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5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1.
敖汉旗金厂沟梁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厂沟梁金矿床是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的一个重要的大型金矿床。本文分别对与58号脉相互穿插的黑云粗安岩和与成矿具有密切关系的对面沟花岗闪长岩复式岩株进行了定年工作。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黑云粗安岩的结晶年龄为131.7±1.1Ma,对面沟花岗闪长岩复式岩株的成岩年龄为142.65±0.44~138.7±1.2Ma,由此限定金厂沟梁金矿床的主成矿期在142.7~131.7Ma之间。金矿化作用与岩浆作用同期或稍晚,由含矿热液运移富集成矿元素而成矿。该矿床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中国东部发生的岩石圈减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2.
聂凤军  曹毅  丁成武  刘翼飞 《岩石学报》2014,30(7):2063-2080
兴蒙造山带前寒武纪变质岩中间地块分布广泛,其中锡林浩特和额尔古纳地块以出露范围广泛、岩性组合复杂、后期改造明显和找矿潜力巨大而为人们所关注。找矿勘查结果表明,锡林浩特和额尔古纳地块及邻区铜、铁、铅-锌和银矿床(点)星罗棋布,并且以含有大量锡、钨和钼为特征。这些矿床独特的成矿元素组合(如铜-锡、铁-锡、铜-锡-铅-锌-银、铜-银-锡和铁-钨-钼)及其与前寒武纪变质岩块体和显生宙花岗岩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均表明,它们很可能是深源岩浆再造和古陆块体活化相互联动(叠生)作用的产物。所谓的叠生作用主要指地壳浅部构造形迹活化和地壳深部物质再造,前者为成岩(矿)物质的就位提供了空间条件,后者为岩(矿)体的形成的奠定了物质基础。钕和铪同位素数据表明,前寒武纪变质岩块体和显生宙含锡、钨和钼花岗岩分别具有完全不同的εNd(t)值和εHf(t)值,成岩(矿)物质分别属于壳源和幔源,其中后者对前者的叠加改造是导致铜-锡、铁-锡和铜-银-锡等多元素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叠生成矿作用概念的提出不仅很好地解释了兴蒙造山带含锡、钨和钼多金属矿床的成因,而且为寻找隐伏金属矿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3.
在安徽铜陵地区广泛分布有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它们与区内的层控矽卡岩矿床关系密切。作者对这些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铜陵地区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积环境。层序地层学研究显示,铜陵地区在古生代—中生代期间发生了3次海平面变化事件,形成了3个沉积序列:(1)早志留世—晚泥盆世海退序列;(2)晚泥盆世—早二叠世海侵序列;(3)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海退序列。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铜陵地区在古生代—中生代地层沉积过程中底层海水的物理化学条件(氧化还原条件)发生过3次明显的波动,并与3次海平面变化事件相对应。有意义的是,铜陵地区的大部分层控矽卡岩矿床都产在与后两次海平面变化事件相对应的地层中。  相似文献   
24.
25.
北极圈及邻区重要矿产资源找矿勘查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极圈及邻区各类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美国、加拿大和北欧诸国以及俄罗斯的重要矿产资源供给基地,其找矿勘查和开发利用历来为国际矿业界所关注。受国际市场金属价格坚挺、气候变暖和基础设施改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有关国家加大了这一地区找矿勘查和矿业开发投资力度,并且发现和圈定了一大批矿床。这些新发现矿床的开发利用必将为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对美国、加拿大和北欧诸国(含格陵兰岛)以及俄罗斯北极圈及邻区产出的主要矿床(点)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找矿潜力进行了讨论,对该区的找矿勘查和开发利用态势进行了总结,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地质学家对这一特殊地区矿产资源重要性的认知水平,进而为实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全球矿产资源战略构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玻利维亚塞德里克银矿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德里克(Cerro Rico)银矿床位于玻利维亚的波托西省,是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床。矿床赋存在页岩区内,产生矿化作用的主要岩石是流纹英安岩岩体,其地表分布面积为1 700m×1 200m,在500m深处缩小至100m×100m。该银矿有多种类型的矿化作用,但最重要的是脉状矿化。矿区内2个流纹岩岩穹和1套熔结凝灰岩中的透长石和黑云母的40 Ar/39 Ar测年结果表明,银矿是在与岩浆有关的热液活动时期形成的,这段时期开始于(13.77±0.03)Ma,并持续了至少0.2Ma。明矾石的K-Ar测年结果显示表生氧化作用开始于13.5Ma,断续地持续了7.5Ma。研究区内流纹英安岩主量元素的分布清楚地反映了交代作用带的层次性,交代作用的全部发展过程涉及的空间范围大,时间长。微量元素的分布显示出F-V-Ga-Be-B-Cu-Nb-Sr-Pb-Zr-Sn-Co-Ba的元素沉淀顺序。  相似文献   
27.
