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2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铱星/GPS的浮标潮位数据获取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远程海洋潮位探测,以浮标为安装载体,设计并实现了以PC104工控机为控制核心,基于铱星/GPS的潮位数据获取系统。文中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要点,最后给出了实际数据传输结果。  相似文献   
22.
阐述了基于GNSS-R技术利用干涉复数场(ICF)测量有效波高的技术原理以及方法。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此方法所测得的结果随有效波高变化,与测波仪测得的波高比较一致,说明GNSS-R遥感测试有效波高方法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有效的测量有效波高的手段。  相似文献   
23.
基于线段二分法的GNSS—R镜面反射点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GNSS—R基本几何关系和S.C.Wu镜面反射点估计算法,提出了基于线段二分法镜面反射点位置估计算法,并利用位移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基于线段二分法算法在镜面反射点速度估计中的可行性。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算法的正确性,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和STK仿真软件对已有镜面反射点估计算法和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线段二分法算法可以正确估计GNSS—R镜面反射点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  相似文献   
24.
探讨了多系统反射信号接收机GNSS—R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基于FPGA+DSP平台的GNSS—R接收机多系统兼容方法。通过数据插值技术、存储CA码发生器技术、FFT频域搜索CA码相位和载波多普勒频移技术,利用分段积分和FFT技术得到反射信号的复相关功率值等技术,解决了多系统在采样、捕获、跟踪、处理等方面的兼容性问题。搭建了验证系统,实现了对多系统反射信号接收机的信号的兼容处理。  相似文献   
25.
星载GNSS-R海冰边界探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星载接收平台提出了一种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GNSS-R)进行海冰边界探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导航卫星信号经海冰和海水表面散射后反射信号时延相关功率映射(delay map,DM)的差异,结合镜面反射点位置来探测海冰边界。利用自适应阈值调整算法处理TDS-1卫星数据,获取有效的DM数据,进而得到DM衍生量随镜面反射点位置的变化趋势,并设置DM衍生量的阈值来识别海冰。与全球海冰分布图对比发现,DM衍生量阈值对应的镜面反射点位置与海冰分布图的海冰边界位置基本吻合,证明了DM的有效区时延距离、相关功率的峰值和归一化标准差均可用于海冰边界探测,星载GNSS-R技术在海冰边界探测领域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26.
针对GNSS—R延迟映射接收机的硬件相关器设计,提出了一种在反射信号处理中延迟C/A码产生的新方案,并对硬件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该方案基于相位查询方式可产生不同码相位的延迟C/A码,延迟的码相位可以根据设定值任意产生。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方案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基于GNSS-R的海面风场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全面获取海面粗糙度信息,实现导航卫星反射信号高精度风场反演,在给出海浪谱及散射信号相关功率模型基础上,通过对海面时延一维、时延/多普勒二雏信息采样方式进行分析和仿真,验证了散射信号相关功率Z-V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时延/多普勒二雏采样方式能全面反映海面粗糙度信息.以此为理论依据设计完成了基于二维信息获取的多普勒延迟映射接收机,阐述了接收机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多普勒串行码片并行的数据处理模式,为导航卫星反射信号的海面散射功率获取提供了可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