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同学们好!老师们好! 我在北京地质学院学习近8个年头。毕业以后,我时常想念我的母校。今天能回到学校看望大家,觉得像回家一样,心里特别高兴。  相似文献   
13.
新闻背景:2007年6月19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张宏仁、秘书长彼得·鲍布罗斯基、司库安东尼奥·布兰巴蒂、副主席埃尔得瑞奇·摩尔斯。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副部长李元陪同会见。温家宝总理就地质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发展、加强中国和各国地质学家的友好合作发表了重要谈话。现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第七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表彰来自地质科学研究、野外地质工作、地质教育岗位上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并以此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卓越的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李四光。我谨向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地质科技界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李四光是我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设立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缅怀李四光的不朽业绩,弘扬李四光的科学精神,对于在全社会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2月25日,温家宝副总理在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我国国土资源在新世纪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一系列重要任务。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国土资源部要求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温家宝副总理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总的要求是,要把学习温家宝副总理的讲话同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中央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一系列大政方针结合起来;同全面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结合起来;同深刻认识国土资源工作的神圣职责与历史使命结合起来;同认真寻找实际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工作差距及其解决的办法结合起来;同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明确方向,理清思路,采取强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尽快把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现将温家宝副总理的讲话精神编辑出来,供我们共同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6.
这次全国地矿局长会议是和全国地矿系统第二次评功授奖大会同时召开的.临开会前,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听取了地矿部工作汇报,作了重要指示;会议开幕时又接见了全体代表,向地质找矿和科研工作有功人员发了奖.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这两  相似文献   
17.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地质事业不断发展,队伍不断壮大.广大地质职工,通过辛勤的努力和大量的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提供了大批的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证实了我国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相当一部分矿产储量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 《地球科学》2019,44(5):1439-1440
今年是马杏垣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以这篇文章,纪念我的老师马杏垣先生,以表达我对马先生以及原北京地质学院所有老师的感念.1960年秋,我在北京地质学院开始了五年的大学生活.那时的院长是高元贵,他和何长工、刘型都是有着革命的经历,又懂得教育的领导.马杏垣先生是副院长,他和袁复礼、冯景兰、张席禔、王炳章、尹赞勋、袁见齐、杨遵仪、傅承义、王鸿祯、秦馨菱、池际尚、凃光炽、张炳熹、郝诒纯、高平、潘钟祥、王嘉荫、薛琴舫、周卡、苏良赫、陈光远等一大批学术大师汇聚于北京地质学院,构成建院之初最宝贵的师资力量,使北京地质学院的教学工作从建院开始就有了很高的起点,使学院在20世纪50年代培养出一批像赵鹏大、翟裕生、殷鸿福那样的优秀人才,为学院后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1月13日)孙大光同志于五年前的今天走完了88年的人生历程。他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革命家、政治家,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共和国建设作出的卓  相似文献   
20.
这次全国城乡规划工作会议,是在世纪之交我国城乡建设面临新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研究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措施。会议将讨论建设部代拟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