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12年10月、2013年5月和9月对新04、新10泉进行了流体地球化学采样,实验得到两泉的同位素、离子组分、气体组分测试数据。通过分析测试结果研究两泉的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两泉的水化学类型为Na(Mg)-SO_4和Na(Ca)-SO_4(HCO_3),主要形成于大气降水深循环过程中与围岩间的水岩反应;两口泉气样的CO_2为有机来源和无机来源的混合,He为大气来源与地壳来源的混合。两口泉水样的离子组分浓度第一次采样结果和后两次采样结果出现了明显变化,可能与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2.
王江  李营  陈志 《地震》2017,37(1):39-51
2015年对口泉断裂进行了3期断层气地球化学重复观测, 分析了中段石井村剖面和北段上皇庄剖面CO2、 Rn、 Hg浓度及通量时空变化特征, 发现这两条剖面内CO2、 Rn浓度及通量时空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石井村剖面CO2通量、 Rn浓度及通量高于上皇庄剖面。 上皇庄剖面Hg浓度及通量3期随时间持续上升。 认为口泉断裂断层活动活跃, 第四纪活动性中段高于北段, 且北段断层活动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吉兰泰断陷盆地周缘断裂带气体排放及其对断层活动性的指示意义,在盆地周缘4条活动断裂上布设了5条土壤气测量剖面和1条电磁测量剖面,观测了土壤气中Rn,Hg和CO2的浓度、释放通量和地电阻率,对各测量剖面进行了土壤化学组分分析,计算得到了断层活动性相对指数KQ。研究结果显示:土壤气体CO2和Rn受渗透性较低的粉砂土阻挡,主要沿结构破碎的断层上盘逃逸,并形成浓度高峰;吉兰泰盆地南缘土壤气Rn,Hg和CO2的浓度和释放通量最高,可能与盆地西南缘花岗岩中U和Ra的运移以及盆地南缘碳酸盐岩的分解有一定的关系。各测量剖面的断层活动性相对指数KQ值的变化特征表明,正断层和逆断层的KQ值大于走滑断层,且巴彦乌拉山山前断裂上的KQ值最高,揭示其活动性最强,有可能是地震发生的潜在危险区。   相似文献   
24.
芝罘岛北岸海湾砾滩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位于芝罘岛北岸婆婆口东侧海湾潮间带砾滩进行了研究,通过2004年5月和2007年5月2次野外调查结果分析,获得了2次采样时砾滩的特征及其空间的变化特征.调查统计表明,2004年5月的砾滩属于正常的砾滩,砾滩的结构较完整,发育2道滩脊;2007年5月的砾滩不完整,部分滩面基岩裸露.海滩砾石的形态特征统计,能反映海滩横剖面与纵剖面的变化.平均粒径38mm的等值线,在砾潍上呈现出随时间变化而向海的方向推移.由于砾石在3年中的磨损有限,砾石特征参数的空间变化主要是由于海洋异常动力变化,而促使砾石的组成及结构发生急剧调整的结果.海滩砾石调整事件可能与2007年3月的特大风暴潮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前大部分植被指数主要针对绿色植被构建,缺乏针对其他颜色特别是红色植被的指数。此外,面向湿地或潮间带植被识别提取的植被指数也相对较少。为拓展针对红色植被指数构建的研究,结合翅碱蓬植被的红色特征,基于高分一号(GF-1)卫星宽覆盖影像(wide field of view,WFV),通过对比翅碱蓬及其周边地物在GF-1 WFV影像中的光谱反射率特征,构建了翅碱蓬植被指数(suaeda salsa vegetation index,SSVI)。为评估SSVI提取翅碱蓬的精度,以辽宁双台子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采用各种植被指数分别提取了不同年份的5景GF-1 WFV影像翅碱蓬信息,并对提取结果精度及错分像元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SVI平均提取精度为88.6%,平均错分像元占研究区比例为5.1%,在5个指数中提取翅碱蓬精度最高、效果最好。此外,5期影像间较大的时间跨度也证明了SSVI的鲁棒性较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受时间影响较小。综上,构建的SSVI可有效用于翅碱蓬的识别与提取,并监测其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26.
