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质学   7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1955—2018年芜湖市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1980—2018年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指数资料,对芜湖市近64 a的霾日气候序列进行重建,在此基础上使用线性趋势和Mann-Kendall方法,系统分析了芜湖市霾日的气候特征。以芜湖市为例,借助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尝试研究了一种以气候系统指数为自变量,霾日为因变量,建立霾日预测方程并对月尺度霾日进行定量预测的方法。结果表明:1)重建的霾日时间序列能够更客观的反映芜湖市霾日实际的长期变化特征。近64 a霾的气候特征:年日数显著增加,并在1980年左右出现突变;季日数在冬、秋季较多,夏季最少,四季均呈显著增多趋势,增速秋季最快,夏季最慢;月日数在1、12、11月较多,7、8月较少。中度以上霾的气候特征:年日数显著增加,表现出渐变特征;季日数冬季最多,夏季最少,除夏季外均显著增多趋势,增速冬季最快,秋、春季次之;月日数在1、12、11月较多,5、6月较少,8月则从未出现过。2)各月霾日、中度以上霾日与多项月气候系统指数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使用这些指数,计算出各月霾日、中度以上霾日的预测方程,最后对方程效果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42.
稀土元素对绿色科技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范围内新兴技术的发展进程对稀土的需求日益提高,稀土矿床成矿机理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国际地学的研究热点.稀土元素分配行为的高温高压实验能够为研究稀土在岩浆和水热系统中的迁移、分异和沉淀机制提供有效制约,为了解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和稀土成矿作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总结了...  相似文献   
43.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铀矿作为国家的战略储备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深部找矿可以扩大铀矿资源储量,但目前对于深部的隐伏矿床(体)难以识别,且对于隐伏铀矿的勘查,尚处于探索阶段。EH-4电磁成像系统具有探测深度大、精度较高、分辨率好、快速、轻便的优点,在其它金属矿勘查  相似文献   
4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大城市乃至中小城镇的土地利用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土地资源显得弥足珍贵,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更为重要。本文从宁武县的现状出发,分析宁武县城镇化现状及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给县域城镇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45.
极端气温事件对安徽省农业生产的动态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付伟  许信旺  司红君  刘蕾  朱琦 《气象科学》2014,34(4):443-449
用安徽省17个城市逐日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数据,采用百分位法计算了1988—2010年安徽省年际极端气温事件,并以计量经济学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将极端气温事件作为一个因子与农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机械总动力构建了新的经济-极端气温事件模型。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极端气温事件对安徽省农业生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极端高温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总体为负向,并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而极端低温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初期为正向,后期逐渐转为负向。极端高温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较高,可达0.033%,极端低温事件次之。模型内引起农业生产变化的各因子中,极端高温事件的贡献比例可达25.3%,是重要的影响因子;极端低温事件的贡献比例最高为10.9%,也是比较主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6.
桂北某矿区硫化物尾矿重金属复合污染评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硫化物尾矿重金属复合污染的评价采用以元素总量为主因子的单一方法(如Nemerom法)常难得到合理的结果.在桂北某矿区,运用地质累积指数、生态危害指数以及BCR酸提取等研究方法,并以近矿围岩风化壳的元素丰度作为参比值,对尾矿Pb、Zn、Cd及As复合污染进行综合评价预测.结果表明,(1)该区尾矿中Cd(生态危害性高、迁移性强)和As(污染程度高、生态危害性也较高)为主要污染因子,应重点预防和控制;而Zn(生态危害性较低)和Pb(污染程度、生态危害性及迁移性均较低)则相对次要;(2)尾矿中元素活性酸提取态分量(为产生环境效应的主因),与其元素总含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或不一致的相关关系,这是元素总量因子评价法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7.
桂西北明山金矿是滇黔桂地区代表性的卡林型金矿之一,矿体受平行于区域性断裂右江断裂的北西西向次级断层控制,赋存于二叠系灰岩之上的中三叠统钙质细砂岩、碳钙质泥质粉砂质岩中。地质、岩相学特征和阴极发光、背散射电子影像、电子探针等分析研究表明,明山金矿发育了3个成矿阶段的热液矿物组合,不同热液矿物普遍具有多世代的特点。热液矿物中见有波状消光、带状消光、毕姆纹、压溶劈理、位错滑移等韧性剪切带粒内应变特征,坑道中也见有黄铁矿石英脉发生韧性变形、又被后期石英脉切断的现象,说明矿床经历了多次的脆-韧性变形。不同矿化期(阶段)的黄铁矿中Au和As的含量表明:沉积期黄铁矿Au、As的含量较低;成岩期黄铁矿中Au的含量高但As含量不高;而成矿期3个阶段的热液黄铁矿中都含较高的As和Au;热液黄铁矿核部包裹的交代残余黄铁矿Au、As含量较高,但变化范围较大,可能是变质成因。紧邻矿体的围岩中成岩黄铁矿从中心向外Au和As的含量逐渐降低,说明其中的As和Au在后来的构造和(或)热液事件中发生了活化迁移,越靠近颗粒边缘元素的活化迁移越强,这表明成矿物质来自于围岩。根据这些事实,推断明山矿区可能在成岩期发生了金的预富集,变形变质早期富含有机质的变质流体活动又使As发生了富集,主变质期流体的广泛渗透交代、活化出先存含金富砷黄铁矿中的Au和As,形成成矿流体。当成矿流体遇到富含活性铁的炭钙质泥质粉砂岩时,形成黄铁矿的同时发生Au的沉淀。  相似文献   
48.
藏南多层位金锑含矿建造特征及其控矿因素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表明,成矿带内主要矿床(点)的赋矿地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发育时代和藏南印支和燕山两期伸展运动的构造背景相对应。含矿沉积建造可基本分为碎屑岩型和硅质岩型两类,分别代表裂陷(谷)盆地内的浊流或喷流沉积相。深部来源的矿质可能是产生区域性成矿作用的主要矿源,而地层来源的Au、Sb则起辅助作用。变质核杂岩的空间结构以及拆离构造的发育型式和含矿建造关系密切,它们往往构成有利的容矿和导矿构造。此外,喜山期岩浆活动和含矿建造的发育也存在时空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4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天气图资科和雷达产品资料,分析了2007年7月29日出现在安徽芜湖地区的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外部抬升力、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等条件同时满足时,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此外,冰雹天气在雷达反射率、速度、VIL图上都有明显的特征,可充分利用雷达资料及时做出临近预报和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50.
GIS应用浅谈     
主要介绍GIS目前在国内各行业的应用现状,自身特点,及给国民经济各领域带来的变化,其前景是广阔和发展的,已被公认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