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墨西哥湾扇贝稚贝对盐度的耐受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壳高15~21mm的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稚贝作为实验材料,控制水温在16和24℃条件下进行对盐度的耐受力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在24℃时,稚贝存活的盐度范围为18.5~44.4,低盐度对稚贝的存活影响明显.稚贝可生长的盐度范围是21.2~41.0(日增长率r>4.0),适宜的生长盐度为24.0~32.0(日增长率r>8.0),其中26.0~28.0的盐度为最佳生长盐度.在16℃条件下,最初8h内,其生存盐度范围为17.4~46.4,但是48h后稚贝的存活盐度范围与24℃温度条件时无明显差别,显示出低温条件会使稚贝对极限盐度的反应速率减缓.当盐度处于接近极限范围时,盐度变化幅度过大易导致稚贝死亡.墨西哥湾扇贝对盐度的适应能力与原生境盐度有关,稚贝预先在盐度为19.5和44.9中适应9d后,再过度到14.3和48.5中,48h后,存活率为78.3%和100%,而若是从盐度为32中直接移到3和48.5中,48h后存活率分别为0和27.3%.显然,通过中间驯化或适应过程,稚贝会提高耐盐能力.此结果表明,在高温多雨的南方海域,应避免在易受淡水中冲击的河口、海湾区域开展墨西哥湾扇贝养殖.  相似文献   
82.
周申蓓  张阳  王文辉  王萍 《水文》2007,27(3):20-23
水资源管理中的行政、权利和文化边界,反映了水资源管理边界的政治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由于我国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压力,我国水资源管理的边界呈现多主体、多层次、多形态的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跨界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3.
于1997年6月-1998年5月用现场方法测定了烟台四十里湾海区总颗粒物质(TPM)、颗粒有机物(POM)现存量和栉孔扇贝同化率(AE)周年变化,并分析栉孔扇贝同化率与海区温度、盐度、TPM和POM的关系。结果表明,(1)整个海区TPM现存量秋季最高,其次为春季和冬季,夏季最低;海区POM含量变化不大,在1.34-1.65mg/L之间;栉孔扇贝同化率在春、夏、秋三了较高,冬季较低,其中在秋末冬初(  相似文献   
84.
85.
风沙流中沙粒随机运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郑晓静  王萍 《中国沙漠》2006,26(2):184-188
通过对描述沙粒垂向运动速度脉动分量的随机微分方程的直接求解,获得了风沙流中沙粒运动的随机轨迹。结果表明,由于沙粒垂向脉动速度的影响,沙粒的轨迹与不考虑其垂向脉动速度的情形存在明显不同。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大量轨迹的统计计算,得到了沙粒浓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6.
采用实验室生态学研究方法,进行了藻体部位、藻质量、碳源质量浓度及水流流速对铁钉菜(Ishige foliaceaokamurai)和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氮磷营养盐吸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大型海藻不同部位对营养盐的吸收速率不同,铁钉菜下部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固着器;羊栖菜顶部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中部。铁钉菜藻质量1.0g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1.5g;羊栖菜藻质量0.5 g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1.0g;2种藻类2.0g和2.5g的吸收速率相差不多。碳源质量浓度为1200mg/L时,铁钉菜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碳源800mg/L;碳源质量浓度为800mg/L时,羊栖菜的吸收速率最大,其次是碳源400mg/L;2种海藻对照组的吸收速率均相对较低。相同流速下,2种海藻均以PO4-P对照组的吸收速率最大;NO3-N、NH4-N吸收速率在流速为50cm/s时最大。  相似文献   
87.
卢演俦  陈杰  尹功明  王萍 《地震地质》2011,33(2):239-240,238
丁国瑜先生1931年生于河北高阳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即任教于北京地质学院。1955年被选拔赴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深造,1959年初获得副博士学位。1959—197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第四纪地质、新构造方面的研究。自1966年起,他先后参加了邢台、蒲县、  相似文献   
88.
冬瓜山矿床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铜陵矿集区狮子山矿田中的一个大型层控夕卡岩型–斑岩型铜金矿床,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为矿床中的主要金属硫化物。该矿床因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典型的地质特征而倍受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对于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目前有2种主导的成因  相似文献   
89.
王萍 《浙江地质》2011,(1):63-63
一是统一思想,全面调查。由分管副县长牵头,召开15个乡镇(街道)和18个相关部门参加的整治动员部署会议,统一了思想。动员会后立即分组开展对全县的石材加工行业和违法矿山进行摸底、汇总、分类。  相似文献   
90.
富裕县农田土壤湿度变化及其对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分析黑龙江省富裕县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对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松嫩平原西部玉米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以黑龙江省富裕县为研究区域,利用1982—2017年土壤相对湿度资料、1995—2017年玉米发育期资料、玉米产量资料,采用对比分析、相关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研究土壤相对湿度对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富裕县近36 a土壤相对湿度呈增加—减小—增加的趋势。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乳熟期—成熟期土壤干旱平均每4—6 a一遇,抽雄期—乳熟期每2—3 a一遇,出苗期—拔节期土壤基本无旱。各发育期土壤相对湿度减小的突变年在1987年前后,增加的突变年在2013年前后。20世纪80年代土壤较适宜,干旱轻,90年代土壤相对湿度迅速下降,干旱最重,之后随着年代的推移土壤干旱逐渐减轻。玉米主要发育期中播种期—出苗期、出苗期—拔节期土壤干旱对产量影响较小,拔节期—成熟期是土壤干旱影响产量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