位干涉图像,精度优于8 cm;(2)ALOS和ENVISAT卫星影像合成的三维位移图,精度优于0.5 m.同震位移场显示,断层下盘(四川盆地)变形总体呈扇形集中指向震中,断层上盘(龙门山)变形总体上呈逆时针旋转态势,最大的实测水平位移5.5 m.汶川、理县、茂县等地测站位移指向破裂带方向,而平武、青川等地测站逐渐转变为平行,乃至远离破裂带方向,与汶川地震逆冲兼走滑的破裂特征一致.断层上盘大幅隆升,下盘靠近断层的区域以下沉为主,远场表现为幅度很小的隆升,垂直升降区域间,有一条与龙泉山断裂带平行的升降过渡带,调节龙泉断层的应力状态.用实测变形场检验多个地震波破裂模型表明,近场(距离断层50 km) 模型形变准确度可达40~50 cm, 远场精度优于5 cm.  相似文献   
35.
汶川地震同震形变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形变在郫县、绵阳、中江和成都等GPS测站的水平形变分别达70 cm、31 cm、23 cm、20 cm,变形方向约N45°W,垂直于断裂带方向,且成都平原呈下降趋势.动态GPS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地震的动态变形在郫县达1 m.根据四川GPS网络参考站各站记录的汶川地震的确切发震时间,反算得到了汶川地区S波的平均传播波速.  相似文献   
36.
廖华 《测绘科学》2011,36(1):20-21,28
本文对目前国际上所有的GPS伪距单点定位算法,即线性最小二乘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格网搜索法、kleus法的基本原理及程序实现步骤进行了阐述,并从算法的可靠性、准确性及作业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7.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处于亚洲东部中央,邻国众多,周边地缘环境极其复杂,需要开展以空间分异为基础的地缘环境分析与研究。然而,现有的地缘环境研究并没有提出完整的地缘环境区划方法,也没有给出相应的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案。本研究综合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参考地理学中传统区划方法的思路,构建地缘单元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原则、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流程、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三个部分。应用于南亚四国后,将南亚四国划分为四级地缘环境单元,其中三级地缘环境单元有19个,四级地缘环境单元有9个。南亚四国地缘环境单元分区的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有助于快速把握周边地缘环境的总体格局,加深对重点地区地缘环境态势的认识,能为周边外交和周边地缘环境分析提供技术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38.
用激光测距小网的观测资料研究鲜水河断裂带的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跨鲜水河断裂带的两个激光测距小网1985-1997年的重复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鲜水河断裂带的活动特征。通过对观测资料的数据处理,获得了测区较客观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形变分析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北段处于蠕动状态,南段则处于应变积累的闭锁状态。  相似文献   
39.
鲜水河断裂GPS连续站监测网由七美、瓦日、牦牛、塔工4个站组成,于2006年2月建成并开始运行。本文利用该监测网2006年2月至8月期间的观测资料,计算出6条基线长变化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鲜水河断裂的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在测区范围内,鲜水河断裂以12.3±1.2 mm/a的速率左旋滑动,测区北端有明显张性,而南端则没有明显的张性或压性特征。最后,通过与以前对鲜水河断裂运动状态进行观测的各种手段和结果的比较,本文认为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监测网在活动断裂的监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0.
利用单历元定位方法处理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震中附近GPS连续站1 Hz数据,获取近场地壳运动学特征。观测结果表明,测站运动的方向和幅度不仅与测站与震中距离相关,而且与破裂带的距离相关,近场运动学的复杂性反映了震源破裂过程具有逆冲和走滑的特征。距震中最近的郫县站最大运动学位移EW方向超过100 cm,NS方向达到70 cm,其GPS位移和强震仪得到的位移一致。对12个GPS测站的运动学位移与永久静态位移进行对比,发现6个测站前者明显大于后者,5个测站二者大小相当,成都站前者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