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0 毫秒
21.
中央政府层面的头脑非常冷静,也就是这个靶心应该优先解决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问题、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新移民住房保障问题,然后是自住性中小户型问题。  相似文献   
22.
建设占用耕地时,把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抢救耕地”工程今年将全面推进.就这一流失耕地“起死回生”话题,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日前接受了记者专访. 城镇化再着急 土壤也要先剥离 记者:为什么说这是抢救工程? 王世元:根据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及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部署,今年将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在全国普遍推开.  相似文献   
23.
<正>2018年12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以及国务院关于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情况的总结报告等。保护耕地资源、保护合法权益、保护弱势群体……涉土地立法的权益保护问题,得到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密切关注。任何时候都要守住耕地红线"任何时候都要守住耕地红线""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要求及修改法律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耕地保护问题受到常委会组成人员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4.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14日对外公布,这对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改革,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一大关键就是处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因此以土地"三权分置"为代表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改革探索,就成为一大看点。  相似文献   
25.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14日对外公布,这对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改革,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6.
<正>8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开幕。广受关注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第三次提请审议。为提高立法质量,我国的法律草案一般实施三审表决制,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有望迎来正式出台的历史时刻,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部署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的交卷时刻。土生百物,地载万代。中国人有着最深厚的土地情结。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国家长治久安。从十一届全国人大以来,土地管理法修改规划已久,社会各界期待已久。特别  相似文献   
27.
<正>首次对征地的公共利益进行明确界定、取消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入市的限制、规定政府不能强迫农民退出宅基地……2019年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党中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决策和试点的成功经验,正式上升为法律,试点改革迈向依法改革、全国铺开。  相似文献   
28.
为保持我国煤炭生产基本稳定,避免因煤炭勘查投资过热出现产能过剩,国土资源部决定从现在至2011年3月31日止,未来两年内全国继续暂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矿权申请.此举是国家运用矿业权管理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9.
7月23日,上海以30.48亿元的高价,杭州以20650元/平方米的单价,创造了沪杭"一日两地王"格局.此前,在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15号地拍出40.6亿元时,北京出现"五天三地王"局面.  相似文献   
30.
王立彬 《辽宁地质》2013,(11):32-33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国人民以兴奋的心情迎接,世界舆论也对中国经济发展“第二季”重要关头的这次会议高度关注。从资本市场到舆论市场,从土地制度改革到国有企业改革,极高的关注度表明深沉的期望。土地方面的问题是热点之一。一个多月来,沪深两市“土地流转概念”持续走红,所谓“383”改革方案,不止一处包含中国革命和改革关键的土地问题。对这一重大问题,也许应当温故知新,穿越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