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20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山东黄河流域下游土壤粒度和深度试验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流域下游野外获得的土壤粒度和深度纵剖面试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黄河流域下游不同土壤类型区、不同地貌单元的土壤粒级组成、元素在各粒级组中的分配特征和元素在土壤纵剖面中的含量、纵向变化规律,探讨了其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的意义。确定了能代表区域内土壤主要物质组成的粒级范围,提出了本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最佳样品筛分加工方案和表层、深层土壤样品采集的有效深度和层位。  相似文献   
12.
山东黄河下游地区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基础上,选特色农产品产地,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地方病分布区及小清河沿岸、东营油气开采污染区等局部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区。按一定的方法和采样密度采集土壤、浅层地下水、土壤溶液、植物根系土、籽实、土壤生物、微生物和种子库样品,分析As,Cd等重金属元素、N,B等有益营养元素、六六六、DDT等有机物和土壤微生物类群、功能、结构多样性,研究有益营养元素、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来源及它们在土壤、水体及生物体中的迁移、转化、累积规律与生态效应,探讨对重金属元素污染的生物修复。提出特色农产品基地布局规划建议和地方病防治、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比例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海量数据对于区县级地球化学背景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聊城市东昌府区、茌平区和东阿县调查获取的表层土壤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得出了基于调查区、地质单元、土壤类型单元和行政区单元等表层土壤各指标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并与聊城市和山东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调查区绝大部分指标总体分布均匀,Hg、S、Se、I、Cd、P含量变化相对较大;背景值与聊城市和山东省相比大致相当或偏高,分别有14项和16项指标的地球化学背景值高于全市和全省,仅Al2O3略低于全省背景值。调查区的主要地质单元第四纪单县组、巨野组和鱼台组各指标地球化学背景值均与全区一致;黑土湖组和黄河组均有7项指标低于全区,仅黄河组CaO略高于全区。调查区土壤类型单元中潮土、脱潮土、盐化潮土、草甸盐土和碱化潮土中绝大部分指标地球化学背景值与全区一致;I元素在脱潮土中略高于全区,在草甸盐土和盐化潮土中略低于全区;S元素在草甸盐土中略高于全区;草甸风沙土和冲积土分别有21项和8项指标低于全区,仅CaO在冲积土中略高于全区。行政区划单元背景值中东昌府区和茌平区与全区背景值一致,东阿县仅P和I略低于全区,CaO略高于全区。  相似文献   
14.
青岛市生态地球化学预测与预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区域地球化学数据为依据,对青岛市生态环境进行现状预警,划分了4类11片生态地球化学预警区.以青岛北部地区(2200 km2)2003年和2007年(本次调查)两批区域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图件对比等方法,研究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结果表明,4年间土壤中P、OrgC...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区域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依据,研究了区内54种元素或指标的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与全国土壤的差异。通过对比区内土壤基准值与背景值的变化,认为本区大部分元素或指标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继承了成土母质,后期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Zn、Pb、Cu、Se、Cd、S、P、Hg、N、OrgC等元素或指标在表生作用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其分布分配特征产生明显变化。本文通过对表层和深层土壤元素相关系数的研究,认为深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含量可表征表层土壤原始沉积的地球化学含量;讨论了人为活动导致土壤污染的评价方法,莱州—招远—烟台和牟平—乳山金矿集中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表层土壤中Hg、Cd、Pb、As、Zn、Se、S等元素污染严重。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采金污染、工业生产、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等)的共同作用,是造成环境中有害元素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大气降尘是地表土壤重金属元素的重要来源,研究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进行源解析对制定污染防控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济南市大气干湿沉降中8种重金属(砷镉铬铜汞镍铅锌)含量特征;采用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大气干湿沉降重金属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大气干湿沉降物中镉铬铜汞镍铅锌平均含量分别为2.07 mg/kg、135.9 mg/kg、65.7 mg/kg、218.6μg/kg、110.7 mg/kg、380 mg/kg,显著高于土壤背景值,且富集程度高,明显受人为活动污染。镉铜汞铅主要来源于燃煤,砷铬来源于道路尘,镍来源于土壤,锌来源于交通尘;燃煤和道路尘对大气降尘的贡献率为50.13%,两者是济南市大气降尘污染的主要来源。大气干湿沉降对城区表层土壤中镉汞铬铅锌及砷的含量水平影响显著,其中锌年沉降通量最高(均值148 mg·m-2·a-1),汞年沉降通量最低(均值0.085 mg·m-2·a-1),且镉汞含量增长速率较高;大气干湿沉降对砷铬在土壤中的累积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该数据集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山东莱州-招远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项目,在充分收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矿产等资料基础上,开展毕郭幅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共采集1 875件水系沉积物样品,采样粒级为-10~+80目,平均采样密度4.5个/km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粉末发射光谱法(E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分析了16种元素,最终形成1:50 000山东毕郭幅地球化学数据集,数据集包含有1 875件样品×16种元素的原始分析数据表格一个,图集一套(含有1张矿产地质图、一张采样点位图和16张元素地球化学图)。区内共新发现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149处,综合异常10处,结合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信息并圈出金矿找矿靶区5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东省巨野县土壤元素背景值状况的计算和研究,发现土壤中Ca,Cd,Hg,Mg,F等元素显著高于全省和全国背景值;Mo,Pb,Cu,Co等元素则低于全省和全国背景值;其中土壤Mo含量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土壤质地是决定区内土壤N,K,Mg等元素含量的关键;由黄河冲积物发育的土壤P含量普遍较高,TOC空间分布与N密切相关。城镇及工业区土壤中Hg和Pb的积累趋势明显。元素分级结果显示,区内土壤K和有机质比较丰富;N,P和有机质缺乏区占比分别为23.82%,15.39%和6.47%。微量元素中Ca,Mg,S,Cl等元素较为丰富;而Mo,Si,Se,Co,Zn,Cu,Fe,Mn等元素的缺乏状况最突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分等结果显示,全区大部分土地质量优良,区内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土壤肥力较好,但有害元素含量偏高,西北部地区肥力较差导致土地质量等级偏低。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加之局部土壤盐分偏高,对粮食作物生长不利。区内土壤环境质量水平总体较好,多数重金属元素分布受地质背景控制,但Hg和Pb污染位置与城镇及工业区分布明显存在一定关系,高值区多呈点状分布于人类活动强烈的地带,说明工业或生活排放对区内土壤中Hg,Pb的积累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发生、发展,阐明影响因素诸如地层岩性、厚度、地形地貌、植被和降水等自然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从中确定主要矛盾,寻找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和方法, 对于改造当地的自然环境、改善人类生存和生活条件, 提高水土保持能力等提供可供参考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自2003年开始,历时15余年,在山东省开展了深层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基本查明了全省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深层土壤样品采样密度为1点/4 km~2,16 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分析测试Ag,As,Au,B等54项指标;统计并研究了这些指标土壤地球化学参数,确定了山东省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为山东省基础地质研究及地质找矿与区划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