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1986年,在广西德保铜锡矿床氧化带铁帽中发现有砷铝铁石,针柱状晶呈晶簇状产出。鲜红色至褐红色,硬度HM=3.5,DX=5.34,折光率大于2。五个颗粒电子探针分析平均化学成分(%)为Fe2O320.77.PbO38.29,As2O5;36.64.CaO0.24.Al2O30.43,SiO20.30,H2O+末分析(以2.85%计)计算出分子式:Pb1.11Fe1.69Al0.05Ca0.03[(AsO4)2.07(SiO4)0.03]2.10(OH)2.05,粉晶X射线分析主要衍射线(nm)有:0.324(10)(202),0.295(8)(15),0.305(7)(40),0256(7)(242),0.458(6)(211),0.418(5)(131),0.356(5)(311),0.273(5)(251),斜方晶系.计算出晶胞参数a=1.2281nm,b=1.6657nm,c=0.7663nm,Z=8。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显示有波数为3448,3405,1638,1082,864,808,758,459(cm-1)等吸收带。  相似文献   
22.
在广西德保发现的墨绿砷铜石和羟砷铜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墨绿砷铜石和羟砷铜石为砷酸盐矿物,于1984年发现于广西省德保矽卡岩型铜—锡矿床氧化带中,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笔者对其进行了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的研究,并进行了X射线粉晶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差热分析,其结果是化学成分与X光粉晶数据与国外已知数据基本一致,补充了这两种矿物的红外光谱数据和差热分析数据,从而提高了这两种矿物的研究程度。通过研究,发现这两种矿物化学成分相近,但结构晶系相异,二者常密切共生。文章最后还探讨了这两种矿物的成因。  相似文献   
23.
24.
砷酸盐矿物在世界上已发现达160余种之多,但在我国对其发现和研究得较少。该类矿物的化学组成十分复杂,并具有较独特的矿物学特征和地质产状,常以其绿色、黄绿色或褐红色等较鲜艳的颜色及主要呈纤维状、针柱状、柱状、板状、立方体状和葡萄状、肾状等结晶特征而在氧化带次生矿物中较易引人注目。砷酸盐矿物一般只形成于湿热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地区和介质pH值为6—8的含砷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加强开展对该类矿物的研究,将可大大丰富我国的矿物学内容,并在氧化矿石综合利用及作为地质找矿的矿物学标志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李艺  周红军 《探矿工程》2017,44(11):1-7
《探矿工程》杂志创刊于1957年10月。60年来,曾两度停刊、复刊,几次变更刊名,几易主办单位,在历届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努力和坚守下,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和陪伴下,顽强地走过了风雨兼程的60年。她在书写自己60年辉煌历史的同时,也完成了一部记录中国探矿工程技术发展历史的巨著。当前她正面临着来自学科调整、评价体系、新兴媒体等的冲击以及经济方面的压力。展望未来,将继续坚持注重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办刊宗旨,继续做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发展的忠实记录者。  相似文献   
26.
左汝强  李艺 《探矿工程》2017,44(12):1-20
日本在实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计划(MH21)的第一阶段(2001—2008)及之后,作为合作伙伴,参加了加拿大Mallik和美国阿拉斯加陆域永冻层的水合物试采工程项目,并在本国南海海槽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实施了水合物探井施工和多井钻探取样调查。从MH21第二阶段(2009—2015)开始,日本加强了对南海海槽东部的钻探、取样调查,运用新研发的CDEX hybrid PCS系统采取保压岩心;运用PCCT压力岩心测试鉴定仪器,对含水合物沉积地层的岩样作精密测试分析;提出水合物开采环境效应评估(EIA)研究战略,运用综合方法认真实施EIA调查,以及对海域水合物生产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海底甲烷泄漏监测仪(MLMS)、海底变形测量仪(SDMS)等予以布署。2013年3月12—18日,日本在南海海槽东部深水水合物储层实施了第一次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采。六日内累积生产气量约120000 m3,平均日产气量20000 m3。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功的试采工程,是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是,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化开采在国际上将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7.
28.
李艺 《矿产与地质》1998,12(2):109-117
伴生银矿石的工艺类型及其可选性特征(下)①李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桂林541004)3伴生银铜矿石的工艺类型及其可选性特征伴生银铜矿石的工艺类型划分及工艺特征列于表2。3.1易选型矿石该类型矿石只划分一个亚类,即斑铜矿辉铜矿型银铜...  相似文献   
29.
中国沿海陆地自然保护区景观连接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奇豪  汪倩旻  李艺  李杨帆 《地理学报》2021,76(11):2830-2840
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人新世时期,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高频率干扰和自然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提升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连接度是缓解和应对外界干扰的关键手段之一。传统意义上景观连接度研究侧重于景观基质对物种迁徙的累积负向阻碍作用,评价体系中忽略了生物多样性对物种迁徙的正向支持作用。本文以中国沿海省份作为研究区域,将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作为生态系统关键功能的表征,并将其纳入景观连接度评价体系,构建了生态廊道的连通适宜性及生态支持力二维评价新方法,进一步分析人类活动干扰和物种空间分布对自然保护区景观连接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连接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边缘效应,即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的人类干扰范围(46.46%)明显高于其内部区域,人类活动干扰使保护区面积减少约720.25 km2,且造成廊道起点和终点位置的改变。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人类干扰导致了研究区域内95条廊道的连通适宜性下降;78条廊道的生态支持力有明显提升,“一降一升”的评价结果能有效地衡量景观基质对物种迁移的支持能力变化。基于景观基质阻碍和促进作用的二维评价可为中国未来自然保护区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为全面的时空格局动态变化模拟,为优化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提供更为完善的景观连接度评估新方法。  相似文献   
30.
在对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装备发展经济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和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和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包括岩心钻机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情况,煤层气钻机的现状,施工单位对新技术、新装备的需求等。提出了我国地质找矿钻探技术及装备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