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2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皖南构造带的组成、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在该区的工作,以新的锆石U-Pb年龄为依据,论述了皖南构造带的组成、前南华纪基底形成的时代和构造背景。以构造变形特征为依据,将皖南构造带分为3个构造分区,论述了各个分区的总体构造特征和不同方向断裂构造的变形特征。最后,概述了皖南构造带从晋宁期到燕山期的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42.
等高线是地貌形态表达的重要手段,具有几何与地理双重信息。单纯从长度、面积等几何度量信息出发而设计的等高线化简算法,显然无法满足正向地貌等高线图形化简中,依据谷地包含关系,由细部到整体,逐级删谷扩脊等特殊要求。鉴于谷地弯曲及其层次结构信息是人们进行等高线图形化简的基础,文中对其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剖分思想的谷地弯曲识别及结构化方法。该方法以数学弯曲作为剖分单元对等高线进行剖分,并在对剖分单元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实现了谷地弯曲的识别,构建了谷地弯曲层次嵌套关系树状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合理性验证。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谷地弯曲及其结构化信息指导等高线图形化简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近日,南阳市恐龙蛋保护管理工作传来好消息:2009年河南省两权价款项目《河南省内乡—西峡—淅川一带残剩恐龙化石点抢救性发掘研究与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一个多月的初步发掘,在淅川县盛湾镇、滔河乡及大石桥乡都发现了成窝的恐龙蛋化石,且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已发掘出来的恐龙蛋已妥善保管,进一步发掘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44.
大范围三维城市立体景观建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建立三维数字城市的立体景观模型 ,是当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自身特点和目前计算机硬件水平的限制 ,结合现有三维可视化技术 ,研究三维城市建模、海量数据的动态调度和快速显示、三维系统的实时交互性和网络化拓展等关键性问题 ,提出实现城市三维可视化及大范围城市景观动态漫游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5.
皖南溪口岩群为一套浅变质碎屑沉积岩组合,形成于新元古代。该套岩石以高硅(59.36%~81.05%)、高铝(7.80%~19.18%)、贫镁(0.77%~2.93%)为特征,Si O2/Al2O3值变化于3.1~10.4,平均值5.5,反映溪口岩群浅变质碎屑岩的成熟度属于中等偏高;其微量元素特征与大陆岛弧物质类似,高La/Sc和低Cr/Th比值,指示溪口岩群沉积岩主要来源于以长英质火山岩为主的火山弧和大陆上地壳,结合其所处的构造位置,推测溪口岩群的沉积环境为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46.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近年在砂岩型铀矿研究中已有硒矿物的报道,但对含硒矿物与铀富集的关系未有深入研究。作者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黄陵地区直罗组含矿砂岩进行实验测试时发现大量的含硒矿物,且与铀富集关系密切。本文运用电子探针等手段对黄陵地区直罗组矿样及围岩中硒元素的赋存和铀  相似文献   
47.
组件化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发展方向,而三维可视化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文章就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如:三维场景综合建模平台、地形模型的建模和处理、地物模型的建模和处理、地物模型与地形模型融合、基于矢量地图数据生成地表纹理、视景数据动态管理等。并运用开发的系统对河南省新密市古城寨遗址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48.
Li-Openshaw算法的改进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鲲鹏  武芳  王辉连  朱强 《测绘学报》2007,36(4):450-456
Li—Openshaw算法是一种基于客观综合自然规律的自适应线状要素综合算法,使用该算法可得到较合理真实的综合结果。在分析Li—Openshaw算法特点的基础上,依据线化简的原则和目的,对算法进行改进:①首先提出利用点与直线的关系来识别弯曲以找出所有局部极大值点的方法以保持曲线整体形状;②SVO圆形与待综合曲线发生多次相交时按照线的顺序索引找到第一个近似交点,选取与曲线上圆心与交点的中点最接近的原始数据点作为综合后的选取点。在此基础上,给出化简时间、位移标准差和位置误差等评价指标,提出基于分形理论的曲线形状结构特征的评估方法等对两种算法进行比较与评估,实验结果证明,同原算法相比,改进的Li—Openshaw算法在线化简中更好地保持曲线的整体形状,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提高化简效率。  相似文献   
49.
为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含煤区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分析该地区地质特征、构造、水文、地层-岩相及铀源等特征,采用资料收集、镜下鉴定、煤田资料筛查、地质编图等方法进行探讨。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放射性异常发育,为主要找矿目的层;控矿构造有利,泥-砂-泥地层结构完整,水动力条件完善,铀源丰富。结合已有钻探验证发现工业矿体,说明该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铀成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0.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塔然高勒地区直罗组、延安组地层中煤、黄铁矿等还原介质与砂岩型铀矿的共存关系,选取直罗组含矿砂体及其中的黄铁矿、炭屑以及延安组煤层等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钻孔编录、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铀矿体与延安组煤层、直罗组炭屑具有空间和成因上的关联,延安组煤层为铀的沉淀提供了大量的还原剂,而直罗组炭屑里的腐植酸对铀酰离子起到吸附和络合的作用;铀石是该区最主要的铀矿物类型,其与莓球状黄铁矿、蚀变黄铁矿、胶状黄铁矿、钛铁矿、白钛石伴生关系明显;有机质、黄铁矿等还原介质的含量及空间分布可以作为铀成矿的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