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596篇
测绘学   355篇
大气科学   343篇
地球物理   448篇
地质学   1637篇
海洋学   209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92篇
自然地理   19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大陈岛气象站是我国东海洋面上唯一的一个高空观测站。一九八三年10号强台风被定为国际试验台风。在强台风袭击大陈岛时,8级大风持续了56个小时,12级以上强风持续了14个小时,极大风速达46米/秒,是近25年来罕见的强风。岛上飞砂走石,拔树倒房,雾气弥漫。海上浊浪滔天,拍岸毁堤,击沉渔船。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  相似文献   
992.
雷州半岛降雨历程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雷州半岛逐日的降水量和地下水位进行连续测量,分析研究了该区地下水位动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雷州半岛地下水位存在年周期的变化规律,水位上升期大约在6-10月的雨季,其余时间为水位下降期,(2)在地下水补给区,地下水位上升期间地下水位累积增幅与逐旬累积雨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水位下降期,地下水位的下降速度与地下水位也呈正相关关系;(3)在目前的开采条件下,丰水年的降雨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补给和恢复。  相似文献   
993.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石油大学 (北京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等 8家单位主办 ,大庆油田及黑龙江省石油学会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4年  相似文献   
994.
瓦石峡幅、阿尔金山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将原划分为古元古界阿尔金群的变质岩系解体为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侵入岩2部分,按岩性组合、变形变质特征等将变质表壳岩进一步划分为米兰岩群和阿尔金岩群,经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变质深成侵入岩的时代为中-新元古代。在中阿尔金地块中首次发现了麻粒岩、榴闪岩、蓝晶石榴铝直闪石片岩等高压变质岩组合,变质作用的p-T-t轨迹表明,其经历了快速俯冲碰撞后又快速折返(抬升)的动力学过程。以新发现的构造蛇绿混杂岩带、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等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将测区的构造单元进行了新的划分,建立了构造形迹的变形序列。初步查明测区至少发育有3级古夷平面,将成山运动、地貌变迁、水系演化等新构造运动划分为5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5.
首次将原划分为古元古界阿尔金群的变质岩系解体为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侵入岩2部分,按岩性组合、变形变质特征等将变质表壳岩进一步划分为米兰岩群和阿尔金岩群,经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变质深成侵入岩的时代为中-新元古代.在中阿尔金地块中首次发现了麻粒岩、榴闪岩、蓝晶石榴铝直闪石片岩等高压变质岩组合,变质作用的p-T-t轨迹表明,其经历了快速俯冲碰撞后又快速折返(抬升)的动力学过程.以新发现的构造蛇绿混杂岩带、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等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将测区的构造单元进行了新的划分,建立了构造形迹的变形序列.初步查明测区至少发育有3级古夷平面,将成山运动、地貌变迁、水系演化等新构造运动划分为5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6.
对江苏宁镇山脉南缘汤山、仑山地区金矿赋存层位、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及区域性层滑断裂构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碳酸盐岩-泥质岩组合和区域性层滑断裂对金矿成矿有控制作用.在对汤-仑地区金矿成矿规律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宁镇地区寻找金矿的前景.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和中生代岩浆活动特征,建立了该区金矿成矿作用模型.与长江中下游西段铁铜金等成矿作用相仿,本区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7.
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在不考虑多次波及系数,其制作比较简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表现在褶积模型的简化,其次是深时转换不准、测井曲线畸变、处理与解释脱节以及制作人员对地质资料掌握不够等,这些都影响了合成地震记录的质量.中石化所属准噶尔盆地中部区块以寻找低幅度构造和岩性油气藏为主,故需要高精度的合成地震记录,以达到在对标致层标定的同时,对储层进行准确标定.笔在Z1、S1、ZH1、  相似文献   
998.
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南部发现中、晚三叠世放射虫动物群,提供了该地区深水动物群新资料和混杂岩地层的年代依据.从原修康群(T3X)解体出中贝混杂岩(T2-3ZM)和破姆弄混杂岩(J3K1PM),前者形成于中-晚三叠世,后者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并由此揭示缝合带具有多旋回碰撞演化特征.冈底斯地块昂杰组(C2P1a)玄武岩的发现,表明藏南晚古生代超级冈瓦纳古大陆开始裂解.  相似文献   
999.
从测绘学科发展看GIS专业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分析了GIS专业在高校蓬勃发展及测绘科技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阐述了GIS专业的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科建设及测绘学科发展的分析 ,提出了学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确定学科研究方向 ;明确学科发展目标 ;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 ;建设学科的重点项目等。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海域大地水准面和重力异常的确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莫洛金斯基(Molodensky)等1960年给出的由垂线偏差计算大地水准面空域积分公式出发,导出了其相应谱域1维严密卷积和2维球面及平面卷积公式。由Topex/Poseidon,ERS 1/2及Geosat/GM,ERM测高资料求解的垂线偏差计算了我国海域及其邻区大地水准面,其中计算格网为2.5′×2.5′。为了检核,将测高垂线偏差由逆维宁 迈尼兹(Vening Meinesz)公式反演重力异常,与海上船测重力值进行了外部检核;同时还利用司托克斯(Stokes)公式,由上述反演的重力异常计算大地水准面高,与莫洛金斯基公式直接解得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作为内部检核。前者的中误差为±9mGal(1Gal=1cm/s2),后者为±0.025m。本文在积分计算中充分应用了2维平面坐标形式和1维卷积严格公式,并做了比较和自校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