赵元鑫  李营  陈志  路畅  刘兆飞 《地震》2022,42(1):18-32
气体是识别构造带展布和活动的敏感组分。对唐山断裂带高空间分辨率气体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变异函数计算,分析了断裂带活动性与断裂带气体浓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断裂带本身结构特性是控制断裂带气体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高倾角断裂在地表以狭长条带状为主要特征,分布气体浓度高值异常,交会处气体浓度高值异常以环带形式围绕断裂分布。沿断裂带走向,各气体浓度呈高值分布,利用变异函数计算,确定各气体组分在测量区域内气体浓度与构造相关的空间范围,据此确定了唐山断裂各段构造敏感气体组分,在断裂带周边圈定出断裂带活动性重点监测区域。断裂带气体浓度克里金插值分析结果表明,唐山地区滦县—乐亭断裂带活动性较强,唐山断裂带次之,蓟运河断裂带活动性最弱。断裂带交会处,浓度高值异常分布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7.
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MS6.6地震前后, 北天山泥火山出现了喷溢和地球化学异常变化. 该地震前、 后4天内两次观测了北天山泥火山, 采集了两批温泉和泥火山气体样品, 测定了样品的气体组分和He、 Ne同位素及CH4、 CO2的碳同位素组成. 结果表明, 泥火山发生了同震喷发, 气体排放量增加, 温泉和泥火山气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微量气体浓度异常, 独山子泥火山震前出现了3He/4He高值异常. 研究结果有利于确定利用泥火山和温泉监测地震活动的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28.
针对地震前后离子浓度异常变化成因以及机理等问题,以不同条件下(温度、粒度、时间),不同岩石(灰岩、橄榄岩、花岗岩)的水一岩反应为研究对象,利用控制变量与偏最小二乘法对反应后溶液中Na+、K+、Cl-、SO2-、Ca2+、Mg²+的变化进行研究,并与地震台站水化学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Na+、K+、S...  相似文献   
29.
延怀盆地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延怀盆地422个测点的土壤气测量结果,讨论了各气体组分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并探讨了气体地球化学背景场与区域地震地质的关系.2007年9-10月在首都圈西北部延怀盆地进行了野外土壤气体测量,获得该地区土壤气中Rn,Hg,CO2,H2He和CH4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分别为8105.8(±5937.4)Bq/m3,9.7(±5.8)ng/m3,395.9(士35.3×10-6 ,4.0(士2.3×10-6,15.9(±10.4)×10-6和12.7(±8.1,×10-6.延怀盆地土壤Rn,Hg,He和CO2气体地球化学背景场在空间上呈现东部高、西部低(以延矾盆地北缘断裂为界)的特征.控制土壤气体地球化学背景场的主要因素是气体组分的来源、地壳结构、断裂构造、地层和微生物作用.延怀盆地内东部上地壳内存在的低速体,构造活动性较强,深部来源的Hg和He,以及来源于花岗岩的Rn等对土壤气的贡献较大,是盆地东部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较高的原因.这与延怀盆地东部地震活动性较强相对应.研究结果为研究区地震地球化学流动测量和异常判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本文采用热力学计算方法,对庐山变泥质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变质脱水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俯冲带沉积物在冷、热俯冲带的变质脱水过程明显不同.在冷俯冲带,沉积物变质脱水作用开始于95 km深处,并一直持续到120 km深处,此时仍有3%的流体保存在沉积物中.在热俯冲带,沉积物的脱水过程集中在两个阶段,50~60 km和75~80 km.经历了这两个脱水阶段后,沉积物仍然携带着部分流体(0.9%),进入到俯冲带深部(大于120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