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4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只与特定背景条件下形成的部分层间氧化带有关,铀元素沉淀富集于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及其附近;在该区域地球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氧化与还原介质相互作用;对于铀成矿作用来说,氧化作用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通过采集目的层相同岩性在正常氧化带和正常原生带的样品,分析其铀含量比值,间接反映氧化作用使铀从围岩中带出的能力;铀是否成矿主要取决于层间氧化带前锋线还原障的还原能力,参照岩石原生地球化学类型划分原则,岩石还原能力可划分为强还原能力(C有机质>0.3%)、中等还原能力(C有机质0.05%~0.3%)、弱还原能力(C有机质<0.05%)3个等级;以反映岩石还原能力的有机质含量为横座标,以0.05%和0.3%分别作为划分弱中、中强还原能力的分界线:以反映氧化作用效果的U氧化/U还原为纵座标,以 0.5和1分别作为氧化作用效果好与较好、较好与差的分界点:划分层间氧化带边界类型为9类:根据不同层间氧化带前锋线边界类型的成矿潜力差异,可作为对目标区进行层间氧化带型铀成矿潜力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32.
俄罗斯古河道型铀矿床特征及找矿预测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俄罗斯铀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概略介绍了俄罗斯最主要的几个古河道型砂岩铀矿床的基本特征,指出了该类型铀矿床的找矿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33.
周巧生  权志高 《矿床地质》1991,10(2):161-170
文中将西北地史上所出现的红层划分成6个红层期,并探讨和研究了红层在铀成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内在联系。明确指出铀矿床与红层(盆)在形成时间上同时,在空间分布上相伴生;铀矿化主要与干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陆相红层有关。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红层期成矿的理论及与红层(期)有关的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4.
从铀、煤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和利用前景,在空间上的依存性和成因上的相关性3个方面,分析了铀、煤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开发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吐哈盆地西南缘铀资源勘查评价对铀、煤矿资源量的估算和价值分析,指出铀、煤资源综合勘查开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5.
陕西凤县庞家河金矿黄铁矿基本特征权志高(核工业203研究所,咸阳712000)关键词黄铁矿,化学成分,热电系数,金矿陕西凤县庞家河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礼县-柞水冒地槽褶皱带中段东部,是产于上泥盆统下东沟组浅变质碎屑岩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黄铁矿为最主要...  相似文献   
36.
青海查查香卡矿床铀、稀土元素矿化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成铭  权志高  周伟 《铀矿地质》2011,27(2):103-107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实验室分析,探讨了查查香卡矿床含矿岩石岩性特征、铀矿化特征及稀土元素的富集,并对其成矿潜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7.
文章详细论述了十红滩铀矿床含矿主岩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的沉积学、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基本特征,分析了含矿主岩与铀矿床形成的关系;指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是在含矿主岩形成后,缓慢掀斜抬升的准平原化过程中,伴随干热气候条件下的强烈氧化后生蚀变作用,由西山窑组自身的沉积学、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8.
古层间氧化作用是发育于盆地地质构造演化过程某一阶段的层间氧化作用,由此所形成并被保存的铀矿床被称为"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柴北缘地区中、下侏罗统含煤岩系的广泛发育,为古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及相应类型铀矿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早白垩世晚期—古近纪早期的强烈隆升剥蚀是层间氧化带及相应类型铀矿化的发育期。喜山期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使原层间氧化带及相应成矿系统遭受强烈改造,保存并形成古层间氧化带和古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古层间氧化带型根据其改造、破坏或保存特点的不同,划分为褶-坳保存型、褶-断保存型和抬升破坏型3种改造亚型。褶-坳保存和褶-断保存2种亚型使得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体能以盲矿形式有效保存,是今后重点找矿方向,如北大滩和冷湖石地26铀矿点。抬升破坏亚型使得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体呈残留状或被剥蚀掉,找矿潜力不大。在总结不同改造亚型地质构造特点和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了典型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成矿模式,并综合分析了其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39.
中国北西部地区砂岩型铀矿含矿建造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权志高  徐高中 《地质学报》2012,86(2):307-315
本文在分析中国北西部地区大地构造背景的基础上,依据孕育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的基底构造性质,将其划分为板内陆台型、板缘褶皱造山带型和板缘过渡带型3种类型,板缘褶皱造山带型又进一步划分为洋侧造山带型和陆侧造山带型两个亚类。砂岩型铀矿的产出盆地与盆地所处的构造背景和构造类型有关,砂岩型铀矿产出盆地主要为板缘褶皱造山带型,其次为板内陆台型。砂岩型铀矿对盆地沉积建造类型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其原始沉积均为一套温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灰色层,其岩石原生地球化学类型为黑色或灰色。中国北西部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可地浸的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层位或含矿建造主要为中、下侏罗统(J1-2)和上白垩统(K2),其次为下白垩统(K1),其他地质时期地层内铀矿床分布零星,成矿潜力很小。  相似文献   
40.
青海冷湖小赛什腾铜矿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志高  傅成铭  宋哲  何佳军 《矿床地质》2010,29(Z5):265-2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