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295篇
测绘学   178篇
大气科学   242篇
地球物理   137篇
地质学   631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扬子地台北部太古宙TTG片麻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山  张本仁 《地球科学》1990,15(6):675-679
  相似文献   
62.
63.
64.
加强变质岩区中大比例尺填图工作中构造研究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加强变质岩区中大比例尺填图工作中构造研究的五条建议,主要包括正确理解和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学习现代构造理论,深刻认识地壳流变学分层性、变形分解及各种面线构造的物理意义.指出了当前对一些变质岩构造概念理解上的错误倾向.强调构造解析的目的是建立构造热事件过程中岩石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和流变学模式,因之,变形岩石流变学和变形物理条件的详细观察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65.
指导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构思为:在历史地球化学观点及构造运动和地球化学运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观点的指导下,以区域岩石圈(地球化学系统)的组成与态状来制约区域内构造运动和地质作用(包括岩石和矿产形成作用)的性质与特征,同时以元素和同位素在构造-地质运动过程中的再分配和再循环,揭示区域岩石圈的演化与分区,从而使区域岩石圈研究同区域构造、成岩和成矿作用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6.
TGPPS是同济大学测量系研制的GPS数据处理软件包,是TGPSA的汉化版本。其主要功能是对含有地面起算数据和观测数据的GPS基线向量网进行三维严密平差,同时还进行闭合差计算、坐标转换、高程计算、图形绘制和成果输出等。本文主要介绍其功能及用法。  相似文献   
67.
华北地台南缘燕山期花岗斑岩类小岩体形成于大陆板内环境,它具有类似岛弧—活动大陆边缘钙碱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其成分在空间上呈现极性特征。本文探讨了这种成分极性与中、新生代俯冲带花岗岩类的可比性,并根据锶、钕同位素资料揭示成岩物质的可能来源及造成成分空间变化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8.
山东历史地震震害特点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山东省自公元前70年以来的地震灾害情况,指出山东震灾的主要特点是强度大、频度低、人员伤亡惨重、建筑物破坏严重、地震造成的地面形变类型多种多样。分析了与地震灾害有关的因素,叙述了地震灾害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69.
陈岳龙  张本仁 《地球科学》1994,19(3):375-382
对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燕山期具类似于板块俯冲带花岗岩成分变化规律(成分极性)的八宝山,柳关,后瑶峪花岗斑岩类的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示了这些斑岩的主要物质来源是新太古代的太华群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浆与地幔来源物质混合形成的产物,稀土元素含量非常低的八宝山花岗斑岩在岩石形成过程中有流体与其发生交代作用,由于交代及混合作用造成花岗斑岩类的Rb-Sr等时线多为假等时线;柳关花岗  相似文献   
70.
对扬子克拉通北缘新元古代岛弧花岗岩类成分极性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SiO_2含量相近的条件下,由北向南岩石中K_2O、K_2O+Na_2O、K_2O/Na_2O逐渐增加,而CaO逐渐降低;从北向南,微量元素Rb、Ba、Th、Zr、Nb、Ta、 ∑REE及Rb/Th、Rb/Nb、∑LREE/∑HREE、(La/Yb)_N 逐渐增加或具增加趋势,而 Sr、Co、Ni和Sr/Ba具逐渐降低或具降低趋势;同位素组成由北向南δ~18O、εs_r(t)系统增高,而ε_(Nd)(t)逐渐降低。这些组分的空间变化规律与环太平洋带位于俯冲带上盘向陆一侧的岛弧或大陆边缘岩浆中出现的成分极性规律相一致.分析认为,大陆壳物质以不同比例的加入是影响俯冲带岛弧花岗质岩浆成分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向陆一侧岩浆中陆壳物质所占的比例逐渐增高,而幔源物质所占比例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