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论北京农村空间的商品化与城乡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鹏飞 《地理学报》2013,68(12):1657-1667
基于后生产主义理论,讨论了北京农村空间的商品化与城乡关系问题,并从理论抽象方面取得了以下认识:(1) 无论农村与城镇,空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理论上,自然界的纯粹空间不具有商品价值意义。空间的商品化是与一定的人类经济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相联系而存在和逐步显现的;(2) 在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力的增强、后生产主义思想的蔓延,人类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空间的商品化也进一步显现;(3)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农村的景观、土地利用、就业、生活形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北京农村空间生产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多样化愈趋增强,北京农村空间的商品性也日益突出;(4) 随着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发展,北京地区的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北京地区长期扭曲的城乡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相似文献   
122.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放射性污染物泄漏事故.根据日本官方公布的污染物释放量,通过核泄漏放射性物质的源项设计,采用CMAQ模式中PM2.5作为核污染物的示踪物,并考虑核污染物扩散和干湿沉降过程等,建立了基于大气模式WRF和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的耦合模式系统.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30和4km模式水平分辨率对放射性污染物中远距离和近距离(局地)扩散传输路径和强度进行了5天数值模拟.中远距离模拟结果表明: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受西风带影响,放射性污染物大部分时间向太平洋东部方向扩散,5天后到达美洲大陆,但浓度仅相当于福岛核电站附近的10-7左右,模拟的污染物到达美国的时间与加利福尼亚州3月18日的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同时发现,由于高空西风风速大于低层,污染物的分布随高度形成向东倾斜的垂直结构.对近距离(局地)高分辨率模拟结果表明:伴随气旋过程的大风和降水可加快污染物的扩散传输和局地沉降,同时,气旋性环流又可使污染物改变传输路径,甚至对局地造成重复影响.污染物于3月14日18时扩散到日本本州岛东南部,模拟结果与当地观测的吸收剂量率增加时间基本一致.结果表明,福岛核事故放射性污染物主要以向东扩散传输为主,即使在气旋系统的影响下,对日本本土的影响时间较短,因此从大气条件角度看,福岛核电站的选址比较科学,对其他核设施的选址和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3.
通过对本地区物化探资料的综合整理及地表工程与钻探工程的验证,在勘查区东部发现一条含金破碎带,长约4 km.与本区土壤化探金异常以及物探激电中梯极化率异常和电阻率异常位置基本吻合,属构造控矿,主要受北北东向构造影响.此次目的是通过地质工作和物化探工作的综合研究,找出在地表以及地下垂直方向,不同岩性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特...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推进家系选育工作,构建准确、高效、经济的亲子鉴定技术,以准确获得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的系谱信息。【方法】选择8对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应用微卫星荧光标记多重PCR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建立1组多重PCR反应体系。用软件GeneMarker和Cervus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与结论】8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125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57,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80。双亲未知时单亲累积排除概率(CE-1P)为97.21%,双亲之一已知时单亲累积排除概率(CE-2P)为99.74%。双亲未知时双亲对累积排除概率(CE-PP)为100.00%。174个子代和34个候选亲本的实际亲子鉴定结果显示,170个子代的似然率对数值均大于0。当置信度大于95%时,有143个子代均能匹配到父母本,实际鉴定率为82.18%。  相似文献   
125.
地下管线属于隐蔽工程,由于受环境、材质、埋深等影响,现有管线探测技术很难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随着城市基建的开发,非开挖技术、超长、小管径、超埋深等管线越来越多,传统的物探方法如管线仪、探地雷达等对该类管线探测显得无能为力,无法得到精确的空间位置。本文针对该类管线探测现有技术难题,从惯性陀螺仪原理和技术为出发点,通过实验分析、方法测量、结果对比及工程实例验证惯性陀螺仪技术在非开挖超埋深管线的探测中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且其探测精度高,不受外界干扰影响,该方法为城市非开挖超埋深管线探测提供一种可行有效的探测依据。  相似文献   
126.
