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苏鲁造山带位于华北和华南板块之间,是中国东部最显著的陆内造山带之一,约束其新生代剥露过程对于理解中国东部盆山格局分布及其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由于封闭温度较低,能更准确地约束上地壳地质体的剥露过程.利用磷灰石(U-Th)/He方法,对苏鲁造山带东部的多福山和锯齿山开展研究.磷灰石(U-Th)/He年龄...  相似文献   
22.
理论分析表明,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在大河流域沉积物物源示踪及追索河流演化研究中具有独特意义。近年来,随着
单颗粒碎屑矿物微区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已成为一种有效的物源示踪方法,在判别沉积物物源、重建古水
系等方面已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同时沉积物全岩的Pb同位素能对碎屑钾长石Pb同位素的示踪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通过对长
江流域不同河段和支流流域钾长石及全岩Pb同位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的即可识别性分析、河流地貌和水文特性对源-汇之间物质
的可通达性分析以及流域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利用Pb同位素方法来示踪江汉盆地不同时期沉积物的源区,并重建长江水
系的演化过程是可行的。最后对开展此项研究的思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重力固体潮汐观测数据的预处理方法,给出了对原始观测数据降采样的平均滤波和小波滤波处理方法以及处理中断数据的线性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方法,研制了重力固体潮汐观测数据自动化预处理软件APTsoft,实现了异常数据(包括尖峰、台阶、中断等)的自动标定与改正功能.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预处理方法及APTsoft软件的有效性,APTsoft可应用于重力固体潮观测数据的自动化预处理.  相似文献   
24.
针对传统的监测手段存在的数据源精度不够、监测方法不科学、监测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DSM(digital surface model)坡度分析的建筑自动变化监测技术体系,通过对多期高分辨率的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及DSM数据进行差值计算、坡度分析、阈值筛选等处理,最终得到研究区的建筑变化图斑.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广泛应用在建筑变化监测领域.  相似文献   
25.
针对现有自协方差最小二乘噪声估计结果非正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克服数据长度不够以及先验信息不准的改进算法,保证噪声估计结果的正定性,从而提高自协方差最小二乘噪声估计的精度。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林旭 《中国方域》2004,(4):41-41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系少数民族聚居或杂居地,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保持着文化交流,在地名的称谓上便出现了本民族语称和他民族语称,甚至混合语称等现象。在该州13个县1300个村级地名称谓中,尤以数字地名最多也最为典型和有趣,现以数字、村名和括号内县名分类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7.
确定了水资源开发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根据研究区具体的水文、水文地质条件及研究问题的具体需要,选取一些能够从整体上反映水资源系统内部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水资源的可供给性、社会需求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非常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28.
林旭 《地质论评》2023,69(6):2409-2410
河流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摇篮。同时,作为陆地表层最为重要的造貌营力,河流强烈地塑造着各种地表景观,其形成发育记录着区域地貌和环境演化的过程。长江、黄河是中国第一和第二大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跨越了我国三大地形阶梯而东流入海。这些大河的孕育和发展,为华夏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地理环境。我们经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这里的“水”主要强调的是大江大河。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追根溯源,滋养我们华夏文明发展的黄河和长江具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它们具有怎样的发展过程?这些科学问题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另外,河流与其周围的环境要素(如植被、土壤、地下水等)构成了一个处于动态平衡条件下的开放系统。因此,详细研究黄河与长江水系的形成过程,探讨地表各圈层相关作用机理对认识我国宏观地貌与环境的形成与演变、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流域内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治理等方面也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由于黄河、长江自源头到入海口跨越了多个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其形成历史和演化过程极其复杂。要解决这些科学问题,需要在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收集大量地质、地貌、沉积、古环境演变等相关资料,从系统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多学科综合交叉方法进行翔实的研究。  相似文献   
29.
江汉盆地堆积的沉积物记录了长江演化的地质信息,一直是长江演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物源示踪方法存在诸多争议,因此寻找新的物源示踪指标是研究的重点.磷灰石是河流沉积物中常见的副矿物,其微量元素主要受原岩组成的影响而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不同构造单元差异明显,是开展河流物源示踪研究的理想指示矿物.基于此,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对江汉盆地周缘主要地表河流沉积物进行碎屑磷灰石原位微量元素分析,并结合Kolmogorov-Smirnov统计方法的多维判别(MDS)图解寻找区分长江上游与中游物源的新指标,并检验了特征元素指标在物源判别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碎屑磷灰石的Sr/Y比值及Nd-Sm、Sm-Eu、Eu-Gd、La/Yb-La/Sm的微量元素双变量图解能有效区分长江上游和中游(汉江、湘江、沅江)的物源,可作为区分长江上游与中游物源的重要特征指标.综合研究认为:河流沉积物碎屑磷灰石的微量元素比值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在贯通大河的物源示踪研究中具有重大潜力.  相似文献   
30.
位于长江三峡出口的宜昌地区分布着一套第四纪砂砾石层,详细记录了区域内古环境变迁以及长江的形成与演化,但这些砾石层何时与长江上游物质建立物源关系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而钾长石是河流沉积物中常见的矿物,其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在不同区域内存在显著差异,是进行河流物源对比研究的理想矿物。基于此,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宜昌第四纪砾石层和宜昌以上长江流域开展碎屑钾长石原位主微量元素和主成分(PCA)分析,结合砾石层已发表的地层沉积年龄,综合区域内已发表的研究结果,系统对比分析宜昌砾石层与长江上游物质建立物源联系的时间,结果表明在1.15 Ma时宜昌砾石层和长江流域存在物源关系;在0.75 Ma时随着长江上游水系的拓展与调整,有新物源区的物质进入长江。这些物源变化现象,主要体现了1.2~0.7 Ma期间长江流域受东亚和南亚夏季风的气候影响出现的沉积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