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岩体锚固效应及锚杆的解析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训国  杨庆  栾茂田 《岩土力学》2007,28(3):527-532
利用Mohr-Coulomb、Hoek-Brown以及Duncan-Chang理论分别分析了块状和碎块状岩体锚固后的物理效应,通过分析认为,岩体锚固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岩体的凝聚力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增强岩体的弹性模量,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质。通过对拉拔试验测试结果分析,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推导了锚杆与注浆体或岩体耦合情况下的解析本构方程,并对其进行了参数分析,认为提高拉拔力、增大锚杆直径和锚固段长度可以有效地改善其锚固效果,并提出了锚固临界值的概念。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提出的耦合解析本构模型建立了非耦合状态下锚杆的解析本构模型,通过计算认为,该解析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2.
栾茂田  杨新辉  杨庆  樊成  叶祥记 《岩土力学》2006,27(10):1647-1652
通过对脆性断裂过程中开裂扩展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径向平面最大Mises应力(RPMS)概念。在平面应变条件下考虑泊松比的影响,对不同应力复合比的I-II复合型载荷作用下裂尖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考虑裂尖处三向应力状态对断裂过程的影响,将径向平面上的最大Mises应力作为裂纹开裂扩展的控制因素。据此,针对复合型载荷模式,提出了裂尖复合脆性断裂判据及裂纹开裂方向表达式。将计算结果与现有试验或其他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验证了该径向平面上最大Mises应力断裂判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3.
栾茂田  樊成  黎勇  杨庆 《岩土力学》2006,27(12):2143-2148
将有限覆盖技术与径向点插值方法相结合发展了有限覆盖径向点插值无网格方法,从而综合了数值流形方法与点插值方法的各自优点,能够有效地处理连续与非连续性问题。用该方法构造的形函数具有Kronecker ? -函数属性,方便了位移边界条件的处理。在简要阐述了这种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该方法用用于地基附加应力计算分析,结果证明本文方法精度高,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24.
朱训国  杨庆  栾茂田 《岩土力学》2006,27(Z1):283-289
在分析了NATM(新奥法)施工理念的基础上,详细地说明了隧道施工中的2个关键问题:隧道开挖后洞周应力的计算和隧道的开挖施工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显示模拟,从计算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有限元方法可以非常清晰直观地模拟隧道的施工过程,并能计算得到相应的应力、位移等计算结果,为设计隧道和施工提供了比较合理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5.
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环境属性。随着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改变地下水性状而引发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国内外有关学者积极进行地下水生态环境效应及控制指标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迄今为止鲜见对其研究成果的综述,及时总结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进一步深入全面开展研究提供基础。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地下水引起的七个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及三个方面的控制指标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全面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更好地促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6.
北京利用土地处理技术将再生水回补地下水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北京市再生水的现状.土地处理技术的理论、国外已经开展再生水土地处理后回补地下水含水层的实践,以及北京的实际条件出发,分析了在北京开展再生水通过土地处理技术后,回补地下水含水层试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7.
非饱和抗剪强度指标c、φ值与含水率w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饱和土力学已经确认了基质吸力与非饱和土的强度指标有关,而基质吸力与含水率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理论和三轴剪切试验分析,探讨了非饱和残积土抗剪强度指标c、φ与含水率ω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结合已经推出的土水特征曲线关系,探讨抗剪强度指标c、φ与基质吸力μ的变化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非饱和土含水率ω增加、基质吸力μ的减小,黏聚力c有减少的趋势,内摩擦角φ变化不大。通过线性回归分析,黏聚力与含水率成半对数线性关系,黏聚力与基质吸力成线性关系。现有的非饱和土实用公式精确性较差,非饱和土抗剪强度指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  相似文献   
28.
土地利用变化对20世纪中国地区气候干湿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MIP5耦合模式历史情景和土地利用情景结果,定量评估了模拟的土地利用变化对20世纪中国地区气候干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变化加剧了20世纪中国地区干旱化的进程,其贡献约为1/3。其中,湿润区具有显著变干的趋势,土地利用变化的贡献约为35.4%;半干旱区显著变干,土地利用对半干旱地区变干的贡献不显著;两种情景下干旱区干湿变化都不显著。在土地利用情景下,中国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级土地的减少和牧草用地的增加,二者分别从国土面积的72.7%和12.9%(1901年)变为36.0%和41.9%(2004年),且1950年代之后变化速率显著增大。其中大面积显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内蒙古以及新疆北部地区,导致这些地区降水减少、温度降低,而降水减少带来的干旱化作用大于温度降低带来的变湿作用。  相似文献   
29.
软基上沉入式大圆筒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庆来  栾茂田  杨庆 《岩土力学》2004,25(Z2):191-195
大圆筒结构是一种适宜于软土地基上的新型港口水工建筑物,但目前对于软基上大圆筒结构的水平极限承载力尚缺乏合理的计算模式和分析方法.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针对大圆筒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简便而实用的上限极限分析方法,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解验证了所提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而,据此进行了一系列变动参数比较计算,以此对大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所得到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结论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基于2种路堤边坡坡比、2种土工格栅和3种加筋层数的不同组合的室内模型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试验工况条件下加筋边坡在顶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加筋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加筋边坡的沉降和侧向位移随着格栅抗拉强度增大、加筋层数增多和边坡变缓而相应的变小。将试验所得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