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王焕 《岩土力学》2004,25(Z1):154-156
水工隧道混凝土衬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本文介绍了尾水隧洞衬砌混凝土裂缝预防和不同类型裂缝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2.
“南阳”这一地名在《史记》中共出现47次(见嵇超等编《史记地名索引》)。从空间上看,这47个“南阳”往往是同名异地;从时间上看,均为从春秋到西汉长达七百多年的时间跨度中的古地名,而且一部分地名随历史发展而湮废不存,另一部分则沿用至今,但其地域范围又有变迁。这样一来,就会给今天的读史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诸多不便,乃至影响了对史实的理解,因此有必要一一释之。  相似文献   
103.
高阶单步法控制MR智能隔震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阶单步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结构非线性分析及考虑时滞的主动控制等,显示了它的稳定、精度高和计算迅速等特点。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智能阻尼器,它具有阻尼力可调范围宽、响应迅速且所需能量很少的特点。本文将磁流变(MR)阻尼器与普通橡胶隔震支座相结合,采用高阶单步算法和两种控制策略对结构进行振动控制。数值模拟分析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由MR阻尼器提供可调阻尼力的智能隔震控制系统能有效克服被动隔震最优控制频带窄的缺点,对较宽频域范围不同大小的地震激励均能提供最优控制。同时也表明该控制算法是一种能用于结构实际控制的变阻尼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104.
高层隔震结构的等效简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Kelly和周锡元等曾对规则型隔震结构上部单自由度模型进行过讨论,给出了必要的计算公式。对各种中低层规则型隔震建筑,应用此公式可获得满意的结果。近来隔震技术逐渐被应用到高层建筑中。对于高层隔震体系,上部结构的高阶振型效应不能忽略,此时应用单自由度模型将产生较大误差。为此,本文采用上部结构周期和总基底剪力相等的准则,推导了等效模型的结构参数公式,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等效模型简化确定方法。通过对原结构和等效模型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证明了这种等效方法是简便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5.
重力复测资料表明,沧州地区出现趋势性变化,最大变幅达92×10~(-8)m/S~2。本文的分析结果认为,这种变化部分与沧州地区地面沉降有关,部分与地壳深部的变异因素有关,不排除该地区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6.
在建立了隔震换能结构体系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一个五层框架隔震结构为例实现了系统的动态仿真分析。详细讨论了四个主要参数的变化对振动控制效果和换能效果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隔震换能系统的活塞面积,活塞最大行程,蓄能器体积和油液弹性模量等。结果表明,活塞面积和蓄能器体积对系统性能影响比较大,而活塞最大行程和油液弹性模量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7.
日达里克铀矿床为塔里木盆地北缘新近系铀矿找矿成果的典型代表,其成因研究可为相同地区、构造背景、层位的铀矿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文章在介绍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日达里克铀矿床及典型矿带进行详细解剖,对含矿主岩后生蚀变分带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浅析后生蚀变成因,综合判断矿床成因类型。研究显示,日达里克铀矿床产出有多个矿带,各矿带赋矿砂体均可划分为发育高岭土化的灰白色岩石类型、发育褐铁矿化的褐黄色岩石类型及未见明显蚀变特征的灰色岩石类型。赋矿砂体岩性-地球化学分带自西向东可划分为氧化蚀变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及原生未蚀变带,其中氧化蚀变带包括灰白色岩石类型、褐黄色岩石类型,氧化还原过渡带包括褐黄色岩石类型、灰色岩石类型,原生未蚀变带包括灰色岩石类型。主要地球化学指标显示氧化还原过渡带高w(U)、w(Mo)、w(Se)、w(Ga)、w(V)、w(Re)、w(Fe)、w(C)、w(S)及Fe3+/Fe2+值,氧化蚀变带相对高w(Mo)、w(Se)、w(Ga)、w(V)及Fe3+/Fe2+  相似文献   
108.
湖南省沅陵县沃溪矿区危矿项目ZK9103、ZK7304孔揭露到鱼儿山V1脉底部V6蚀变层位,为缓解鱼儿山资源开采危机,运用地表立钻和坑内立钻相结合的探矿手段先控制V6脉主要工业矿体推测资源量、赋存平面位置与标高,再结合现有坑探工程现状,布置坑内反斜井+底板穿脉大巷+顺层底板斜井进行深部开拓与沿脉坑探工程探明和扩大可开发资源储量,达到了很好的探矿效果,延长了鱼儿山矿山服务年限。并建议在十六棚公、红岩溪、粟家溪等矿段的相应勘探线扩展探矿,进一步扩大底部V6盲脉的资源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9.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南部地区发生了芦山地震(Ms 7.0),此次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山地灾害。以地震重灾区宝兴作为研究区,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高清航拍图像,以及崩塌滑坡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野外调查研究,对区内次生山地灾害的空间分布与岩性、断裂和坡度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了宝兴地区地震诱发的次生山地灾害发育规律:1以中小型崩塌滑坡为主,且沿省道S210集中分布;2崩塌滑坡主要发生在宝兴杂岩区浅表强风化层及第四系松散堆积层;3研究区内发育的五龙断裂和小关子断裂不是芦山地震的同震断裂;4该区域70%的崩塌滑坡发生在坡度大于30°的区域范围内,30~40°坡度段崩塌滑坡最为集中;5人类工程活动是宝兴地区次生山地灾害集中发育在S210省道两侧的主要原因;6在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2次地震及其余震的频繁加载作用下,宝兴地区崩塌滑坡的活动性增加,未来几年将是中小规模崩塌滑坡发育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海洋测绘中的深度基准面,探讨了格网化和无缝连续深度基准面的确定方法,使用自编潮汐获取工具计算出以10km为间隔的黄渤海海区的深度基准面数据,并应用成图软件绘制出比例尺为1∶100万的黄渤海深度基准面图,对黄渤海的深度基准面分布特点做了一定的分析。采用类似方法可以绘制中国海区乃至全球海洋的无缝深度基准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