大兴安岭岔路口矿区中生代多期岩浆活动与钼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岔路口矿床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东北地区找到的最大规模钼多金属矿床,钼、铅-锌和银的储量分别为124万t、26万t和2773 t。考虑到大规模地质勘查工作仍在进行中,金属储量的增加只是个时间问题。钼多金属矿化大都在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酸性火山岩和隐爆角砾岩以及燕山期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内呈浸染状、细脉状和网脉状产出,并且构成似层状、囊状和"倒扣钟"状矿体。钼多金属矿石主要由辉钼矿、黄铁矿、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石英、钾长石、萤石和绢云母所组成,其中8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46.9±0.8)Ma。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岔路口矿床无论在产出环境和地质特征方面,还是在矿物种类和元素组合上均可与美国克莱梅克斯钼矿床相对比,属高氟含量斑岩型钼矿床。古大陆内部伸展构造环境中生代多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动力、热力和物质来源,隐爆角砾岩带为成矿流体运移和成矿物质堆积提供了空间条件。  相似文献   
28.
位于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岛西部伊里安查亚省的格拉斯贝格铜金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金矿床之一。对该矿床的形
成背景、矿体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矿体主要赋存在格拉斯贝格杂岩体中,矿体从海拔4600m的地表一直延伸到
海拔3000m的深部,而在海拔3000m以下仍可能存在矿化;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蓝辉铜矿、辉铜矿、磁铁矿、黄铁矿
等;围岩蚀变主要有钾化、磁铁矿化和绢云母化等;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其成矿时代为上新世,属于典型的环太平洋西部新生代
斑岩型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为高盐度、高温和高成矿金属浓度的岩浆流体。   相似文献   
29.
塞德里克(CerroRico)银矿床位于玻利维亚的波托西省,是世界上最大的银矿床。矿床赋存在页岩区内,产生矿化作用
的主要岩石是流纹英安岩岩体,其地表分布面积为1700m×1200m,在500m深处缩小至100m×100m。该银矿有多种类型的
矿化作用,但最重要的是脉状矿化。矿区内2个流纹岩岩穹和1套熔结凝灰岩中的透长石和黑云母的40Ar/39Ar测年结果表明,
银矿是在与岩浆有关的热液活动时期形成的,这段时期开始于(13.77±0.03)Ma,并持续了至少0.2Ma。明矾石的K-Ar测年结
果显示表生氧化作用开始于13.5Ma,断续地持续了7.5Ma。研究区内流纹英安岩主量元素的分布清楚地反映了交代作用带的
层次性,交代作用的全部发展过程涉及的空间范围大,时间长。微量元素的分布显示出F-V-Ga-Be-B-Cu-Nb-Sr-Pb-Zr-Sn-Co-Ba的
元素沉淀顺序。   相似文献   
30.
北极圈及邻区各类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美国、加拿大和北欧诸国以及俄罗斯的重要矿产资源供给基地,其找矿勘查和
开发利用历来为国际矿业界所关注。受国际市场金属价格坚挺、气候变暖和基础设施改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有关国
家加大了这一地区找矿勘查和矿业开发投资力度,并且发现和圈定了一大批矿床。这些新发现矿床的开发利用必将为区域和全
球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对美国、加拿大和北欧诸国(含格陵兰岛)以及俄罗斯北极圈及邻区产出的主要矿床
(点)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找矿潜力进行了讨论,对该区的找矿勘查和开发利用态势进行了总结,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地质学家
对这一特殊地区矿产资源重要性的认知水平,进而为实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全球矿产资源战略构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