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81.
基于火山岩溢流相的高连续强振幅和火山通道相的低连续弱振幅2种截然相反的地震反射特征,提出了振幅-方差体地震属性分级-拾取-融合技术刻画火山岩时空展布的解释新方法。具体流程是通过振幅分级显示,拾取强振幅刻画溢流相的空间展布;通过方差体分级,拾取高值部分刻画火山通道相的空间展布;最后将二者融合显示。通过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垦利6-A区块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直观、有效地刻画火山岩的三维时空展布特征。研究成果有助于火山岩的三维刻画,可以广泛运用于与火山岩相关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82.
渤南低凸起北部东二下段发育多种类型的沉积体,与坡折带的结构与演化密切相关。东二下段沉积时期,渤南低凸起北部斜坡带发育一个完整的坡折带沉积旋回:坡折带演化早期,即东二下段沉积早期,渤南低凸起北部斜坡上有断裂活动,斜坡坡度较大、起伏不平,发育一些古沟谷与洼地,其内堆积了近源碎屑物,在地震剖面上可见古沟谷内充填杂乱或蠕虫状地震反射体;坡折带演化晚期,即东二下段沉积晚期,伴随着准平原化斜坡被填低补齐,演变为沉积物的搬运通道,碎屑物借道斜坡被带到洼陷内部沉积,发育一系列高角度前积地震反射体。东二下段沉积早期斜坡内部古沟谷充填的杂乱或蠕虫状的地震反射体为近源快速堆积的产物,主要分布在第一坡折带内;东二下段沉积晚期洼陷内部发育的高角度前积地震反射体为远源沉积,主要分布在第二坡折带内。渤南低凸起北部斜坡带发育典型的坡折带演化旋回,空间上不同成因地震异常体从斜坡带向洼陷内转移,共同构成一组具有成因联系的坡折带-沉积复合体。  相似文献   
83.
虽然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仍存在着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和挑战。文章通过调研不同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从管理、技术、运维和人才4个层次解析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具体地说,在管理方面,缺少管理依据,缺失综合管理机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仍不健全,亟须建立中国特色的地下空间管理体系;在技术方面,复杂地质、复杂环境下的扰动施工控制技术仍需进一步提高,缺少新型的装备和技术,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建立基于开发与保护的全深度、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在运维方面,缺少地下基础设施维护与更新的成套技术体系,缺乏对运维信息的管理和应用,灾害下的地下空间逃生救援体制不完善,亟须建立数字化、智慧化的安全运维体系;在人才方面,尚未建立完善的地下空间学科体系,缺乏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亟须建立健全的地下空间人才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84.
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世界遗产是极其宝贵的旅游资源,其空间分布对区域旅游流格局产生着重要影响.分析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状况,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能够为我国世界遗产的申报、管理和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空间结构分析方法,从全国范围、省际、南北、东中西不同地域,以及腾冲-黑河线等尺度研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宏观地域分异.研究表明:中国世界遗产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组团状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北京及周边、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及西南地区四大斑块;省域分布不均衡,全国只有北京、辽宁、四川等22个省份拥有世界遗产,其中北京以6处世界遗产位居全国首位;从南北方看,南方世界遗产地面积、遗产分布密度均大于北方,自然遗产主要分布在南方;从东中西部来看,均有世界遗产,但东部和中部地区明显多于西部地区;从人口地理分界线看,世界遗产主要分布于东南侧人口密集地区,西北地区则分布较少.各种角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均与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经济活动等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5.
样子哨盆地北缘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盆地北西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叠加有后期脆性构造,带内发育有串珠状Au元素化探异常,且与已知金矿床(点)吻合较好,类比认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南东侧盆缘断裂表现为多期次活动叠加的特点,沿断裂带充填有含金硅化蚀变岩,应注意寻找中低温热液型金矿;盆地中早侏罗世闪长岩、花岗斑岩侵入灰岩中,在其周围相应伴随有Au、Ag、Cu、Pb、Zn、W、Mo等元素化探异常,矽卡岩型铜钼矿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86.
桦甸市夹皮沟金矿区八家子金矿,产于太古界夹皮沟群下部四道砬河组的变质岩系与岩体的接触部位,岩体为一套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矿体受构造控制,具有一定的成矿规律。夹皮沟群的下部岩组,由斜长角闪岩、变质安山岩、混合片麻岩夹绢云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组成。该组是我省最大的金矿产出层位,控制着夹皮沟—板庙子等一系列大中型变质热液型金矿床的分布。  相似文献   
87.
将烟台套子湾2021年与2005—2006年夹河口东西两侧海滩砂的粒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近16年来套子湾海滩沉积物粒度特征变化对全球海平面上升—夹河入海水沙减少等过程的具体响应。研究表明,现代套子湾海滩砂样品以中砂、细砂为主,分选极好或好,标准偏差介于0.23~0.4,夹河口东侧的海滩砂平均粒径(Mz:1.39~1.64Φ)比西侧海滩砂平均粒径(Mz:1.47~1.91Φ)粗,主要组分中的粗砂和中砂含量比西侧高,表明现代夹河口东侧区域水动力较夹河口西侧强,该区海滩砂受到海洋动力的长期改造分选较好。近16年夹河口两侧海滩砂粒度明显粗化,表现在海滩砂平均粒径变粗、主要组分粒度变粗约0.5Φ、概率累积曲线的粗细截点变粗0.5~1Φ及滚动、跃移、悬移组分含量明显变化。夹河入海物质减少,海平面快速上升,导致海洋动力增强是研究区海滩砂粒度粗化、海滩侵蚀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套子湾海滩防护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8.
长春市兰家金矿床是已开采多年小型金矿床,为了增加储量在其外围利用物探方法进行勘查,发现了极化率4%~6%,电阻率<1 000Ω的高极化率低阻异常区。经钻探工程和地表工程验证发现金矿(化)体与异常解译基本吻合。说明利用物探激电方法可以快速直接指导找矿,达到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89.
对取自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NHH01孔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古地磁研究,结果显示在4.26 ~ 3.84m为一地磁场反极性漂移.结合钻孔在4.59m处和5.69m处的AMS14C测年校正值分别为10200aB.P.和13500aB.P.以及岩芯的沉积特征,认为其在该时段为相对稳定的海相沉积.线性外推该反极性漂移的年限为9470 ~8540aB.P.,可能是哥德堡反极性漂移在该沉积物中的记录.这就为地磁场在全新世初期发生过漂移提供了一个新的佐证,同时也为该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的进一步精细划分和对比提供了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90.
基于多光谱数据的黄河三角洲岸线自动提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多光谱数据对海岸线自动提取的问题研究已久。针对国内外岸线提取方法较为单一的现状,提出兼顾光谱特征与空间关系的海岸线自动提取方法:将2014年黄河三角洲Landsat8-OLI影像与实测地物反射率光谱对比,选择敏感波段建立提取模型,之后对研究岸段进行分类并自动提取,同时基于908专项山东省修测海岸线标准的目视解译方法对实验部分的海岸线进行提取,最后通过ROC曲线原则对提取结果分别进行0.5与1像元精度评价,实验证明该方法在1个像元精度(提取置信度均高于90%)范围内能快速、准确地提取黄河三角洲复杂地貌类型地区的海岸线,所得到的矢量岸线可直接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