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黄土沟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减少土壤侵蚀和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作为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王东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反映了流域治理的过程。利用其1986、1994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研究了该区18 a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探究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并使用GM(1,1)灰色模型对王东沟流域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4年间王东沟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面积大小依次是农地>果园>林地>非生产地>草地,就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而言,依次为果园>农地>林地>非生产地>草地;以1994年为界将1986~2004年划分为两个时期,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有所不同;利用矢量图叠加,发现1994~2004年流域45.48%的土地发生了土地类型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主要有9种,农地转出的类型和林地转入的类型占多数;社会经济驱动、人为积极治理和政策导向是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GM(1,1)趋势分析表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影响因子不变的前提下,果园面积仍有增加趋势,农地面积需要进行人工调控以保持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62.
以子长矿区内分布的300余组钻孔数据为基础,研究了陕北三叠纪煤田煤炭资源的物理化学性质,按照《煤中焦油含量分级》(MT/T1179—2019),划分了中油产率煤(7.0%<ω(Tard)<12.0%)和高油产率煤(12.0%<ω(Tard)<15.0%)的分布范围,预测了中—特高油产率煤的资源量。研究了矿区主采煤层3号煤层和5号煤层的煤质、沉积环境、变质程度等,认为矿区内中—特高油产率煤具一低两高的特征:镜质体反射率高(0.61%~0.83%)、变质程度低、挥发分高(35.78%~45.64%),认为成煤环境及变质程度是影响煤层富油的关键因素,研究区内5号煤层的焦油产率略高于3号煤层。  相似文献   
63.
海产单胞藻沉淀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4.
孟令奎  李珏  王锐  张文 《遥感学报》2017,21(5):785-795
为解决当前遥感手段提取河流骨架线自动化程度不高、精度有限、易发生断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与拓扑约束理论的完整单条河流骨架线自动化提取方法。该法综合利用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和数学形态学方法提取遥感影像中的河流及河流初始骨架线;从河流初始骨架线二值图中获取断点,并自动计算膨胀系数,利用局部膨胀细化法进行连接;结合拓扑约束,利用初始骨架线对连接线进行去伪操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细小、易发生断裂的单条河流的完整骨架线自动提取的难题。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与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为例,面对不同用户,提出了三种具体应用场景.针对监管数据源多源异构特点,研发了一套面向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与数据共享的数据采集、转换和加载工具.为保障综合监管与共享数据的安全,设计了一套适应国土资源数据特点的解决方法及数字水印技术,初步实现了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全周期的监管.  相似文献   
66.
疏松岩层覆盖的岩溶地区地表塌陷在我国很多矿区时有发生,危害严重。这种地表塌陷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岩溶化作用和水对土体的前期破坏作用(包括浸润、软化、液化、渗透移动、粘滞塑性蠕动等)是塌陷的准备阶段;而水动力作用的后期破坏作用(包括水的渗透、冲刷、搬运等)以及正、负压作用和重力坍塌作用则是开始坍塌和严重坍塌阶段,最后形成地表塌陷。虽然这类塌陷是上述多种作用综合的结果,但有时并不是全部作用都参与,有时是某种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7.
王锐  白玲  马德涛  公茂玉 《测绘科学》2010,35(5):149-151
路线的选择是城市人口疏散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疏散网络的视角,对人口疏散路线的选择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四种疏散路径分配模型,并对疏散路径的最优化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无约束的疏散网络模型,实现了疏散路径的最优化,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兰西县是我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土地资源相对较丰富。全县幅员面积25万公顷.其中耕地14146万公顷,占57.7%;林地面积1.85万公顷,占7.4%;草原面积214万公顷,占9.6%;水面0.46万公顷,占1.8%;建设用地2.19万公顷,占8.8%;其它用地3.66万公顷,占14.7%。  相似文献   
69.
利用滤纸色斑法对2008年7月17日山西省一次低涡云系影响下的汾阳、介休2站的降水雨滴谱进行观测,分析了此次层积混合云降水的云系宏观特征、地面雨滴微物理结构的平均特征和连续演变特征,并对手动雨滴谱、自动雨滴谱仪观测估算雨强与自动雨量计实测雨强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塔塔楞环斑花岗岩主要矿物结构及成分研究表明,岩体结晶经历了下列几个阶段:最早结晶的矿物为斜长石、黑云母和石英,随后为钾长石球斑的主要结晶期,紧接着有球斑的环边生长和中粗粒基质形成,最后结晶产物为分布在中粗粒基质间隙的细粒基质。黑云母都是富铁的,从早期到晚期富铁程度增加,w(TFeO)/w(TFeO+MgO)从0.80增加到0.96。钾长石广泛发育出溶钠长石条纹,推算出的球斑钾长石、中粗粒基质和细粒基质钾长石的平均成分分别为Or69.61Ab29.59An0.80、Or71.50Ab27.94An0.56、Or72.63Ab26.47An0.90。球斑内斜长石的An为25.98~29.41,中粗粒基质的An为23.85~27.48,而细粒中的An为11.94,主要矿物特征与经典环斑花岗岩一致,而矿物成分的变异显示岩体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有效的结晶分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