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201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374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近30a来春季出现的大一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大兴安岭地区春季大一暴雪天气的主要环流形势,同时以2004年3月10日大兴安岭的大一暴雪天气过程为例,将数值预报产品和传统的分析天气图为主的预报方法结合起来,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862.
从地质灾害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对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突发性地灾的预报方法和类型,提出了地灾风险评估的内容和评价模型,并提出了地质灾害的减灾系统,和防治工作的方针及具体的地灾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63.
GIS时空数据模型在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增加、变更、废弃等导致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发的复杂性与难度。本文针对管线信息的时空特性,给出了一个图形与属性一体化存储的面向对象的GIS时空数据模型,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历史信息管理、现状查询分析等难题,并对数据库的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该模式对大中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系统的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4.
基于RS、GIS集成技术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庆成  张波李采 《中国地质》2006,33(5):1118-1123
海岸线变迁是黄河三角洲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之一。本文应用RS、GIS集成技术,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海岸线钓口段、黄河港段和河口段3个区段28年(1976—2004年)MSS和TM系列影像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了1976年黄河人工改道后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的总体规律与趋势,即北部钓口地区不断侵蚀、后退,东北部黄河港地区基本稳定,南部河口地区不断淤积、前进。这一发现对该区域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5.
在1:25万琼海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海南岛北部地区出露的一套早、中更新世形成的基性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研究,新创建多文组,并进一步划分为上、下段,分别代表早更新世晚期一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中晚期形成的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其层位比道堂组、石山组低,且岩性组合存在差异。对该组的分布范围、岩性、岩相、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66.
介绍了云南某病险水库大坝下游导滤体平台软土地基应用振冲碎石桩处理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67.
王震洲  张书娟 《气象科技》2018,46(6):1098-1102
目前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测评工作大多由工作人员借助照相机、经纬仪和激光测距仪等工具测量评估指标手工计算出测评结果,该方法中人为测量的因素可能会导致不客观的测评结果。本文提出基于全景图像自动处理的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全景图和挡角图制作方法。通过旋转式相机、激光测距仪来获取气象观测站四周环境相邻且互相重叠的多张图像。然后采用柱面全景图的拼接方法将采集的图像生成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的全景图。利用"渐入渐出"的方法对全景图像进行融合,通过对全景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二值化处理、形态学处理、边缘检测来完成图像预处理,进而计算得到全景图像最大边缘像素点坐标、观测场周围障碍物的实际高度、障碍物到观测场中心的距离以及障碍物到测场中心的最大仰角,并将测评结果实时展示。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测评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68.
稀土是世界各国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资源,而中重稀土尤为重要。老挝境内分布着大量不同时代花岗岩类,且气候湿热多雨,风化作用强烈,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查明老挝稀土资源成矿地质特征和资源分布特征,分析其投资开发前景,对整个老挝境内开展了大量系统的野外调研及相关分析测试工作,并且汇总了老挝稀土资源勘查工作进展。研究结果表明,老挝稀土资源成矿特征可类比中国南方地区,属于典型的风化壳淋积型矿床,矿体主要富集于花岗岩类风化壳全风化层,盖层厚度相对中国较大。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体状,厚度数米到二十多米。离子相稀土平均品位为0.4‰~0.7‰,大部分稀土配分模式同江西赣州信丰稀土矿相似,属富集中重稀土元素的中钇富铕型。老挝稀土资源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川圹省和华潘省,预计两省稀土资源总量可达到60万t。随着老挝稀土政策的开放和中国稀土战略的逐步完善,投资开发老挝稀土资源,建立稀土资源的海外战略基地,可以长期稳定地支撑中国对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为加强两国合作、共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69.
LiDAR系统测量成果精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辉  胡伍生  刘行波 《测绘工程》2007,16(3):67-69,73
LiDAR技术可直接获取三维地表地形数据,具有传统摄影测量方法和地面常规测量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已成为获取高时空分辨率地球空间信息的一种全新技术手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LiDAR技术在地形测绘、环境监测、三维城市建模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需求。文中采用试验数据,检测并评价Li-DAR系统生成的DEM、DOM精度,探讨其在基础测绘中的应用可能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0.
张书华 《测绘科学》2007,32(4):168-170
用RTK采集数据,受卫星状况、天空及周边环境、数据链传输等影响,许多地方数据难以采集。全站仪作业时,视线遮挡使得个别点数据需要多次搬站才能采集,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精度难以保证。RTK和全站仪联合采集数据,利用RTK效率高、精度好、误差不积累、数据处理快等优势,随时为全站仪设置测站,克服全站仪的不足,同时用全站仪的优势来弥补RTK的劣势。本文通过实例介绍RTK和全站仪联合采集数据应用于生产的作业流程,分析图根点与碎部点数据采集、分离和处理的方法。分离后的图根点数据以原始测量数据形式参与平差,获取图根点坐标。碎部点数据经处理后以*.dat格式输入计算机编辑成图。该方法避免了作业员重复进入同一作业区域,达到了优势互补,简化程序,减少误差,提高效率,保证精度,节省人力和物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