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灰色系统理论在估产中的应用: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树清  陈春 《地理科学》1998,18(6):581-585
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阐述了利用灰色系统进行了玉米气象估产的方法,其中包括用GM(1,1)模型进行了趋势产量预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主气象因子群,以及利用GM(1,1)进行气象产量预测等。  相似文献   
12.
张树清 《测绘学报》2002,31(2):188-188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的沼泽环境数据源的信息特征(包括沼泽环境遥感解译数据、沼泽专题图件数据、沼泽环境外业调查数据、沼泽DEM数据),找到了相应的信息提取方法;提出了适合多元环境数据集成的沼泽分类编码原则和方式;分析并提出了多元环境数据集成的目标、空间坐标变换模型,以及沼泽空间与属性数据的组织方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积累多年的沼泽环境数据进行了集成.  相似文献   
13.
湿地被誉为自然之肾 ,它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湿地分布范围的消长、湿地功能的演化将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强烈影响。有鉴于此 ,湿地研究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呈现了空前的湿地研究“热”。湿地数据库使用“比特”将宝贵的湿地资源及其动态趋势通过计算机可视化再现 ,是“数字化”的湿地。中国湿地数据库是湿地研究的重要内容 ,探索与解决湿地资料的分类量化 ,湿地遥感信息的识别提取 ,湿地时空边界信息的可视化构建等一系列科学与技术问题 ,有助于推动整个湿地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景观方向性是景观空间格局的重要特征,能够反映和影响景观的生态流.实现快速、准确地从遥感影像上自动提取景观的方向性信息,对于景观的驱动力分析和景观异质性分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对乾安县TM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提取湖群,并利用正方像元指数SqP提高分类精度,应用矢量景观指数于分割处理后的湖群对象,提取景观的方向性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象分割精度高(制图精度:97.8%,用户精度:97.5%),方向性信息提取准确、快速,为湖群的成因分析提供了数量化和可视化依据.本文同时结合了两方面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两方面的研究思路:一方面是景观格局指数在影像分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是矢量景观格局理论进一步的应用扩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简称东北地理所)及其前身(长春地理研究所)自1978 年以来40 a的遥感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的回顾,以主持的国家与地方重要遥感研究项目为主线,首先展现了研究所在遥感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光学与微波遥感基础理论与遥感应用研究、微波遥感器的设计与研制等方面的大量工作;然后结合东北地理所在东北地区及东北亚周边国家开展的研究工作,回顾了研究所在自然资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生态环境演变、灾害监测、农情遥感监测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最后,根据国内外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发展态势和东北地区资源环境特征,对东北地理所遥感研究的发展前景和优先发展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孟祥锐  张树清  臧淑英 《地理科学》2018,38(11):1914-1923
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方法进行高分辨率湿地遥感影像的分类研究,并与基于光谱支持向量机(SP-SVM)的方法和基于纹理及光谱的支持向量机(TSP-SVM)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对于所选取的2个研究区域,CNN分类方法的全局精度高于SP-SVM方法5.61%和5%,高于TSP-SVM方法4.18%和4.15%。尤其对于部分湿地植被的分类精度明显高于SP-SVM和TSP-SVM方法。研究表明,卷积神经网络为湿地识别的精细划分提供了有利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近50年来松嫩平原西部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5,他引:3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对松嫩平原西部土地利用方式、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过去近50年里,松嫩平原西部耕地净增加29.65×104hm2,其中草地与湿地对耕地的增加贡献最大;草地减少70.29×104 hm2,除部分草地转化为耕地外,退化为盐碱地、沙地也是草地大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松嫩平原西部现有沼泽湿地面积44.88×104 hm2,近50年来减少62.54%。景观破碎化严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频繁转化,表明各种土地景观间存在不稳定因素,自然和人为因子在景观的转化中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但人为因子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三江平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通过对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与土地利用信息关系研究,模拟了不同水位洪水淹没退化沼泽湿地的过程,得到淹没过程序列图。洪水水面高程与退化沼泽淹没面积的关系表明,在洪水水面高程从50.6m升高至55.1m过程中,淹没面积以3种增长趋势变化,根据这3种趋势所对应的洪水水面高程,将研究区退化沼泽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3种类型。研究区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沼泽的面积分别为0.1km^2、4.32km^2和8.22km^2。该研究结果为保护区的湿地恢复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也为湿地恢复的区域规划与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选择黑龙江省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开展了基于Dempster-Shafer理论的证据推理方法(ER)湿地遥感空间分类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ETM+多波段遥感影像的计算证据支持度的新算法,利用证据推理方法集成研究区5个时相的ETM+影像。研究表明,证据推理方法能有效集成多时相ETM+影像实现湿地空间分类,其总体分类精度比基于任一单时相影像的最大似然法(MLC)分类精度都高,提高幅度约为2%~12%。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三江平原湿地景观时空演化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湿地景观时空演化过程模拟,可以揭示景观演替的机制与规律,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利用,为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该文以三江平原典型内陆淡水湿地为实验区,运用元胞自动机技术开展湿地景观变化过程模拟实验,模拟与预测的视觉效果均较好,点对点评价的总体精度达84%以上,验证了元胞自动机在湿地景观时空演化模拟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