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86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青海湖克土沙地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机制与效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沙棘造林是青海湖克土沙地主要治沙措施,通过改变风速廓线垂向风速增加幅度、增加地表粗糙度和改变风沙流结构的机制实现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效益。根据2010-2012年连续3 a的沙棘沙丘与流动沙丘的春季风沙观测和植被调查,沙棘沙丘的风速廓线对数递增规律、输沙量和沙粒粒径的指数递减规律均被破坏;2012年沙棘沙丘在1 m高度以下的防风作用增加到22.75%,总体固沙效益较2010年增加近10%;同时,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效益随着风速增大而减弱,随植株高度与冠幅增加而增强。综合风沙防护机制与效益,沙棘造林技术在克土沙地以及整个高寒沙地生态治理中极具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42.
基于遥感和GIS的青海湖流域冻融侵蚀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依据1∶100万西宁幅地貌图,获取了青海湖流域冻融侵蚀界线.利用遥感和GIS方法获得了流域内地形、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土地覆被类型、土壤类型5个评价因子数据,在GIS中通过建模及空间分析,获得了青海湖流域冻融侵蚀强度等级类型及空间分布信息.结果表明:研究区冻融侵蚀发生的总面积是14 875km2,其中,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居多,分别占冻融侵蚀总面积的28.75%和62.57%;剧烈侵蚀和强烈侵蚀占少部分,分别占冻融侵蚀总面积的3.33%和0.76%.  相似文献   
543.
四川盆地东南部早三叠世地震事件沉积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南部及东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和嘉陵江组中常发育有一系列宏观及微观的软沉积物变形、震积角砾岩块、板状砾屑、层内微断层等特殊的地震成因沉积构造。飞仙关组震积岩在重庆北碚白庙子剖面飞仙关组第一、二段中产出,嘉陵江组震积岩产于四川叙永龙洞湾嘉陵江组第二段及四川兴文、贵州习水等地的相同层位中,其沉积序列明显,反映了古地震从开始至平静的全过程。作者认为,早三叠世时,上扬子板块西缘以川西义敦弧的演化为代表的三江构造带活动强烈,可能与四川盆地早三叠世震积岩的形成有联系,随着三江构造带板块碰撞、洋壳俯冲消减,能在较大区域内引发地震活动、火山喷发。  相似文献   
544.
慧敏 《河南地质》2012,(7):40-41
案例 郑州市居民张甲,因与其堂侄张乙、赵某的宅基地纠纷,依据原安阳市郊区人民政府《关于东郊乡大营村村民建住宅用地的批复》,到安阳市文峰区人民政府申请确认宅基地的使用权归其所有。  相似文献   
545.
海岸带地区景观演变的驱动力研究是区域内在演化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合理利用景观,控制人工景观规模,保护生态环境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杭州湾南岸的沿海乡镇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利用GIS及相关的数理统计软件分析杭州湾滨海平原区2000~2010年来景观演化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GIS-Logistic的耦合模型从空间角度深入分析了杭州湾沿海乡镇重要景观演化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近10 a来,耕地、海域等自然景观类型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建设用地、养殖用地等景观类型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在以乡镇为单位的中小尺度研究中,纯自然驱动因素(如气候、降水等)较人文驱动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而县道等区位因素对于景观类型演变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表征经济发展的人口、工业水平、工业产值等对于杭州湾南岸岸段各景观类型的演化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546.
为寻求减缓全球变暖的途径,利用高压釜,开展不同温度下(75、100、125、150和175℃)CO2与钠长石的水热实验研究,以探讨CO2在长石砂岩中地质封存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钠长石溶蚀强度逐渐增强,在150℃左右开始有菱镁矿、菱铁矿等碳酸盐矿物生成,175℃新矿物生成量增加,这表明CO2能够以碳酸盐矿物的形式在含钠长石的长石砂岩中以矿物的形式被“固定”,其被“固定”的温度在150℃左右。  相似文献   
547.
石盘钼矿是近年来在豫西钼多金属成矿带上发现的一个中型钼矿床。矿体产于燕山期合峪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特别是岩体周边同期不同次的岩体侵入区域、岩体顶面的凸起部位是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文章在讨论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区域找矿潜力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该类矿床的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48.
利用高压釜在不同温度下(100℃、125℃、150℃和175℃)开展了CO2-钾长石水热实验。通过扫描电镜、X--衍射技术及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反应前后样品及溶液进行观察或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钾长石溶蚀程度增加,150℃时在钾长石表面识别出新生的碳酸盐等矿物。这说明温度达到150℃时,CO2就能够以新生矿物的形式稳定固结在地层中,为CO2的地下封存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49.
世界地质公园大型古地下采石场长屿硐天位于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据调查,这一由28个洞室群,占地面积约16km2的大型古地下采石场的采石史可追溯到1500a前的南北朝。凌霄硐洞室群是上述28个洞室群之一。其主洞的高度、跨度分别达55m和28m。问题是这些巨型洞室何以千年不倒,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也为了为这些重要古洞室的保护和安全旅游提供基础资料,本文开展了以凌霄硐为例的有关长屿硐天大型古洞室群的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50.
观夕硐是古人地下采石活动形成的洞室群。其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属于大型地下工程。为解答观夕硐长期稳定,千年不倒的原因,研究洞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此研究既为长屿洞天地质公园大型地下古采石场遗址的保护和旅游安全积累地质资料,也可为现代大型地下工程的选址和建设提供工程类比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