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1 Introduction Ecological security is defined as the goal of stakeholders to create a condition where the physical surroundings of a community provide for the needs of its inhabitants without diminishing its natural stock (Chen, 2002; Wachernagel et al.,…  相似文献   
72.
利用NCEP1°×1°的再分析资料及重庆地区逐日、逐时降水资料、TBB资料以及雷达回波资料对2014年9月12-19日连阴雨天气及期间两次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连阴雨期间欧亚大陆中纬度为“一槽”型,暖湿气流沿台风“海鸥”外围以及副高边缘不断将南海及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至川渝地区,为连阴雨提供良好的水汽输送条件;比湿的演变对连阴雨期间降水的增强及间歇有明显的指示意义,负的整层水汽通量散度大值区与两次暴雨落区一致。连阴雨前期大气为对流不稳定层结,能量条件好,阻塞高压明显,中高纬度的环流经向度较大,有利于冷空气的快速南下,前期的“9.13”大暴雨的对流性特征更明显;后期“9.17”暴雨则表现为稳定性降水,TBB资料在连阴雨期间的强度演变对两次暴雨过程产生的时段和落区的指示意义较好。在整个连阴雨期间近地层多弱冷空气的影响,中层有偏南风,连阴雨天气得以持续,但是两次暴雨过程开始时,冷平流均有明显的增大,表明冷空气有所加强,冷空气的加强触发了暴雨的产生,同时伴有中层偏南暖湿气流的增强。从两次暴雨过程时多普勒雷达垂直风廓线图也能反映出低层冷空气入侵,中层偏南暖湿气流的增强。  相似文献   
73.
2013年重庆秋季连阴雨期间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8月29日9月11日,重庆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连续降水天气,持续614天,降水日数多、日雨量大,连阴雨期间重庆出现两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为较严重连阴雨天气。利用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及重庆地区逐日、逐时降水资料及雷达回波资料,对连阴雨天气期间两次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连阴雨过程中欧亚地区中高纬500 hPa呈“两脊一槽”型,连阴雨过程中两次暴雨过程的500 hPa中高纬形势有所不同,但影响系统均为短波槽;两次过程都存在强大的水汽输送带,因副热带高压位置不同,暴雨区水汽来源也不同,一次来源于南海,一次来源于南海与孟加拉湾。近地层弱冷空气及中层暖湿气流的持续影响使连阴雨天气得以维持,两次暴雨过程产生前或产生时都伴有低层冷空气和中层暖湿气流的加强。由于“9·10”暴雨过程在暴雨区附近有明显的θse锋区,而“9·2”暴雨却不存在θse锋区,因此连阴雨过程中两次暴雨的降水性质不同。在对流并不特别强的暴雨过程中,雷达资料对影响系统强度的判断同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应用空间基尼系数、泰尔系数分解及面板模型等方法,对1995-2013年中国人类福祉地区差距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1995-2013年中国人类福祉省际差距整体趋于缩小。其中,“九五”时期不断缩小,“十五”时期波动变化,“十一五”时期快速缩小,“十二五”时期趋同发展;②四大区域之间的人类福祉差距是最主要的差距,但其贡献率总体呈递减趋势,而区域内人类福祉省际差距的贡献率呈递增趋势。西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省际差距最大但降幅明显,东部地区人类福祉的省际差距先扩大后降低,中部、东北地区人类福祉省际差距相对较小且不断缩小;③中国人类福祉地区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同向扩大。加快经济发展、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均可提高中国各省的人类福祉水平,但也可能扩大地区差距。提高卫生经费占比的增长率可降低中国人类福祉水平,但却能有效缩小中国地区之间的福祉差距。提高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和人均转移支付,既能提高中国各省区的人类福祉水平,又可起到促进地区之间福祉均衡作用。  相似文献   
75.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湿地成为城市生态系统消失最快的部分。为了加强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和谐人居建设,《湿地公约》通过了湿地城市认证系统的决议草案,我国也出台了《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暂行办法》。介绍了湿地城市认证系统的背景,解释了湿地城市的概念和内涵,梳理了国际与国内湿地城市认证的标准和程序。湿地城市认证系统在提升城市知名度,推动城市湿地管理,促进城市和谐人居环境建设上为我国城市带来了机遇。分析了我国城市湿地认证面临的挑战,需加强公众参与和科普宣教。  相似文献   
76.
