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7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1.
石板溪金矿区矿体产出样式及定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均  吴树仁 《地球科学》1995,20(2):159-165
通过研究石板溪金矿区工业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和金矿化的局部富集规律,对区内金矿体的空间产出样式及其定位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揭示与厘定,建立了研究区内金矿体的空间定位产状模式。  相似文献   
62.
西藏南部马扎拉金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军  张均 《黄金地质》2001,7(3):15-20
马扎拉金锑矿由 5个矿群组成 ,在空间上呈反“Z”形分布。其中Ⅰ、Ⅲ、Ⅴ、Ⅷ矿群成矿较好。矿区下侏罗统日当组第一岩性段为主要控矿层位 ,该组地层平均Au丰度值为 0 17×10 - 6,为区内金矿的主要矿源层 ;普遍发育的岩浆岩为马扎拉金锑矿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物源和热动力 ;而复杂的构造为矿液的运移、聚集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钻孔资料显示 ,在Ⅴ、Ⅷ矿群近地表及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而在Ⅲ矿群则应侧重于近地表找矿。在砂金找矿方面 ,除应进一步对龙德普下游进行找矿工作外 ,彭德普中下游地区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3.
64.
结合陕西省凤太矿集区金矿成矿特征,借助MORPAS平台,对区内各控矿要素量化,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地层、断裂Buffer、岩浆岩、元素化探异常在内的十一个证据图层,并建立证据权重找矿模型,圈定了六个找矿靶区,指明了找矿方向。MORPAS的量化及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证据权方法,使得利用地质数据库进行成矿预测更加简便快捷,预测结果也相对客观。但是,当其网格化以及在针对不同规模矿床和不同精度的数据进行预测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65.
分形方法在金矿化时空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张均  周乔伟 《现代地质》2000,14(1):56-60
以川西北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为例 ,采用分形方法探讨了金矿化的时空结构特征。研究表明 ,分数维 D值的大小能表征金矿化品位分布的复杂性 ,成矿过程中相关元素组合存在相似的分形结构。利用主成矿元素及相关元素品位数据的分形结构特征可以指示成矿期次 ,厘定成矿演化的时间结构 ;利用地球化学数据的二维空间序列的 R/ S分析方法 ,可以较精确有效地厘定金矿化的空间结构特征。分形方法在矿化时空结构分析中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断裂构造是控制川西北地区金矿形成与分布的主导因素。运用分形方法定量计算了该区金矿化异常和控矿断裂体系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地球化学数据二维空间序列的R/S分形方法可以较为精确有效地厘定金矿化的空间结构特征 ,分数维D值的大小能表征控矿断裂体系的复杂性。金矿化带整体上受NW向断裂控制 ,但金矿体则产出于NW向断裂与NE向断裂的复合部位。根据对三个矿化区断裂体系分维特征与金矿发育特征关系的分析 ,发现断裂体系的分维高值区与金矿分布密集区对应。阿坝地块西南缘的找矿前景不如东北缘  相似文献   
67.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方法学基础及方法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均 《贵金属地质》2000,9(2):100-104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是当前成矿学和成矿预测学的科学前沿和研究重点。重点讨论了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方法学基础及方法论。指出:(1)大思路、小尺度、高精度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方法学基础;(2)成矿分析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方法论;(3)结构分析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最有效途径;(4)组合预测方法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68.
原生晕方法对于研究隐伏金矿体存在的可能性,矿体的规模、埋藏深度及其剥蚀深度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系统研
究了安徽上成金矿床深部的原生晕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矿区Ⅲ号矿体的轴向分带序列为Ag-Hg-Pb-Zn-Cu-Au-Sb1-As-Bi-Co-Mo-
W-Sn-B-Sb2,呈现“反分带”特征;地球化学参数A1、A2 曲线变化趋势为由降到升;原生叠加晕结构显示在Ⅲ号矿体尾部出现前、
尾晕共存。同时,主成矿元素Au在原生晕浓度分带水平投影图上表现出向北西侧伏的特征。综合原生晕特征可以推断,在-60
m中段最西端的北西侧深部应有隐伏矿体发育。依据微量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可分为如下3类:①成矿元素及与成矿密切
相关的元素Au、As、Bi、Cu、Co、Ag、Pb、Zn;②高温热液矿化元素W、Sn、Mo、B;③低温热液矿化元素Sb、Hg.   相似文献   
69.
矿床形成深度及成矿后的变化与保存是目前深部找矿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选取4个成矿年龄均为130 Ma左右的典型玢岩铁矿, 分别为宁芜盆地中矿体已经出露地表并经受过剥蚀的东山铁矿和矿体埋藏距地表 40 m以下的梅山铁矿, 庐枞盆地中矿体埋藏距地表400 m以下的罗河铁矿和矿体埋藏距地表600 m以下的泥河铁矿, 采用双重定年技术对这4个矿床主成矿阶段矿石矿物组合中的磷灰石进行了裂变径迹研究.结果显示: (1)东山铁矿AFT合并年龄为106.3±5.4 Ma, 梅山铁矿为94.2±4.0 Ma, 罗河铁矿为81.3±4.0 Ma, 泥河铁矿为79.1±3.3 Ma, 且AFT年龄和围限径迹长度随样品埋藏深度减小而增大, 分别更接近成矿年龄和原始径迹长度, 显示4个矿床成矿后差异抬升剥蚀作用导致磷灰石样品通过部分退火带时的冷却速率存在差别; (2)热史模拟反映这4个矿床成矿后均经历了早期短暂快速冷却和后期长期缓慢冷却2个阶段, 两阶段之间的拐点温度接近, 对应深度为1.7~1.8 km, 结合其他证据证明宁芜、庐枞盆地玢岩铁矿成矿深度均为2 km左右.说明这4个矿床现今埋藏深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成矿后的抬升、剥蚀作用导致.(3)自110 Ma以来宁芜盆地的整体抬升剥蚀幅度大于庐枞盆地, 导致宁芜盆地大部分玢岩铁矿矿体接近或暴露地表.2个盆地早期抬升剥蚀作用与区域性黄桥事件同步.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