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分布着神东、陕北、黄陇和宁东四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利用程度低,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发的矿区。在系统分析盆地内侏罗系煤层顶板白垩系裂隙含水层和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孔隙含水层富水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含水层与煤层的叠置关系;以煤炭开采破坏含水层、煤层与含水层距离、煤层与地表距离、含水层富水性为依据,将含水层破坏模式划分为:破坏顶板萨拉乌苏组含水层亚区、煤层埋藏浅破坏顶板含水层及生态环境亚区、破坏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较好亚区、破坏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较弱亚区,并对含水层破坏程度进行了分区评价;最后提出了含水层保护措施,为煤炭开采后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2.
台湾海峡及近岸区域精细化海浪数值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第三代海浪模式,采用四重嵌套网格,建立了WaveWatchⅢ和SWAN嵌套(方案一)和SWAN自嵌套(方案二)两套台湾海峡及其近岸区域海浪预报系统.通过对一次台风过程3天和7天的海浪预报实验,对两套预报系统作了检验.结果表明,方案一的3天和7天的预报误差分别为14.78%和19.53%,方案二的分别为10.38%和15.85%.两套系统的预报精度均能达到海浪精细化业务化预报要求.  相似文献   
223.
1961—2005年河西走廊东部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61—2005年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河西走廊东部近45 a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年极端降水分布与地理位置、海拔密切相关,也与影响本地的天气系统有关.河西走廊东部极端降水总量、降水频数呈南-北走向,最大值出现在乌鞘岭,最小值出现在民勤;极端降水强度也呈南-北走向,但最强中心在古浪,最小在民勤.近45 a来极端降水总量和强度呈增加趋势,总量增加最大的是乌鞘岭,武威最小;强度增加最明显的是武威,最不明显的是古浪;年极端降水频数在古浪和民勤呈减少趋势,其它地区为增加趋势,降水频数增加最明显的也是乌鞘岭,降水频数减少最明显的是民勤.全球大幅度变暖水循环加快使得河西走廊东部年极端降水指数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年极端降水总量、年极端降水强度、年极端降水频数都是90年代增加最明显;极端降水指数在6~7 a和9~10 a周期上反映明显,在60年代年极端降水指数都发生了突变.  相似文献   
224.
极端降雨常伴随群发性地质灾害发生,严重危害易发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总结分析极端降水灾害时空分布特点及预警成效,对于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2023年“23·7”强降水引发的突发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精细化降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23·7”强降水时空分布特性和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剖析了地质灾害预警成效,结果表明:“23·7”强降水具有总量大、雨强大、历时长、范围广等特点,极端降水灾害具有群发性,地质灾害分级分类多维度预警成效显著,实现了极端天气条件下因地质灾害零伤亡的目标。研究成果可为积极防范和科学应对极端降水地质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5.
"数字广东"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实施“数字广东”发展战略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广东省发展信息产业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数字广东”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发展模式和突破口 ,建议政府部门统筹规划、分阶段实施 ,并概述了各阶段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226.
随着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不断应用,一种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土地资源信息技术逐渐成形。文章研究了土地资源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土地资源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评价、土地规划、土地整理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地资源信息技术存在的成本问题、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融合、时空多维信息的数据表达与分析、人-机交互界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等问题,指出了土地资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7.
李岩  安雪景 《地球》2019,(9):105-105
近几年我国各类矿产资源被开采的规模日趋增大,而与此同时,矿区环境破坏问题也愈发不容小觑。但是要想真正立足于实地,对各个旷区的生态进行有效地重建,还必须切实依赖一套有效的环境评估技术。而非盲目地采取一刀切式的恢复方法。因此,本文立足于当前广泛应用的矿山环境评估技术,尝试简要地分析如何有效地对矿山环境进行因地制宜的恢复。  相似文献   
228.
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对道伦达坝矿床黑云母花岗岩开展了锆石U-Pb测年、锆石微量元素和Lu-Hf同位素研究.锆石U-Pb LA-ICP-MS测年结果显示黑云母花岗岩形成时代为282.2±4.5~287.0±3.7 Ma.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黑云母花岗岩锆石均具有较高的176Hf/177Hf(平均值分别为0.282 770和0.282 769)和低的176Lu/177Hf(平均值分别为0.002 224和0.001 984)同位素组成,εHf(t)值变化范围为3.05~8.58之间和2.31~7.36,二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为730.22~1 083.46 Ma和812.42~1 134.56 Ma,暗示其来源为年轻的新生下地壳,可能遭受了古老地壳的混染.锆石微量元素研究显示,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具有低的Nb含量(< 2×10-6)和强烈的Eu异常,符合S型花岗岩特征.锆石的Ti饱和温度平均值为770℃和785℃,指示其源区经历了水近饱和情况下的部分熔融,暗示其可能形成于俯冲环境下.   相似文献   
229.
牙鲆的放养密度以所放养鱼腹面表面积之和占养殖池底面积的百分数(%)表示.在直径为 27 cm、容积为 40 L的塑料桶中放置网箱,按网箱底面积 48%, 74%或 100%的密度放养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体质量 1.86 g± 0.18 g,全长 6.3 cm± 0.27 cm)同时另在放养密度 100%组中混养石莼 40.00 g.经 45 d饲养,混养石莼组中的牙鲆生长最快,水质好,饲养系数最低.在单养组中,牙鲆生长速度由快至慢依次为 48%组 >74%组 >100%组.牙鲆体长增长和体质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密度分别为 80%~ 100%和 100%~ 110%,低于或高于此密度鱼的增长均减慢.  相似文献   
230.
高桥沟花岗斑岩体位于扬子板块北缘,属于汉南杂岩的一部分。锆石LA-M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794.4±5.7)Ma,为南华纪早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高Si(75.78%~76.51%)、富碱(K2O+Na2O=7.78%~7.84%)、富K(K2O/Na2O=1.07~1.10),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总量∑REE为272.57×106,轻重稀土元素组之间分馏明显。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岩浆演化中晚期阶段,岩浆上侵过程中部分熔融沉积岩、火山岩物质。高桥沟花岗斑岩体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强力就位的侵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