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1.
对我国近两年490批次、23个进口国的进口铁矿中SiO2含量进行了总体统计分析,在数据统计分布特征研究基础上,使用内核密度估计对进口铁矿SiO2含量进行数据多态性分析,使用自举法对原始数据样本值重复取样以获得稳健的SiO2含量代表值估计及标准偏差,并证明以自举法重新取样样本分布的均值与标准偏差作为有限单次样本代表值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2.
以ERDAS软件平台为基础,以SPOT 5影像为例,阐明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过程和影像融合。  相似文献   
113.
甘肃省新近系—侏罗系碎屑岩红色或杂色地层(俗称红层)分布广泛,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众多造型多样的丹霞地貌,呈现出较高的科研、美学及地学旅游价值。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关于甘肃省红层和丹霞地貌多数景观尚“处在深闺人未识”的境界。文章在梳理红层与丹霞地貌概念、甘肃省的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概略回顾丹霞地貌景观的研究过程、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开发利用现状,深入总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全面查清特色地质旅游资源家底、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渠道,在保护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的建议,以期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不断推动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4.
王岩  荣辉  焦养泉  徐尚  贾俊民  曹民强  程璇 《地球科学》2021,46(6):2188-2203
已有研究表明岩浆侵入对页岩矿物学特征产生影响,然而对其影响范围及程度缺少精细解剖,制约了岩浆活动对页岩矿物学特征影响机理的准确认识.以松辽盆地南部与辉绿岩接触的嫩江组页岩为对象,利用岩心观察、XRD、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将接触带页岩距辉绿岩由远及近划分为5个带:(1)灰色页岩带,厚19 m,(2)深灰色页岩带,厚11 m,(3)灰黑色页岩带,厚12.9 m,(4)青灰色页岩带,厚1.5 m,(5)灰白色页岩带,厚2.2 m.石英含量增多,平均含量分别为27.0%、33.6%、51.7%、56.7%和52.7%,由陆源碎屑石英过渡为高温自生石英(微晶自形石英及微晶球状石英),重结晶现象加剧;长石含量增多,平均含量分别为8.8%、12.0%、14.0%、15.1%和18.2%,由他形过渡为半自形-自形,重结晶现象加剧;碳酸盐矿物含量先减少后增多,平均含量分别为9.0%、10.0%、7.5%、4.5%和6.0%,菱铁矿及方解石由自形过渡为胶状及脉状;黄铁矿含量逐渐减少,平均含量分别为5.4%、3.5%、1.0%、0%和0%,由草莓状及自形过渡为他形粒状;粘土矿物含量逐渐减少,平均含量分别为46.0%、36.5%、22.5%、20.1%和19.0%,由片状蒙脱石过渡为絮状伊利石.结果表明,基性岩侵入页岩不仅加速了页岩成岩演化进程,而且使页岩脆性矿物增加、塑性矿物减少,可提高页岩储层的脆性及可压性,减弱了页岩气的赋存能力.   相似文献   
115.
秦燕  王成辉  王登红  王岩  黄凡 《地球学报》2023,44(4):581-598
成矿年代研究对于金矿成矿规律总结和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整理了全国610个大、中、小型金矿的近4000个成岩、成矿年代学数据(数据来源为截至2021年12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 划分了我国金矿7个主要成矿期, 即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成金期(五台期)、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成金期(晋宁—雪峰期)、早古生代成金期(加里东期)、晚古生代成金期(海西期)、早中生代成金期(印支期)、晚中生代成金期(燕山期)和新生代成金期(喜马拉雅期); 文章探讨了我国不同地质时期金矿的分布特征、矿床类型和成矿环境。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金矿床在各个地质时期都有产出, 最早的金矿形成于太古宙, 燕山期是我国金矿成矿的高峰期(主要集中于105~145 Ma), 其次为印支期。同时, 近年来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表明, 喜马拉雅期金矿不断被发现, 也是我国金矿重要的成矿期之一。总结出中国不同时代金矿的特点为: 成矿强度老弱新强、叠加成矿时间跨度大、新生代金矿资源潜力大。  相似文献   
116.
《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历经十载,截至2021年底,完成了180余部志书的评审,正式出版发行了50部。研编内容涵盖了省级志书、全国性矿种组志书、区带志书和专题研究4个方面。通过志书研编,基本查明了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对稀土、稀散、钨矿等矿种组取得了新的成矿理论认识,丰富了典型矿床研究内容; 多层次总结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区域成矿规律,编制了新一代的“五位一体”成矿规律图,突出反映了地层、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 深化了对矿床的成矿系列理论的研究,提出了6个序次组成的成矿系列序次,即在原有5个序次基础上增加了最高层次——成矿体系,并提出了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矿床成矿体系进行系统研究,以更好探索矿床成矿系列的时空分布、相互关系及其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7.
黄凡  王岩  蔺志永 《地质论评》2018,64(1):64010246-64010246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编制矿产地质志,全面反映矿产勘查成果和成矿规律”。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实施了《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志书由“志、图、库、普”四部分组成。研编开展至今已有4年,46个全国性重点单矿种志书及30部省级志书,区域成矿规律总结和一些重要的专题研究等志书各项研编工作得到全部部署,矿产地质志研编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8.
针对目前地球物理问题反演时,通常利用线性或拟线性反演方法,从而导致反演过程不稳定或反演结果陷于局部最优的问题,该文采用了模拟退火算法的非线性全局反演技术,从航空重力梯度全张量数据中反演了地下密度异常体的几何参数信息。同时,利用无噪声和有噪声的两组航空重力梯度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重力梯度数据信噪比小于21.584 3的情况下,通过引入噪声加权的价值函数,可以提高地下密度异常体几何参数反演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9.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拒止环境下大范围无人机视觉绝对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聚合深度学习特征的卫星基准影像检索方法。首先,利用预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提取无人机与卫星基准影像的局部卷积特征;然后,对局部特征描述符进行聚合,生成影像全局表达;最后,利用影像全局特征进行相似性检索,并采用检索结果精匹配重排序的后处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检索准确率。设计了一个新的面向无人机绝对定位的卫星基准影像数据集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所提方法检索无人机影像适配区域的卫星基准影像的准确率达76.07%,可为后续基于视觉的无人机绝对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矿床的成矿系列(简称成矿系列)是矿床学领域的一个理论性概念,由五级序次组成。矿床成矿系列组属第一序次,是指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在一定的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矿床成矿系列。理想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矿床成矿系列组(G),可包括与岩浆作用有关的(I)、与沉积作用有关的(S)、与变质作用有关的(M)、与区域性构造事件-流体作用有关的(F)及与表生作用有关的(H)5类矿床成矿系列。从地球构造演化角度来看,矿床成矿系列组的形成与大陆成矿体系形成的阶段性与旋回性存在内在成因联系,是地壳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的客观记录和必然产物,可与地壳尺度构造运动相对应。深入研究矿床成矿系列组,对于探索地球演化规律,深化理解不同尺度、不同时期成矿构造环境及其成矿过程,揭示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用成矿系列组内矿床成矿系列"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的理念和"成矿序列"(有序性)的原则,不仅可以解释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还可以有效指导区域成矿预测。因涉及面广,矿床成矿系列组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