郝薇  王鹏飞 《地理研究》2019,38(11):2766-2777
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农村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与老龄化已成为关系农业、农村与农民利益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对京津冀地区县域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其老龄化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其老龄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剖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京津冀不同县域农业劳动力及其老龄化的特征,提出不同类型未来农业劳动力的发展方向,拓宽了乡村地理学的研究视角。结果表明:① 京津冀地区农业劳动力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北京周边和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劳动力数量下降趋势明显;② 农业劳动力的年龄整体呈老龄化趋势,北部地区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③ 京津冀县域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的耦合特征可划分为慢速-轻度老龄化、慢速-重度老龄化、快速-深度老龄化、快速-中度老龄化四大类型区。  相似文献   
127.
马氏珠母贝胚胎和早期幼虫冷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4℃下,不同发育时期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胚胎和幼虫在不同浓度的DMSO抗冻保护液中放置30min后,置室温恢复,并以不同浓度的DMSO作为抗冻保护液,通过缓慢降温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和早期幼虫进行超低温(-196℃)冷冻、35℃水浴快速解冻。结果表明:低温下DMSO对胚胎和早期幼虫活力影响较弱;马氏珠母贝的囊胚和担轮幼虫存活率较低。当DMSO体积分数为14%时,原肠胚的存活率为10%左右,且部分胚胎能够继续发育至D形幼虫;当DMSO体积分数为14%、16%时,解冻后的D形幼虫存活率超过49.9%,其中大部分存活48h以上。  相似文献   
128.
河道流量的获取是水资源开发及生态保护的基础.但在缺少资料地区,如何方便、准确的获取流量资料仍然是一个难题.随着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数据源和思路.本研究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获取的高精度的DOM (Digital Orthophoto Map)与DSM(Digital Surface Model)...  相似文献   
129.
在第1部分水平分辨率提高的基础上,提高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全球海-陆-气耦合气候系统模式(GOALS/LASG)大气模式分量的垂直分辨率。为减少地形对平流层的影响,并和其它气候模式一致,建立了基于能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的垂直混合坐标方案,及混合坐标下的半隐式时间积分方案,并对相关的物理过程作必要的调整。尽管主要物理过程不变,但从初步结果来看,对大气垂直结构的模拟更合理;平流层风场和温度场的模拟与观测更接近;降水、海平面气压场的分布及季节变化等特征也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130.
将时间滑动相关方法 STC(sliding temporal correlation)用于研究混沌系统和海洋环流模式的可信计算时间RCT(reliable computation time),Lorenz混沌系统的数值试验表明用STC求得的可预报时间和可信计算时间,与使用传统误差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证明了其有效性。对海洋环流模式LICOM和NEMO的研究发现:1.当海洋模式以非耦合的方式运行时,试验的结果表明其海表温度SST的可信计算时间较长,平均达到6个月以上,这主要是由于海洋模式的运行过程中,采用恢复性边界条件使模拟结果不会太过偏离观测值。对于强迫场从1月开始的试验,LICOM模式的SST可信计算时间在赤道东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地区存在RCT低值区,其数值不超过2个月。而NEMO模式在赤道太平洋地区全是RCT高值区,NEMO模式的RCT低值区域出现在赤道外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中纬度地区,强迫场从7月开始的试验,RCT纬向平均分布与1月有相反的形式。2.海洋模式以耦合方式运行时,由于去掉了恢复边界条件作用,海洋模式预报的SST可信计算时间明显减小,年平均RCT为1个月左右。按季节平均得到的RCT变化不大,在30~40天之间,RCT的大值区春季位于南半球,而秋季位于北半球,可达2个月以上。耦合模式中所模拟的500 h Pa高度场的RCT与单独运行的大气模式所得结果相差不大,仍在2周以内。3.无论是按季节平均还是按海区平均所得到的RCT分布,都在30~60天左右,只有极少数区域在特定季节可以达到80天以上,这说明在海气耦合模式中,由于计算不确定造成的可预报上限一般不超过2~3个月,这比使用资料分析得到可预报期限短很多,因此根据木桶原理,RCT可能是制约海气耦合模式SST预报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