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卫星短波红外CO2遥感获得大气低层CO2浓度信息,已成为目前国际热点研究领域。结合气候变化及碳源、汇观测需求,利用高精度大气辐射传输模式研究了高光谱分辨率、高精度CO2探测目标的可实现性。针对高光谱CO2探测器光栅分光、阵列探测器特点,分析了光谱分辨率、光谱采样率等关键技术指标对CO2探测的可能影响;基于辐射敏感度因子分析了不同探测精度要求下的信噪比需求。结果表明:高光谱CO2探测器首先应具有足够高的光谱分辨率,以便从太阳反射连续谱段中分辨出CO2吸收线;为保证CO2光谱的准确性,光谱仪所用探测器面元应该保证光谱采样率大于2;尽管探测边界层内CO2浓度1%变化所要求的信噪比难以达到,但探测整层大气CO2浓度1%的变化所需要的信噪比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AMSR-E土壤湿度产品在锡林浩特草地样区的精度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洁  杨忠东  武胜利 《气象》2011,37(3):334-338
AMSR-E土壤湿度产品已逐渐应用于气象,农业等各个领域,对土壤湿度的研究,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有着重要的科研和现实意义.为了验证AMSR-E土壤湿度产品在锡林浩特草地的适用性,利用锡林浩特草地野外实验,在3 km×3km范围内,与同经纬度地面9个点的2 cm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作产品精度验证.通过与降水量的比较,验证了AMSR-E土壤湿度产品的可靠性,通过与地面实测值的比较,验证结果表明,AMSR-E反演的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与地面实测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为13.3%和11.8%,两者土壤体积含水量的RMSE为3.7%.  相似文献   
13.
大气二氧化碳(CO2)探测仪(ACGS,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Grating Spectrometer)搭载于中国全球二氧化碳观测科学试验卫星(TanSat),通过探测0.76 μm、1.61 μm、2.06 μm波段的反射太阳光谱,采用最优估计算法反演大气CO2浓度。满足高光谱分辨率和高精度CO2浓度反演需求,精确探测光谱波长的变化非常重要。本文以高分辨率太阳参考光谱的夫朗禾费吸收线作为参考基准,利用ACGS对太阳的观测光谱计算了ACGS三个谱段通道中心波长位置在一年内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三个谱段的波长变化在光谱分辨率10%以内,满足光谱定标精度需求。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仪器在轨状态变化引起,特别是在轨运行温度变化引起的。ACGS波长的微小变化需要在产品反演中进行修正。基于独立太阳夫琅禾费吸收线的在轨光谱定标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监测ACGS的光谱稳定性,还可以为L2产品的处理的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先进微波探测器AMSU资料遥感反演春季陆地表层湿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先进微波探测器(AMSU)正演快速微波辐射传输模型,完成了AMSU 窗区通道亮温与地表温湿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根据模拟计算结果改进了现有业务上反演地表微波辐射率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到适用于我国非冻土积雪覆盖地区地表微波辐射率反演的指数分析模型;进一步通过地表微波辐射传输模型迭代反演得到土壤体积含水量信息.2001年相互匹配的AMSU资料和地面农业气象观测站地表相对湿度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二者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2002年3月和2003年3月的AMSU资料,反演了我国陆地区域地表湿度;连续两年春季地表湿度反演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与2002年春季相比,2003年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源区地表湿度反演值普遍偏高,潮湿的下垫面特征与沙尘暴发生频次的减少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AMSU遥感资料可以获取大范围陆地表层湿度信息,进行区域尺度陆地表层湿度特征的动态分析,为我国沙尘暴监测分析提供陆地表层湿度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5.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FY-3C/VIRR(visible and infrared radiometer,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海表温度产品在云检测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多通道MCSST(multichannel SST)算法进行晴空区海温反演。该文详细介绍了海表温度产品算法、产品设计、质量控制及质量检验方法。FY-3C/VIRR海表温度产品包括5 min段原始投影海温和5 km全球等经纬度投影海温。设计逐像元的海温质量标识,将海温像元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用户可根据应用目标选择海温的质量等级。与日最优插值海温OISST(optimum interpolation SST)相比,FY-3C/VIRR 2015年1月—2019年12月的5 min段海温质量检验结果表明:质量等级为优的海温,白天和夜间的偏差分别为-0.18℃和-0.06℃,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5℃和0.8℃;白天海温均方根误差有季节性波动,夏季有的月份均方根误差大于1℃(如2015年7月、2016年7月和2019年7月);在海温回归系数不变的条件下,夜间海温偏差的季节性波动与星上黑体温度相关显著。从一级数据质量、定位、业务运行状况等方面讨论引起海表温度产品异常的原因,为FY-3C/VIRR历史数据定位、定标和产品重处理及用户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6.
