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27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湘西南石英脉型金矿矿物流体包裹体pH值和Eh值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湘西南石英脉型金矿床为例,研究p H、Eh 估算值的结果表明利用围岩蚀变反应方程以及采用碱金属离子、卤素元素离子估算pH 值是不完善的。本文根据热力学原则( 相平衡、电价中和) 提出了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体系计算pH 估算值的方法,并且讨论了测试包裹体时气体成分外逸是影响pH 和Eh 估算值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追踪长沙、株洲、湘潭3个城市表层土壤中Cd、As、Pb等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了土壤、基岩、大气干湿沉降、水、悬浮物等介质之间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平衡和土壤自身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显示,除As外,区内基岩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低于克拉克值;残积物中Cd相对基岩贫化,As、Pb、Cu、Hg等重金属元素相对基岩的富集小于3倍;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元素相对土壤富集了数倍至数十倍;湘江水体主要向沿江潮土提供As、Cd物源:近50年内土壤重金属元素有较高的增加速率。不同介质间重金属元素的质量变化特点支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土壤重金属元素富集的主要物源为大气沉降,地表水及悬浮物是沿江湖土重金属元素的主要物源,基岩对土壤提供的物源有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沙、株洲和湘潭地区大气尘(可吸入颗粒和近地表积尘)和表层土壤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数据,采用微量相鉴定方法获得的结果显示,大气尘和表层土壤中包含石英、石膏、方解石、白云石、硫酸镉等自然矿物及SiS_2、NiTi、Cd_3As_2、FeOCl等非自然源晶体。比较了长沙、株洲、湘潭地区大气尘与表层土壤的晶体组成,分析了大气尘矿物及非自然源晶体的空间分布,探讨了其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定量预测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土壤质量未来变化,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富集影响,建立了基于人类活动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未来变化预测模型.工业、农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数等影响因子的数据输入模型后,即可获得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所占比例,达到定量预测由于人类活动的变化对土壤质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长沙、株洲、湘潭地区近地表大气尘和土壤中矿物X-射线射弱峰的分级分析,获得其存在非自然源晶体信息,通过矿物及非自然源晶体空间分布分析,获得其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雪峰地区金矿床的研究表明,该区金矿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和印支-燕山期,成矿物质来自赋矿地层,成矿能量则由地热异常场提供。该区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大气降水热液型矿床,其成矿机制为地热流体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境内有色金属矿产十分丰富,享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但经过多年的开采,90%以上的矿山都面临储量危机的困难,而找矿难度日益增大,常规的找矿技术路线已很难打开找矿效果不佳的局面。因此,在找矿预测过程中,必须以新的理论为指导,采用新的思路,从新的成矿与控矿因素、新的矿床成因类型与成矿模式入手,结合有效的常规手段与新技术,进行系统而科学的研究,并深入分析前人已有成果和投入大量现场调查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实现储量危机矿山找矿预测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滇西澜沧江中北段铜(金)多金属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重新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工作,对滇西澜沧江中北段铜(金)多金属矿成矿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具有大中型矿床的成矿远景及找矿条件。  相似文献   
19.
湘西北黑色岩系中的镍钼矿床及其贵金属矿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南西北部下寒武统黑色岩系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及其伴生的Au,Ag,Pt,Pd等贵金属矿化。它是我国新类型的镍钼矿床及贵金属矿化极具找矿潜力的地区。富含有机质和黄铁矿的黑色岩系既是镍钼矿的富集层,也是贵金属矿化的主要富集层。矿床的成矿作用是伴随热水的加入而开始,热水沉积与正常沉积交替期是成矿的高峰期,至正常沉积期结束。生物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在黑色岩系的成岩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矿床以同生沉积为主,兼有热水性质沉积特点。其成因应归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Cloncurry地区大部分被元古宙地层所覆盖,其中赋存有大量世界级的成矿热液系统。大型热液系统大都与含磁铁矿或赤铁矿等铁氧化物的铁矿化岩石密切相关。铁氧化物和铜金矿化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反映出成矿过程可能涉及到多种流体间的作用和水岩反应。对Cloncurry地区典型矿床和区域Na-Ca热液系统的研究表明,含铁氧化物的铁矿化岩石与铜金矿化之间的关系可分为4类:①贫磁铁矿或赤铁矿的"Kiruna-型"铁矿化岩石;②铜金矿化赋存于含铁氧化物的铁矿化岩石中;③与铁氧化物有关的铜金矿化;④少量或者不含铁氧化物的铜金矿化。该分类提供了一些与铁氧化物有关的铜金矿化成因联系、矿物学和矿化类型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