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用雷达图像散射系数法、NOAA-AVHRR数字图像热惯量法和作物缺水指数法监测土壤水分的结果,并将这些方法与常规气象方法、绿度指数法和温差法监测土壤水分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微波遥感监测土壤水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必须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在我国目前情况下,采用NOAA-AVHRR数字图像及有关气象数据计算热惯量、作物蒸散和缺水指数,从而估算土壤水分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冬小麦旱情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依据土壤水量平衡及能量平衡的原理,提出了一套利用遥感方法监测冬小麦干旱及建模的方法。首先,用热惯性方法建立试区土壤表观热惯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用其估算初始土壤含水量(W_0);再用NOAA-AVHRR数字图像和气象数据相结合的方法估算冬小麦地的蒸散(E_t);从而根据水量平衡方程获得某一时段(旬)的土壤含水量(W_t);最后,根据冬小麦的需水规律和土壤有效水含量构造干旱指数模型。试验表明,此模型反映了作物干旱的本质,能大范围有效地监测作物旱情。  相似文献   
43.
遥感信息科学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82,自引:1,他引:82  
徐冠华  田国良 《地理学报》1996,51(5):385-397
本文首先阐述了遥感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内容,指出遥感信息科学的发展,为地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导致了地学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和重要变化,标志着地学信息获取和分析处理方法的一场革命及一门新兴科的兴起。  相似文献   
44.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多家单位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开展了腾冲航空遥感试验、天津-渤海湾环境遥感试验和二滩水能开发遥感试验三项遥感科学试验,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了中国对遥感技术应用的认识,培养出一大批遥感科学技术人才和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这3项试验成功地将遥感综合应用系统性地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多领域遥感应用的起步,被称为中国遥感的"三大战役"。经过40年快速发展、积累酝酿、大胆创新、快速迭代,中国航天遥感应用迈过了几个重要阶段,正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发展。为顺应科技、经济、社会以及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需求,中国适时实施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和2030中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进一步推进中国航天遥感应用从追赶国外先进技术到强化自主创新的转变,进入规模化、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阶段,可谓之为新"三大战役"。结合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通过新三大战役的实施,必将深化"走出去"战略,拓展全球服务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向新的历史发展高度迈进。  相似文献   
45.
在GIS支持下用NOAA/AVHRR数据进行旱情监测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旱灾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一种重大自然灾害,它对中国北方春小麦生产的影响极大。本文介绍了一个应用遥感、GIS技术对黄淮海平原春小麦的旱情进行监测的系统及其方法。它综合使用的NOAA/AVHRR数据、地面气象资料和地图,选用作物缺水指数(CWSI)模型和热惯理模型对旱情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分别用分县的旱情等级分布图和相应不同等级的旱情面积、面积比例数统计表来表示。该系统自1994年起投入运行3年,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46.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时空复合变化图谱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时空复合体模型为依据, 提出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研究方法, 并把记录这种时空复合信息的基本单元称之为“图谱单元”, 它是由“相对均质”的地理单元和“相对均质”的时序单元复合而成的空间-属性-过程一体化数据.以黄河三角洲40a (1956~1996年)土地利用4期空间数据(1956年, 1984年, 1991年, 1996年)为基础, 合成了一系列土地利用图谱, 包括3个时序单元的土地利用变化图谱, 40a变化过程图谱, 并通过建立信息重映射表对图谱单元时空复合信息进行重新分类、提取与综合, 即图谱重构, 提取了黄河三角洲40a土地利用变化的“涨势”系列图谱、40a“涨势”变化过程图谱和40a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式图谱.图谱分析采用空间查询与统计分析、图谱单元分类排序、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三种方法相结合, 逐一分析不同时序单元、不同时间尺度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规律, 并分析了40a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式图谱的区域分异特征. 运用图谱方法对区域性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一体化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47.
互补相关理论在卫星遥感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地球各种运动和纬度的不同,使能量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明显不均一,导致大气、海洋、冰雪层、陆地和生物发生重大变化。在某些时间尺度上,此种影响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太阳活动本身变化对于地球系统的影响。地表温度、地表反照率、潜热交换是刻划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3个重要参数,以中国华北地区为例,将互补相关理论应用于遥感领域,应用NOAA/AVHRR气象卫星资料,对互补相关模式中所需的反照率、表面温度,完全应用遥感数据反演;对互补相关理论中涉及到的大尺度平流参数、Penman分式、辐射项等因子进行了订正,并将互补相关理论应用于流域、湖泊、区域农田蒸发的计算中。  相似文献   
48.
棉田微波散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已有散射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广义Rayleigh-Gans近似,计算了微波在土壤、棉层中散射的一级和二级效应,对影响散射的主要因子(入射波频率、入射角,棉叶冠层厚度、棉叶大小、叶厚、空间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入射波频率与棉叶大小的相对比值。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已封垄的棉田散射,在小入射角时以土壤的面散射为主;而在较大入射角时,棉叶的体散射则是主要散射。  相似文献   
49.
中国地表积雪动态分布及反照率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兴奎  田国良 《遥感学报》2000,4(3):178-182245
地表特征和下垫面物理性质在时分布上的差异,造成地表能量分布的不均。地表积寻由于其分布广、反照率高、高节性强等特点,对局地气修乃至全球气修变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遥感动态监测地表特征的变化和反演大面积反照率是一种实际有效的技术手段,该文应用遥感技术、分析研究了我国地表积雪分布和反照率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0.
离水辐射非朗伯特性的Monte Carlo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水体光场的非朗伯特性(二向性)是目前水色反演算法中的误差因素之一。随着新一代高精度水色遥感器的发射,原来的许多次要因素已变得不可忽略。为研究水体光场的非朗伯特性,首先建立了一个三维MonteCarlo海洋光学模型,并利用国际上提出的7个海洋光学标准问题中的4个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模拟了不同太阳天顶角、体成分等参数对离水辐射率的方向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遥感器-太阳-像元几何条件下,同一水体的光场二向性带来的离水辐射率变化可能大于已有的业务化水色大气修正算法反演高水辐射率的误差。模拟结果对水色遥感中正确进行现场数据获取及遥感与地面数据比对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