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北方中西部沙尘暴气候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4,他引:7  
利用1954—2005年西北五省(区)及内蒙古沙尘暴观测资料,分别对沙尘暴的年变化、日变化和持续时间频率分布进行分型和分析,初步探讨了不同类型沙尘暴时间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沙尘暴发生日数的年变化趋势可划分为4大类型,即春季型、冬春夏型、春夏型和冬春型,它们分别占总数的29.7%、29.7%、27.1%和13.5%,除冬春型冬季沙尘暴发生最多外,其他类型均为春季最多;沙尘暴日变化可划分为3种类型,各型高发时段和峰值时间均有明显差异;持续时间分布规律也划分为3种类型,短时型、中间型和持续型。上述类型划分及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的时间变化特征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这一差异是某一时期内强风、沙尘源和不稳定层结三者在不同地区配置情况差异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62.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3种典型灌木群落77个样地的0~10 cm层土壤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取样,分析了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及全钾(K)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C、N、P、K含量均值分别为1.057、0.133、0.319、14.11 g·kg-1,C∶N、C∶P、C∶K、N∶P、N∶K、P∶K值分别为8.124、3.486、0.099、0.434、0.013、0.034。本研究土壤C、N、P养分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均远低于全球及全国平均水平。C∶N和P含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CV=19.26%和22.46%),而K、C∶K、N∶K和P∶K变异性较强(CV=52.17%~80.30%)。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群落类型间、不同结皮类型间均有一定差异。C-N、C-K、P-K之间以及土壤养分与其化学计量比之间具有显著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可用二次函数、幂函数或指数函数等非线性函数表征。相关性分析和CCA排序分析表明,除C∶N不受所调查环境因子影响外,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经度、纬度、年降水量、生物结皮发育等级、电导率及海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Bongor盆地是在中非剪切带影响下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被动裂谷盆地,其生储盖组合以下白垩统为主,盆地整体勘探程度低,对含油气资源和勘探前景认识有限。以Ronier油田为例,通过系统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合该区的区域地质资料,从烃源岩及生烃潜力、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生烃演化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认为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TOC含量均值可达3.5%以上,为下白垩统暗色泥岩,饱和烃气相色谱、甾烷、萜烷特征显示,烃源岩发育于半咸水-淡水、弱氧化-弱还原的湖相沉积环境,有机质发育和分布具有典型陆相湖盆特征;有机质类型Ⅰ、Ⅱ1、Ⅱ2型,烃源岩累计厚度大,生烃潜力巨大,为Ronier油田提供主要油气来源,以下白垩统湖相烃源岩生烃过程为主。西部凹陷与中部凹陷烃源岩演化存在差异,Tmax演化显示前者整体处于未成熟-成熟演化作用早期,油气发现以低成熟油气为主;中部凹陷烃源岩成熟演化程度高,对周围斜坡供烃效应明显。反转构造带与生烃演化史和有利岩相带结合控制了油气的有利富集。  相似文献   
64.
海南岛不同地形上土壤性质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张学雷  陈杰  张甘霖 《地理学报》2003,58(6):839-844
多样性指数长时间以来在生态学领域被用于分析不同生态体的发生规律,本研究将类似手段用于某些土壤性质 (土壤发生层次、土层厚度和土壤容重) 多样性的分析中,讨论基于海南岛土壤-地形体数字化数据库 (SOTER),通过对不同地形上土壤发生层次、土层厚度和土壤容重等某些土壤性质类别SOTER单元的丰富度指数 (S)、多样性指数 (Shannon指数H') 和均匀度指数 (Pielou E) 的计算,类别多度分布模型的应用,并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中实现了海南岛不同地形上某些土壤性质多样性分析的数字化表达。  相似文献   
65.
摄入农药残留超标的食物会对人们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评估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农药残留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多指标分析城市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状况及其对城市食品安全的影响,评估城市间农药残留层面的食品安全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城市间市售果蔬农药残留状况差别明显,城市食品安全在农药残留层面上存在差异;2)我国城市的农药残留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而这可能与农药使用量有关。本研究为促进全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初步的数学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以一座典型高速铁路五跨简支梁桥为例,建立了精细化高速铁路桥梁-轨道系统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类型频谱特性选取了近场脉冲型、近场无脉冲型、远场长周期型和普通型地震动。输入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动,对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响应分析,探究不同频谱特性地震动对轨道残余变形的影响规律及变形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地震动对轨道残余变形的影响程度不同,轨道结构对近场脉冲型地震动的作用最为敏感;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轨道横向残余变形规律相似,均表现为全桥中间部分变形最大;每跨桥梁跨中竖向残余变形远大于桥墩(桥台)位置竖向残余变形;梁缝位置为轨道薄弱部分,轨距残余变形在每跨桥梁梁体连接处有明显尖刺状的突变。当PGA>0.2 g时,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的轨道变形均随着PGA的增大而增大;当PGA=0.38 g时,桥梁已经进入塑性状态,地震动类型对于轨道残余变形的影响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67.
针对传统的生态廊道构建方法难以适用于土地利用复杂且生境质量较差的城市环境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利用电路理论,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城市生态廊道的建设成本与效益相结合,建立城市综合阻力面的方法,并对城市地区的生态廊道构建方案进行了模拟。该文利用提出的方法识别出武汉市20个生态源地和44条生态廊道,分析了生态网络中的生态夹点与生态障碍点,区分了廊道建设的优先级,最终形成兼顾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与的城市生态廊道构建方案,可为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8.
针对传统单目视觉里程计缺少深度信息,导致大规模尺度漂移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无监督深度学习与几何算法的视觉里程计方法。在单目深度2(Monodepth2)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度及姿态一致性损失,引入改进的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块,解决了自监督联合深度姿态学习中尺度不一致的问题;从密集光流中提取精确的稀疏匹配,通过求解本质矩阵来恢复相对姿态,使其不依赖于姿态网络(PoseNet),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在KITTI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相比传统几何方法和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多项评估指标方面有明显提升,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