甘肃阳山金矿碳氢氧同位素与成矿流体来源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的探明黄金储量已达308t,平均品位4.74g/t,是我国地质勘查储量最大的金矿床。该矿床产于西秦岭造山带,是一个同碰撞形成的类卡林型金矿床,矿体受EW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赋矿围岩为泥盆系碳质千枚岩-板岩-碳酸盐-硅质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斑岩脉。热液石英的流体包裹体之δ~(13)C_(CO_2)(PDB)值为-2.5‰~-5.6‰,δ~(87)C_(CH_4(PDB))值为-23.1‰~-32.6‰,说明成矿流体来源于碳酸盐地层或相似岩石建造的变质或/和改造脱水作用。该结论尚被流体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所证明,成矿早阶段和主阶段流体的δ~(18)O_W值介于9.5‰~15.3‰,δD_W值为-86‰~-73‰。两件矿化晚阶段流体的δ~(18)O_W氧分别为2.7‰和6.8‰,表明有强烈的大气降水热液混入。总体而言,成矿流体系统从早到晚、从深到浅,由变质热液演变为大气降水热液。特别补充说明,上述研究结果和认识与我们根据流体包裹体和矿床地质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77.
煤层气及天然气中的H2S与SO2及其危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毒害性气体是影响煤层气和天然气质量及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缺乏对煤层气中H2S与SO2及其毒害性的系统性研究。本文在介绍H2S和SO2的毒害性及其机理的基础上,研究并讨论了煤层气及天然气中H2S和SO2的含量分布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天然气和煤层气勘探开发中H2S和SO2的腐蚀性与毒性, 提出在优选勘探开发煤层气区时,需考虑H2S和SO2的含量问题。气体中H2S的安全临界含量近似值为0.0013%, SO2的安全临界含量可选取为0.036%(尚需进一步研究)。另外,在煤层气勘探开发选区时,成煤期的沉积古地理环境可作为一个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78.
利用降水实测资料、1°×1°的NCEP格点再分析资料对2000年以来的伴有区域暴雨的重庆秋季连阴雨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伴有区域暴雨的重庆秋季连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9月份,重庆西部地区为伴有区域暴雨的连阴雨过程的多发区;可将连阴雨期间区域暴雨就有无台风西进登陆我国分为两类,两类暴雨的影响系统的差异表现为,没有台风登陆时700hPa/850hPa的主要影响系统为切变线或者西南涡;有台风登陆时的主要影响系统则为台风倒槽;24小时变温、低层涡度、假相当位温、整层水汽通量以及比湿对连阴雨期间暴雨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同样表征水汽条件的相对湿度的指示意义较差。   相似文献   
79.
东北冷涡的定义、识别与定量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婉昭  李辑  胡春丽  李晶  焦敏 《气象科学》2017,37(3):394-402
本文系统的回顾了切断低压中典型多发系统,东北冷涡的定义、识别方法及气候特征的相关研究进展。东北冷涡识别方法包括主观识别、客观识别及主客观识别结合等。主观识别工作量大且可重复性低,客观识别是东北冷涡未来研究的重点。现阶段东北冷涡研究主要侧重于气候学研究,其定量化研究以物理形态及相关指数两个方面为主。东北冷涡概念化及定量化定义的完善,公开客观的数据集及相关行业标准的建立,内部机理研究及业务转换等方面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0.
李源明  李晶  张朋  郑勇 《测绘学报》2016,45(1):44-49
针对在弱信号环境下传统算法无法进行捕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在双块零拓展(double block zero padding,DBZP)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延迟累加的方法,首先将DBZP算法相关运算结果中被舍弃的部分暂存,然后对延迟1ms的接收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得到相应的相关运算结果,将其与存储的运算结果进行相干累加,并将相干累加结果作为捕获模块输出与门限值进行比较。改进算法在增加极少运算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相关运算结果的利用率,增加了数据观测量。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提高捕获算法处理增益,在捕获载噪比为17dB-Hz的信号时,检测概率能够达到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