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中国文献数据库,检索了页岩气相关文献,归纳分析1990—2013年中国发表的有关页岩气文献的总体分布情况,总结了中国页岩气发展历程,对中国页岩气开发利用中未来应关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页岩气尚未完全摸清家底,也未掌握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中国的页岩气开发理论技术体系,若希望依靠本土企业实现中国页岩气商业开发,仍需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72.
73.
世界能源结构正面临着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过渡的第3次转变,氢气作为易燃且燃烧时不产生污染的清洁能源,将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氢的工业生产主要通过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电解水制取,对天然氢的勘探开发刚刚起步,仅在非洲马里开采出天然氢.但是,天然氢已在世界各地被陆续发现,据相关文献报道:天然氢可能来源于深源、水岩反...  相似文献   
74.
75.
李春亮  王翔  张炜  曲正钢  杨菁  张君 《现代地质》2022,36(2):655-661
黄土高原表层土壤有机碳在土壤碳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黄土高原甘肃省境内表层土壤有机碳数据,总结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在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地形地貌中的分布特征,分析了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全国其他典型地区的差异,并与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类型中有机碳密度呈灰褐土>高山草甸土>黑钙土>栗钙土>红黏土>灌漠土>灌淤土>黑麻土>黑垆土>黄绵土>灰钙土>风沙土的分布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呈林地>建设用地>耕地>园地>草地>未利用地的分布趋势;在不同地形地貌单元间土壤有机碳密度呈塬面>梯田>坡地>沟道的分布规律。黄土高原西段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在全国各典型地区最低,为1.87 kg/m2;有机碳储量为78.56 Mt,较1990年增幅10.54%,近年来土壤有机碳储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6.
吕鹏  牛琳  张炜  等 《江苏地质》2015,39(3):495-500
滑坡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遥感技术可用于滑坡的识别、填图、监测和评价。与实地调查方法相比,遥感可以快速获取大区域数据,减少野外工作量和成本。因此,它能更经济地了解较大范围的滑坡分布,评估滑坡灾情。目前,国外在滑坡调查中使用遥感技术的新进展主要有:利用合成孔径雷达、高空间分辨率的便携式无人机、多时相遥感数据、面向对象的图像处理方法等。通过对这些新方法及其实例介绍,分析这些滑坡调查新方法的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7.
依托江汉盆地基础地质和水文地质数据,通过建立新沟嘴组一维、二维径向数值模型,对该储层进行CO2封存注入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二氧化碳注入储层后,咸水层中发生的地球物理化学作用.以CO2的溶解作用和岩盐的沉淀作用为主,分析它们对储层压力和注入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注入储层后,近井周围会形成3个分区,即纯液相区、两相混相区、盐沉淀区;盐沉淀会导致压力积累严重,影响CO2可注入性;对盐度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咸水含水层盐度越大,压力积累会越严重.因此,江汉盆地CO2地质封存应考虑盐度的影响,采取相关缓解压力积累的措施.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塔里木西南缘含煤盆地侏罗系内沉积物的厚度,岩相,沉积相及其组合分带特征研究,结合岩石(层)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古生物,垂直层序以及空间形态等成因标志,进行沉积相分析,总结了含煤盆地古地理类型属于内陆山间盆地型的山间湖盆亚型,聚煤规律为富煤,带,即相当于煤层聚集带,富煤中心与凹陷中心一致,煤层累计厚度与地层厚度呈正相关关系,另一规律是砂泥岩比值低的地区即为成煤有利地带,累计厚度与砂泥岩比值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9.
文章回顾了大地测量仪器的发展历程 ,指出了大地控制网的现状和缺陷 ,介绍了GPS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以及GPS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0.
水化地震短临前兆标志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层次性和整体性原理等新观点,从大量的水化观测资料中,提炼出水化前兆标志。该标志以强震和强余震为目标,从中期、短期和短临3个时间尺度上,对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跟踪预测。预测的标志有均值变化率、频次变化速率、频次累加曲线和从属函数等4类。讨论了提取4类标志以及判断时间和地点的方法,并详述了不同时间尺度的震情判断方案。对1976年唐山地震做了检验性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