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天文定向是通过观测天体确定方位的高精度定向方法,在天文测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自动天文定向是目前天文定向的发展趋势。基于视频全站仪的工作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星识别定向方法。首先通过视频测量连续快速拍摄多颗星,再将高度角和方位角差作为匹配条件,识别出各恒星,最后利用观测数据和解算的恒星数据关系获得定向结果,实现天文定向自动化。本文分析了因测站坐标误差和观测误差引起的星识别误差,由此给出匹配阈值,进一步提高了匹配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82.
高水平的研究都需要基于精准的原始数据,如何克服极地恶劣环境的影响提升原始数据采集的鲁棒性,是南极科学考察中一项极富挑战的工作,这些原始数据将会直接影响后续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由于意识到原始数据质量监测过程的重要性,冰桥计划和雪鹰601中都采用了相应的数据质量监测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机载冰雷达数据采集和运输过程中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然而,脱离数据本质的质量监测成效甚微,若要有效提升机载冰雷达数据质量,一方面需要从机载冰雷达数据特征入手进行监测;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同时采集的多源数据,通过构建时空维度的全方位监管,展开对关联原始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才能在全生命周期有效保障原始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283.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68个国家气象站的气象资料,统计了1961—2015年的全区月、季、年冷空气次数、强度和强降温综合强度资料,应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冷空气次数、强度和强降温综合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在年尺度上,1961—2015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全区冷空气年平均出现次数为49.6次,冷空气次数气候变化倾向率每10 a减少0.600次,减少趋势不显著;全区冷空气年平均强度为0.39,气候变化倾向率每10 a降低0.022,减弱趋势显著;全区冷空气年强降温综合平均强度为0.67,气候变化倾向率每10 a降低0.005,减弱趋势不显著。在季节尺度上,冷空气次数夏季减少的趋势显著,而春季减少的趋势和秋季、冬季增加的趋势不显著;冷空气强度冬季减弱的趋势显著,而其他季节减弱的趋势不明显;强降温综合强度春季增强趋势和其他季节减弱的趋势不显著。1961—2015年大西洋欧洲区极涡面积指数等因子减小以及热带北大西洋海温指数等因子增大是导致全区年冷空气次数减少的主要成因之一,而西藏高原指数等因子增强和热带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指数等因子减弱是导致年冷空气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84.
温度波动对浮游藻类生长及多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覃宝利  杨州  张民 《湖泊科学》2014,26(3):432-440
以铜绿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及梅尼小环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春季藻类演替期间主要门类藻对温度波动的响应,实验在恒温(20℃)和昼夜波动(20±5℃)2种温度模式下测定了3种藻的生长和不同形态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曲线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铜绿微囊藻和梅尼小环藻的生长曲线在波动温度组显著低于恒定温度组,而且温度波动对梅尼小环藻的生长抑制明显强于铜绿微囊藻.随着实验的进行,3种藻在2个温度处理组中的生长速率逐渐趋近,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实验中段3种藻的生长速率对2个温度处理的响应差异显著,其中温度波动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速率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梅尼小环藻起到短暂的显著抑制作用,而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速率无显著性影响,表明铜绿微囊藻对短期(3~6 d)的温度波动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铜绿微囊藻的游离多糖含量在温度波动条件下显著增加,而固着多糖和总多糖的含量显著减少;蛋白核小球藻和梅尼小环藻多糖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表明温度波动可能不利于铜绿微囊藻固着多糖的积累.因此,相对短期的温度波动有利于铜绿微囊藻生长优势的确立与维持,而相对长期的温度波动可能会通过影响铜绿微囊藻固着多糖的积累而影响其生长优势的维持.  相似文献   
285.
准确可靠的任意星识别是快速自动天文定位定向测量和数据处理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全站仪测量的任意星全盲识别算法.任意选取3颗亮星组成匹配三角形,分别对三星连续拍照获得短时序的水平角和高度角,线性拟合并归算至同一时刻的地平坐标,采用三角形匹配法进行识别.大量野外观测数据测试表明,若拟合外推时间不超过4 min,连续星和间...  相似文献   
286.
介绍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利用VB语言、FORTRAN语言和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通信及网络等功能开发的通用专业气象信息微机网络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287.
288.
介绍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利用VB语言、FORTRAN语言和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通信及网络等功能开发的通用专业气象信息微机网络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289.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是我国第一批现代化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台网,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数字地震学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贡献.数字地震仪的高速发展,不仅使地震科研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地震台站工作的计算机化,通信技术的现代化;也使得数字台站的工作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传统的工作方式变到数字方式.CDSN牡丹江台站运行十多年来,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台站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感到数字仪有着模拟仪器所根本达不到的先进性能.为了早日利用数字地震图,从1999年10月起牡丹江台按照CD-SN技术管理中心的要求,开始了数字图与模拟图的分析对比观测工作.我们认为,为了减少重复性工作,避免经济浪费,同时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地震资料的使用效率,用数字地震仪分析处理数字地震图是台站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技术上也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