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9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BeiDou-3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3)在BDS-2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高速宽带星间链路网络,以期实现导航和通信的一体化建设,并为卫星自主定轨(autonomous orbit determina-tion,AOD)技术的实现积累宝贵的实测数据.首先,利...  相似文献   
22.
全国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组会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点点结构、网状结构和树结构视频会议组会模式技术特点,及在地震应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发展需求及在不同应用状态(单点连接、多省连接、市县连接、现场连接及应急演练)下的实际应用效果,探讨星形结构和两级树结构在地震应急视频会议中的技术优势,指出现有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平台技术瓶颈及可能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3.
朱永兴  张超  郑勇  李晓杰 《测绘科学》2011,36(6):177-178
本文提出并研究了实时等角距星图仿真的万法,推导了相关公式,改进了圆视场搜索法应用于星图视场选星;编写了相应的实时等角距星图仿真程序,实现了任意时刻、任意观测地点的动态星图显示;并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给出了实时等角距星图的显示精度.  相似文献   
24.
针对精密定轨中需要精确获取不同姿态控制模式起止时间的问题,研究了北斗导航卫星不同姿态控制模式的预报方法。首先介绍了姿态控制模式的定义以及国内外导航卫星采用的姿控模式;然后利用矢量分析法研究分析了动偏、零偏与连续动偏控制及其预报方法,并编写了一套姿控模式预报程序;最后利用北斗卫星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姿态控制模式预报精度优于1 min;连续动偏机动持续约40 min,对卫星的有效观测弧段影响小于1 h。  相似文献   
25.
爆破振动速度测试精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鸿浩  李晓杰  曲艳东  欧阳欣 《岩土力学》2007,28(10):2091-2094
为确定爆破震动衰减规律,通常采用最大振动速度、最大单段药量、布点到爆区中心的距离这3个变量回归计算萨道夫斯基振动速度公式系数。为精细分析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用单段延时串联起爆网路,结合测试速度图谱的不同时刻最大值、对应单段药量、布点到不同孔位距离,依据一元线性回归原理计算出振动速度公式系数,为爆破振动测试提供了一种精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CEI技术在导航卫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对三类卫星GEO、IGSO、MEO的定轨精度,并以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7.
探讨了CEI技术在飞船交会对接远程导引段的高精度定位与监控的能力,采用了差分相位延迟和相位延迟率为观测量进行轨道解算,仿真结果表明可满足远程导引段的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28.
根据"嫦娥一1"的探测任务特点,其将在绕月段运行至少1年,本文主要讨论了这个阶段内环月卫星的可见时段及地面站的布设问题。文中阐述了可见时段的计算原理,对两种不同的地面站(局域和全球)布设方式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全球布站较局域布站对环月卫星的可见时段明显增长,便于对环月卫星进行测控。  相似文献   
29.
分布式导航星座自主时间同步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星座自主导航任务需求,分析了基于星载钟性能和星间相对钟差估计星座自主时间同步精度的可行性,验证了星座中星载原子钟性能与卫星自主时间同步滤波结果的相关性,评估了有无时间参考基准、星间电文交互条件下的卫星钟差预报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当缺少地面或参考星为基准且星间电文无交互时,单颗卫星的自主钟差预报结果是不可观的,会随着时间增长发生偏移,并在地面或基准星对其校准后迅速收敛,继续随星载钟性能和滤波状态参数发散;当缺少基准且星间电文正常交互时,卫星自主钟差滤波结果与精密钟差相比存在整体偏移;基于本文设计的验证条件,卫星自主运行15 d卫星钟差整体漂移量优于60 m;当以某颗卫星或锚固站为时间参考基准时,全网卫星可根据与基准时间的相对钟差进行自主校准,星间相对钟差RMS为0.6 m。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