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51.
选取1951—2008年辽宁省56个站气象资料和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等资料,对冰雹时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冰雹日数以山地为最多,丘陵次之,平原和沿海最少。移动路径基本与山脉、河流、海岸线等地形走向一致。冰雹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出现在4—10月。5—6月为冰雹多发期,6月为最多,5月次之。近30 a(1979—2008年)辽宁省年冰雹日数呈减少趋势。冰雹发生主要集中在中午至傍晚。辽西走廊、辽宁中部平原及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地区为冰雹灾害重点防御区。产生冰雹的高空天气系统主要有4种:冷涡、冷涡后部横槽、高空槽和槽后西北气流,对应地面形势多为低压冷锋。  相似文献   
152.
贺可强  杨德兵  郭璐  李晶 《岩土力学》2015,36(Z2):37-46
在系统分析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失稳动因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地下水在滑坡稳定性演化过程中的卸载与加载动力作用及其位移响应规律和特点。从非线性系统动力学角度,提出了运用地下水卸加载动力与位移响应耦合预测参数来评价边坡稳定性演化规律与失稳特征,即以地下水位变化量作为堆积层滑坡的卸加载动力参数,以相应的位移作为其卸加载响应参数,建立和确定了地下水卸加载动力与位移响应比预测参数与评价模型。同时,运用损伤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其卸加载响应比与坡体损伤变量和稳定性系数的定量关系以及失稳判据。以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分析为例,运用地下水动力与位移耦合预测模型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发现地下水动力位移耦合预测参数变化与边坡稳定性实际动态演化规律基本吻合。研究成果表明,所确定的参数是水诱发型堆积层滑坡的一种有效位移动力评价参数,可运用该参数对该类滑坡的动态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3.
文章对新台门钼矿取自花岗斑岩含矿石英脉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模式年龄介于(177±4)~(185±1) 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183±3)Ma(2σ,MSWD=16),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早侏罗世.结合区域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年代学格架,作者认为燕辽成矿带,特别是辽西地区的早侏罗世成矿作用非常重要,其形成应与印支期末华北板块与南北两侧大陆聚合后的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4.
青山口组二、三段是英台地区油气的龟点勘探层位。综合岩芯、录井和测井等资料的研究表明,青二、三段整体上为一个反旋回,青二段沉积时期到青三段沉积时期是一个湖水水位缓慢下降的过程。英台地区青二、三段可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4个体系域,5个准层序组,共16个准层序。青二、三段沉积时期,英台地区受到西部和北部两个物源的共同作用,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55.
李晶  陈育民  方志  高晗  飞田哲男  周葛 《岩土力学》2019,40(11):4352-4360
减饱和法是一种通过减小砂土地基的饱和度,从而提高地基抗液化强度的新方法。基于减饱和砂土中流体模量同步更新的改进算法对减饱和砂土离心机振动台试验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单一流体模量的简化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改进算法中考虑了因孔压变化引起的等效流体模量的变化,其计算结果更接近试验结果,而简化算法低估了减饱和砂土的孔压积累。基于改进算法开展了不同饱和度、倾斜角度的缓倾场地上液化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发现超孔隙水压力增长的速度及其峰值随着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饱和度从100%降低至96.4%,同一深度处的超孔压峰值降低约20%~65%,加速度响应的峰值也有明显的降低;沿地基深度0.75 m到9.00 m,侧向位移减少约20%~50%,表明饱和度的降低对抑制倾斜场地上可液化砂土层的侧向变形有显著效果,随着地基深度的减小,饱和度对于侧向位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6.
2002年10月辽宁低温成因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2002年10月低温为研究对象,对同期500hPa环流特征、北太平洋海温场、太阳黑子等多种物理因子进行成因分析,从中找出影响10月异常低温的主要特征和影响系统;给出直接影响10月气温异常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区,确定预测依据和指标,对月预报进行定性补充订正,以提高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7.
东秦岭上宫金矿流体成矿作用:矿床地质和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22  
上宫金矿产于东秦岭熊耳地体的熊耳群火山岩中,属于断控脉状造山型金矿床。上宫金矿赋矿构造由压剪向张剪演化,成矿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早阶段为黄铁矿一铁白云石一石英脉,脉体和矿物变形、破碎,形成于挤压或压剪环境;中阶段细粒多金属硫化物网脉贯入共轭节理或裂隙,没有遭受变形,形成于张剪环境;晚阶段具梳状构造的石英-碳酸盐细脉形成于伸展引张环境。流体包裹体组合从早阶段富CO2型,经中阶段富CO2型、贫CO2型和纯CO2型组合,向晚阶段贫CO2型演化。3个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温度分别为380℃~320℃,300℃~220℃和200℃~120℃;早、中阶段的压力分别为285MPa~200MPa和160MPa~100MPa。中阶段流体离子(如SO4^2-,Cl^-,K^ )质量分数高,(K Na)/(Mg Ca)比值高,pH值高,Eh值低,属于碱性还原性质的过饱和流体,有利于多金属硫化物、碲化物和Au,Ag,Te等自然元素的快速沉淀。中阶段包裹体可见异相均一现象,具有较低的CO2/H2O比值,表明发生了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沸腾现象。东秦岭(含熊耳地体)三叠纪-早侏罗世地壳缩短、增厚、隆升,中侏罗世-早白垩世造山带挤压向伸展转折和隆升,白垩纪造山带伸展、断陷。这种区域构造演化的3阶段特征与上宫金矿含矿构造、矿石组构、成矿过程和包裹体组合的3阶段演化特征完全对应,指示上宫金矿形成于中生代陆陆碰撞造山过程,其成因可由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CMF)模式合理解释。在中生代陆陆碰撞事件中,马超营断裂表现为倾向北的陆内俯冲带,俯冲板片变质脱水产生上宫金矿成矿流体,流体沿控矿断裂向浅部运移,在脆韧性过渡带发生沸腾和混合,导致成矿物质快速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158.
通过对2000~2002年辽宁电网负荷与气温、降水量资料的相关分析,探讨了电网负荷变化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对应关系,并介绍了利用气象要素预报制作电网负荷预测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9.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画幅式卫星像片摄影效果在数字地图上的自动标注方法。该方法在多次返回式卫星摄地像片冲洗验收工作中,准确直观地展现了卫星摄影任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0.
利用SAR图像制作正射影像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SAR图像几何处理的数学模型,着重对斜距投影公式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斜距投影公式进行单片空中三角测量解算。最后,用SIR-A获得的SAR影像制作了1:10万比例尺的正射影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