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薄油气储层的识别和解释中存在极其微弱有效信号,对这些有效信号进行混沌检测的先决条件是检测模型存在混沌区域。本文以微弱方波有效信号为例,运用Melnikov方法就混沌检测模型(Dufing方程)的混沌判据问题进行数学,证明并推导该数学模型出现混沌状态的临界值,为薄油气储层的识别和解释中的微弱信号的混沌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混沌振子对小信号的敏感性以及对噪声的免疫力,使它可以应用于微弱信号的检测。根据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对噪声经过混沌振子后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输出噪声为非平稳过程,而且该过程为循环平衡过程的结论,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3.
时频峰值滤波去噪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时频峰值滤波(TFPF)去噪技术应用于共炮点地震资料的随机噪声压制.时频峰值滤波技术是通过频率调制将信号调制成解析信号的瞬时频率,利用解析信号的Wigner-Ville分布的峰值进行瞬时频率估计,恢复有效信号,与其它去噪方法相比,TFPF具有在较少的约束条件下压制强随机噪声的优点.本文针对实际地震资料的非线性特性,利用加窗的Wigner-Ville分布实现TFPF,使得地震信号在一个窗长内近似满足线性瞬时频率条件,减小由地震信号非线性引起的偏差.本文对共炮点地震记录做时频峰值滤波处理,滤波结果表明在地震勘探资料中存在强随机噪声的情况下,利用局部线性化处理的时频峰值滤波技术可以有效地压制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恢复出湮没在随机噪声中的地震反射信号.信噪比提高3~6 dB.  相似文献   
54.
揭示喀斯特城市流域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对喀斯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贵州典型喀斯特城市流域—南明河流域为例,基于Arc GIS技术平台揭示了2000–2020年3个时期流域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采用In VEST模型对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1)流域土地利用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方式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增长,增长了13.07%;(2)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显著提升,碳储存功能略微减弱,空间上两者的物质量均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3)林地对流域水源涵养和碳储量的贡献率均超过57%,林地转为建设用地,耕地转为林地分别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和增强的两种土地利用变化形式。本研究可为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水土资源开发和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与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5.
改善地震勘探记录的4项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改善地震勘探记录、提高信噪比,近年来提出了基于混沌理论的混沌振子滤波技术(CVM)、基于多道最小平方原理和CVM的时空域双曲滤波技术(HTDF)、基于时频分析和Wigner-Ville分布的时频峰值滤波技术(TFPF)以及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多次波消减技术。用CVM技术可以在强随机噪声背景中确定同相轴的时空位置;HTDF是CVM的后续处理,使湮没在噪声中的同相轴显现出来。大量仿真实验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TFPF技术可应用于消减地震记录中的随机噪声。基于ICA的多次波消减技术可确定输出信号的振幅和次序。上述4项技术若应用于实际资料,尚需要分别解决诸如计算时间、辅助性处理、因子振幅谱补频、变时窗技术、处理流程的系统工程等问题。  相似文献   
56.
李月  邵丹  张超  马海涛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12):4997-5006
地面微地震监测采集到的微地震信号通常能量微弱,信噪比低,如何提高微震数据的信噪比是数据处理的难题.Shearlet变换是一种新型的多尺度几何分析方法,具有敏感的方向性和较强的稀疏表示特性,能起到很好的随机噪声压制效果.由于地面微震数据的有效信号大多被淹没在噪声中,基于传统阈值的Shearlet变换(the traditional threshold-based Shearlet transform TST)只考虑到尺度或方向的阈值,在去噪过程中会过度扼制有效信号系数,造成有效信号能量损失.因而,本文建立Context模型,得到基于Context模型的Shearlet变换(the Context-model-based Shearlet transform CMST)方法,改进传统Shearlet阈值方法的不足.我们通过所建立的Context模型将能量相近的各方向系数划分为同一组,并分组估计阈值,分别处理各部分系数,达到微弱同相轴有效恢复的目的.通过TST及CMST的模拟实验与实际地面微震记录处理结果对比可知,本文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比对比方法更加有效地恢复地面微震数据的微弱信号,随机噪声压制效果明显,在-10 dB条件下,提升信噪比18.3741 dB.  相似文献   
57.
农作物冠层光谱分析及反演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的冠层光谱反射率与作物的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指数等参数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通过对作物冠层光谱进行分析可反演出作物的生物物理参数,并应用在长势分析、产量预测、病虫害预警等领域。本文首先阐述了作物冠层反射率采集方法,对地面、机载及遥感卫星3个采集层面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其次给出了植被指数构建原理及常用植被指数,分析了物理模型反演法和统计反演法的复杂度和性能;最后提出了农作物冠层光谱分析及反演技术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利用遥感技术对湖泊、河流、海岸等水体信息的监测和评估成为时代发展趋势。本研究选取连云港市1988年、1998年、2008年和2018年四个时期同一月份的TM、ETM和OLI影像,基于RS和GIS平台,研究连云港市近30年水体信息变化。对多期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和增强处理后,区别于以往普遍使用的单波段阈值分析法、比值法、差值法、水体指数法等水体信息提取方法,本研究尝试使用"马氏距离"法分类提取研究区水体信息,并使用决策树法分类统计连云港市近30年水体变化。研究发现:近三十年来,研究区水域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以最近十年水域面积减少更为突出,这一特征与该地区近年来社会经济建设和自然因素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9.
基于双谱幅值和相位重构的地震子波提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震记录双谱中包含子波的幅值和相位信息,以及其超强的抗噪声干扰能力,采用一种基于双谱幅值和相位重构的地震子波提取方法,首先提取出子波幅值及相位信息,进而通过傅立叶反变换,使子波得以完全恢复.本文针对双谱相位重构递推公式,提出一种新的初值选取方法,使地震子波估计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仿真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0.
福建沿岸晚更新世地层中微体古生物化石较为缺乏,极大限制了对该区晚第四纪海侵过程的深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闽北2个海湾内的第四纪钻孔为研究对象,通过有孔虫化石以及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元素(Sr/Ba、Mn/Fe)分析,结合三沙湾表层沉积物相应指标,探讨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元素指示海侵地层的可行性。结果显示,2个海湾钻孔的晚第四纪地层中均发育3套疑似海相深灰色黏土层,其中开放海湾霞浦湾钻孔底部黏土层中缺失有孔虫,半封闭海湾三沙湾钻孔中有孔虫仅出现于顶部黏土层中。这3层黏土层的Sr/ Ba值远大于1,和现代潮滩—河口湾体系相近,且出现的海相沟鞭藻和自生黄铁矿为典型的海相地层特征。基于已有的OSL和AMS14C年龄框架,这3层海侵层分别对应于MIS5、MIS3和MIS1期,Sr/Ba和Mn/Fe均值从MIS5到MIS1期不断增大,结合现代潮滩-河口湾体系指标,表明从MIS5到MIS1期海侵强度的增加。由此可见,沉积成因地球化学元素指标可以有效辨识闽北海湾晚更新世海侵地层,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区晚第四纪海侵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