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通过烟台港三期工程围堰的变形观测方法分析,论证距离交会法在吹填围堰位移观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2.
新疆奇台地区下石炭统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疆奇台地区下石炭统地层中发现一套冲积扇进积到湖泊中而形成的扇三角洲沉积体。三角洲层序完整,清楚地显示出湖退又湖进的沉积序列;其中,扇三角洲平原部分主要以泥石流成因的块状砂砾岩为主,夹扇面河道沉积的含砾砂岩、中粗粒砂岩透镜体及中薄层状漫流沉积;扇三角洲前缘以碎屑流沉积的块状砂砾岩为主,夹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砂岩透镜体。前三角洲以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沉积体中含丰富的植物化石。  相似文献   
283.
工程锚杆注浆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应力波一维波动理论,对清江水布垭工地21根模型锚杆和74根工程锚杆进行了测试与研究,初步形成了工程锚杆无损检测方法,建立了波形特征与锚杆注浆密实度之间的关系,并从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注浆密实度及缺陷大小和位置三个方面评价锚杆的施工质量,确定了该工程锚杆无损检测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284.
为改进陆面过程的参数化,初步探讨了模式中陆面气象要素次网格尺度不均匀性分布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影响。应用平均化方法初步探讨陆面过程的参数化,并分析了气象要素次网格尺度不均匀性分布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次网格尺度不均匀性分布对模式的计算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可用平均化方法对陆面过程次网格尺度不均匀性分布进行初步参数化。  相似文献   
285.
30年来我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北京等46个甲种日射站1961~1990年逐日太阳直接辐射日总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反演了30年来各站逐年、逐月0.75μm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Depth,简称AOD)平均值,分析了我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年、季空间分布特征和年代际之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我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多年平均分布具有典型的地理特征,除个别大城市外,100°E以东,AOD以四川盆地为大值中心向四周减少;100°E以西,南疆盆地为另一个相对大值中心.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各季分布具有各自的特征.20世纪60年代,我国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平均分布特征是以四川盆地和南疆盆地为两个大值中心向四周减少;70年代,绝大多数地区AOD值增加,其中从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沿海等地,AOD增加较为明显,AOD的分布和60年代较相似;到80年代,我国大范围地区AOD继续呈增加趋势,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AOD增加相当明显,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286.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ANTARCTIC OZONE HOL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global zonally averaged atmospheric chemistry model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The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Antarctic ozone hole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using the model to checkthe viewpoints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Antarctic ozone hole is a special phenomenon resulting from the heterogeneousreactio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 particles,under the special conditions oftemperature and circulation in Antarctic spring.The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reduce the NO_2concentration,resulting in the decrease of ozone production rate.The ozone content decreaseswhen its production is less than its destruction.This is the direct caus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Antarctic ozone hole.(2)The impact of the polar vortex on the transport of trace species is not the determinativefactor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Antarctic ozone hole.but makes the intensity of the ozone holechanged.(3)The solar cycles have negligible influence on the intensity of the Antarctic ozone holethrough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相似文献   
287.
江汉盆地早三叠世生态地层学及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江汉盆地早三叠世20个群落生境型的分析及各时期群落的横向展布,揭示了江汉盆地早三叠世海平面及古地理演变特征,并将早三叠世生态体系演化划分为6个阶段。通过对江汉盆地早三叠世生态地层学研究,作者首次建立了其生态地层系统,其中包括20个群落带,10个群落组和3个群落群,并阐述了各生态地层单位的分布、组成及其生态环境与油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8.
根据多年的气象资料和K干旱指数,分析了夜郎湖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干旱背景,运用干旱年份(2009年11月—2010年3月)的4景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计算了区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重点分析了夜郎湖植被对干旱事件的响应特征,并探讨了极端干旱事件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夜郎湖水库及其周边地区表现出变冷变干的气候特征,1995—2012年间气温呈显著变冷的趋势(R2=0.54,P<0.05),而年降水量表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R2=0.42,P<0.05)。2009年是夜郎湖自1995年以来降水相对稀少,同时也是干旱最为严重的年份(K<0.6)。(2)当水库的K干旱指数小于0.4(特旱)时,NDVI和植被面积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即表现出大范围的缺水性死亡,干旱开始时水库对周边植被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基本维持原有水平,之后水库调节能力下降,植被生长受到极度抑制,出现大范围的死亡。而水库水面因受到蒸发量增大与降水量减少的影响,水分逐渐丧失,面积呈逐渐递减的特征。(3)湖泊生态系统在面对特大干旱时植被的应对能力相对较差,地表水极其缺乏,植物根系无法获得维持其生存的水分,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而大面积死亡。  相似文献   
289.
硬件延迟是利用GPS进行TEC测量时最大的误差源,其影响可达30多TECU。为获得更准确的绝对TEC数值,必须利用一定的电离层模型计算得出GPS系统硬件延迟。本文为估算利用一个时段内的观测数据计算得出的硬件延迟对后续时段TEC测量的影响,利用IGS网络中60多个数据质量良好的GPS跟踪站数据,对硬件延迟的精度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PS系统硬件延迟在短期内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性,但是当发生电离层扰动现象时GPS系统硬件延迟的精度和稳定性会遭到破坏。同时根据GPS系统硬件延迟稳定性的研究成果,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对太阳耀斑进行预报的观点。  相似文献   
290.
空间信息服务组织的应用软件体系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组织的信息化规划包括:数据和技术标准体系规划、IT基础支撑体系规划和软件体系规划。根据笔者从事信息化建设项目服务的工作经验,在分析现有技术支撑能力和未来技术走向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一个承担着城市基础空间信息服务职责的组织已经面对和将要面对的客户需求和挑战,并从这些组织发展战略的角度,对支撑组织运营和为其客户创造核心价值的支撑软件体系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