毕研盟  杨忠东  李元 《气象学报》2011,69(3):528-533
介绍了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太阳光度计估算大气水汽总量的方法。大气中的水汽会对GPS信号的传播造成显著的影响,故可以利用GPS观测估算水汽总量或可降水量(PW);在近红外940 nm波段,水汽对太阳直射辐射的吸收作用会直接影响到太阳光度计观测的信号,利用水汽吸收透过率与水汽量的关系,应用太阳光度计的辐射观测资料也可以反演出无云情况下的水汽总量。将锡林浩特观象台2008年5—7月的GPS、CE-318型太阳光度计和探空仪3种观测的水汽量进行了比较,三者对水汽量的变化趋势描述较为吻合,相关系数在0.88以上,说明GPS和太阳光度计都能捕捉到大气中的水汽变化信息;但在水汽量的具体数值上存在差异。统计分析表明:相对于探空来说,GPS-PW稍高于探空值约0.18 g/cm2,太阳光度计PW值则低于探空。太阳光度计便于携带,观测简便;GPS可全天观测无需标定,利用GPS-PW对太阳光度计反演中的模拟参数进行校正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极轨气象卫星自动地标导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实现了一种极轨气象卫星的自动地标导航方法。地标导航能够纠正由于姿态而引起的定位误差。首先根据当前轨道遥感卫星图像中海洋、陆地、河流等地物特征能量的概率分布情况,利用全球模板,建立地标库,然后通过最大相关系数方法计算地标偏移量,从而获得姿态偏差,之后利用计算得到的姿态偏差对遥感卫星图像重新导航,获得地理定位结果。利用FY-1D扫描辐射计的遥感数据对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自动地标导航方法可以有效纠正由姿态而引起的定位误差,达到像素级的定位精度。该方法能够突破传统地标导航方法需要丰富的遥感卫星历史资料的限制,拓展传统地标导航方法的适应范围。该方法已在我国2008年5月发射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FY-3号上得到应用,并将在下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FY-4号上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8.
安大伟  陆风  杨忠东 《气象科技》2012,40(6):874-877
北极是全球气候敏感区域之一,长期以来极地气象观测资料比较缺乏.为了提高北美及全球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加拿大航天局联合加拿大环境、气象、国防等部门多个单位共同启动了极地通信和气象卫星(PCW:Polar Communication and Weather)计划,持续提供50°N以北地区的通信服务和气象遥感观测.在气象方面,PCW将提供北极极地附近地区每隔15/30min的多光谱遥感信息,重点用于高纬度风场反演、海/湖冰、积雪和植被监测,云、气溶胶和火山灰信息反演,这些遥感信息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简要介绍了PCW计划的进展、卫星观测系统设计、轨道设计、遥感仪器、气象和空间天气的监测产品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茂玮  杨忠东 《内陆地震》1996,10(4):296-303
以1991年柯坪6.5级地震为例,对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监测临震地表热红外异常进行了探索研究,在柯坪地震前,震中地区出现热红外异常,震前2天异常最显著,震后3天异常恢复。异常形态呈条带状,分布范围与柯坪断裂基本一致,6.5级地震就发生在增温异常的中心地区附近。  相似文献   
20.
卫星遥感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1年柯坪6.5级地震为例,对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监测临震地表热红外异常进行了探.索研究。在柯坪地震前,震中地区出现热红外异常,震前2天异常最显著,震后3天异常恢复。异常形态呈条带状,分布范围与柯坪断裂基本一致,6.5级地震就发生在增温异常的中心地区附近。这说明卫星热红外异常是很好的地震短临信息,对发展地点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将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