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为了充分反映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文中基于能量原理,将结构倒塌时消耗能量与屈服时消耗能量之比定义为考虑悬链线效应的结构鲁棒性指标。首先进行一榀1/2缩尺的RC平面框架的连续倒塌试验,得到了具有双峰值点的荷载-位移曲线。基于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与校准。进一步建立了18个RC平面框架结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中柱失效、边柱失效及不同梁底部纵向钢筋配筋率、顶部纵向钢筋配筋率等对考虑悬链线效应的结构鲁棒性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边柱失效的结构无法发挥悬链线效应,鲁棒性较差;而中柱失效后的结构,由于其存在悬链线效应,结构表现出了更好的鲁棒性。结构鲁棒性系数随着梁底部钢筋配筋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梁上部钢筋配筋率的增加而提高,梁上部钢筋配筋率显著影响结构的鲁棒性。本文提出的基于能量的考虑悬链线效应的结构鲁棒性计算方法,为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2.
GPS水汽探测可精确获取某点处的水汽数据,但实际应用中所需多是空间水汽场数据,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利用点位水汽数据来重建空间水汽场.文章探讨了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法、克里格法等常见空间插值算法在空间水汽场重建中的应用,并用交叉验证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克里格法最优.本文还利用DEM辅助重建空间水汽场,探讨了协同克里格法、泛克里格法等算法,并用Onn模型和高度归算法对克里格模型进行改进.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利用DEM辅助重建空间水汽场效果明显,基于Onn模型改进的泛克里格算法最优,其次是基于高度归算法的克里格模型.  相似文献   
83.
调频液体阻尼器(TLD)作为一种被动耗能减震装置,由于涉及到两种形态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真实准确地掌握调谐液体阻尼器的减震特性显得尤为困难,因此建立更加精确的流固耦合模型,进而探讨带调谐液体阻尼器结构的抗震性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利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了结构动力学模型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其流一固耦合分析模块,对此耦合模型进行瞬态分析,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简化模型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调谐液体阻尼器流场的变化特性,并结合流场特性考查了频率比、地震动、质量比这三个因素对带调频液体阻尼器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频率比对TLD的减振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最后给出了TLD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产后缺乳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证候规律。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产后缺乳患者的一般情况、乳汁乳房情况及全身情况进行收集整理。结果:共收集患者62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21岁;31~35岁的缺乳患者最多,占32.26%(20/62);职业分布方面,以自由职业居多,占40.4%(25/62);体质量指数以18~24为多,占56.45%(35/62);产后缺乳可分为气阴两虚证、阴血亏虚证、湿热内阻证、脾胃气虚证、肝郁气滞证5种证型,并各有其典型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85.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二段气水分布特征及成因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西坳陷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致密化严重,气水分布十分复杂,已经成为制约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关键问题。在对须二段致密气藏地质特征、流体特征和气水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地质条件,综合物理模拟实验的结果,揭示了该区复杂的气水分布成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须二段天然气主要为煤型裂解气,地层水型主要表现为CaCl2型,属于高封闭环境下的地层水。试气资料和测井解释结果表明,川西坳陷深层须二段主要以气层和含气层为主,局部井为气水同层和纯水层,地层水无成层性,水的分布表现出串珠状残留地层水的特点。孤立的地层水不受构造的控制,水的产出并不表现出上水下气或上气下水的特点,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在深盆气形成过程中,气驱替水首先通过相对疏松的高孔高渗的储集空间,而对超致密砂体内已封存完好的水体则无力驱替,形成“残留地层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6.
孔吾萨依花岗岩体位于新疆西天山阿拉套山南坡东侧,岩体主要由碱长花岗岩、粗粒钾长花岗岩、细粒钾长花岗岩组成。碱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93.1±3.6Ma,细粒钾长花岗岩的年龄为293±3.7Ma。三类花岗岩具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属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从碱长花岗岩到粗粒钾长花岗岩再到细粒钾长花岗岩,其Eu负异常程度越来越高,元素Ba、Sr、P、Ti等的亏损及Rb、Th、U等的富集程度逐步增高,显示三者的岩浆之间具有结晶分异趋势。碱长花岗岩、粗粒钾长花岗岩及细粒钾长花岗岩均富Ga(10~4Ga/Al比值2.6~3.5)、高Fe~*值(=FeO~T/(FeO~T+MgO),0.88~0.97)和具较高的TiO_2/MgO比值(0.51~1.25),显示出典型A型花岗岩的特征。研究区A型花岗岩具有高的锆石饱和温度(853.86~931.56℃)和低的锆石Ce(Ⅳ)/Ce(Ⅲ)比值(1.9~77),暗示该A型花岗岩岩浆形成于高温和低氧逸度条件下。三类花岗岩具较高的Y含量(43.3×10~(-6)~106×10~(-6))、较高的ε_(Nd)(t)(+3.0~+5.2)和较低的(~(87)Sr/~(86)Sr)_i值(0.7027~0.7069),表明孔吾萨依A型花岗岩可能源于玄武质地壳的部分熔融。但与西天山石炭纪玄武岩相比,孔吾萨依花岗岩的ε_(Nd)(t)值较低,而(~(87)Sr/~(86)Sr)_i值较高,因此孔吾萨依花岗岩的岩浆源区应有古老地壳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87.
滇西允沟岩组为一套低绿片岩相的泥质浅变质岩,岩性以云母石英片岩、云母石英千枚岩、云母片岩、细晶灰岩为主,局部夹硅质岩,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岩以碎屑岩为主,含有部分灰岩、白云岩,是一套形成于特提斯洋被动大陆边缘的半深海-深海沉积物,因此,是研究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但是,对允沟岩组的形成时代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为此本文选取允沟岩组中的片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精确定年。分析结果表明,允沟岩组原岩沉积时代为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期间(551~491Ma),主要由新太古代、新元古代及少量古元古代碎屑物质组成。其中,大量太古宙晚期碎屑锆石表明其源区有太古宙基底的存在,而1749Ma这组碎屑锆石可能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聚散有关,956Ma和848Ma这两组锆石记录的事件可能是对罗迪尼亚超大陆三阶段裂离事件的前两期的响应。此外,还含有少量泛非运动信息,但泛非运动对其源区的影响极其有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本文碎屑锆石年龄谱,显示允沟岩组形成于原特提斯洋的被动陆缘,与印度板块、南羌塘地块具有显著的亲缘性。  相似文献   
88.
利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对河南省国有企业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论述,同时对土地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意识、参与意识淡薄,土地管理部门参与土地资产管理的职能欠缺,土地资产流失严重,地价评估管理不规范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7条对策与建议,指明了土地实行资产管理对国有企业改革及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分析了现有的空间数据库系统SDE的核心技术和面向对象SDE模型的结构.SDE是目前应用比较成功的空间数据库系统,它采用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管理,对设计自己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是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90.
我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特别是咸化湖泊沉积中普遍发现属于“海源陆生”的沟鞭藻化石,由于其良好的生油特性,被认为是我国白垩纪—第三纪陆相油气资源的重要来源。柴达木盆地第三系始新统下干柴沟组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烃源岩,生油岩及原油中富含公认的沟鞭藻生物标志物4 甲基甾烷和甲藻甾烷,但迄今该地区尚未发现可靠的沟鞭藻化石。本次研究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昆2井下干柴沟组发现了类型单调但化石丰富的以Subtilisphaera为主的沟鞭藻化石组合,为肯定柴达木盆地第三系原油沟鞭藻的贡献提供了直接化石证据。研究表明,沟鞭藻发育的第三系中始新统可能是本地区最有利的生油层,形成于湿热气候所控制的陆相咸水湖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