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347篇
测绘学   170篇
大气科学   344篇
地球物理   258篇
地质学   503篇
海洋学   278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32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深12公里的井孔地球上人类钻掘的最深的井孔有多深呢?最深的现在已经超过11.5公里,接近12公里。地点是在苏联西北部的科拉半岛摩尔曼斯克市以西。井孔深度的最终目标为15公里,但它也不过是地球半径的二百五十分之一。在能够飞向月球的时代,还不能“直接”对地球内部进行调查,这是出人意料的。上述的井孔是为探索未来资源的线索、试验新的钻探方法、调查地球科学方面令人感兴趣的问题,经过了很好的组织才开始钻掘的。  相似文献   
112.
纪立人 《气象》1984,10(3):39-44
一、历史的简单回顾 五十年代数值天气预 报刚刚问世时,著名的数 学家冯诺曼就将数值预报 按对象的时间尺度区分为 三大类:第一类是1—2天的短期预报,运动基本上由初值决定。第二类是长期预报,例如一个月以上的预报,基本上不依赖初始条件。第三类居于两者之间,既要考虑初值的影响,又离开初始时刻足够远,不能追踪初始场每个系统的每个细节,还要考虑外部强迫条件的影响。这就是后来所谓的中期预报——3、4天到2、3星期的预报。  相似文献   
113.
本文根据所求出的许多小震平均断层面解阐述近期华北地区应力场特征。分析了菏泽5.9级地震前的小震应力场动态变化,提出了强震发生前可能存在一个高应力背景区。分析判断存在高应力背景区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从而确定了怀来~延庆(京西北)和冀南~豫北地区为近年高应力背景区。结合地质构造条件估计两区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4.
本文采用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区域应力场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来寻求近期地震危险区的静态标志。又以中小地震活动图象,局部应力场方向及初动符号矛盾比的变化,强地震的重复性等作为确定潜在源区的动态因素。根据地震活动强弱交替的客观规律,探讨了今后地震活动的总趋势。最后提出对河北省及其邻近地区5—10年危险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5.
中国海城-大石桥菱镁矿矿床举世闻名,矿床分布于辽东元古宙裂谷海槽北缘的次一级盒地中。含镁建造属元古宙上辽河群大石桥岩组的上部.按含矿建造组成岩石的各种成因标志,确定建造的沉积岩相为闭塞台地相,因此.推测它形成于裂谷边缘的泻湖环境。由于长期潮汐作用,泻湖内有充分的富镁海水周期性地供给,在当时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泻湖中的卤水不断浓缩,并通过化学与生物化学成矿作用,在泻湖盆地内形成了大型-超大型的菱镁矿矿床。元古宙末期矿床遭受了绿片岩-角闪岩相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的改造。  相似文献   
116.
青藏高原积雪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地面反照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对1983年7月至1990年6月青藏高原主体58个格点积雪资料进行EOF分析发现,青藏高原主体积雪分布以西部兴都库什山脉。天山山脉以及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为主;高原中部唐古拉山脉、北部昆仑山脉和东部巴颜喀拉山脉的积雪相对较少,青藏高原西部、南部的积雪变化与中部、北部和东部的积雪变化趋势存在反位相关系。另外,本文还对积雪对高原地面反照率的影响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7.
混沌系统的局域特征与可预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锦  纪立人 《气象学报》1995,53(3):271-280
讨论了混沌系统的时间和空间的局域特征。首先分析了研究时间和空间局域特征的必要性。接着引进了有限时间不稳定和局域时间不稳定的概念,并对有关的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对Lorenz系统的具体计算表明,随着轨线在混沌吸引子上的演变,局域不稳定特征有很大的变化,相应误差增长也有很大的变化。相应于误差迅速增长的轨线部分局限于很有限的相空间范围内,而且同误差增长缓慢的轨线部分占据的相空间区域截然可分。每一个例的可预报性依赖于轨线在相空间中所处的区域。混沌系统的这种局域特征可以是导致个例业务预报技巧之间有很大差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8.
本文采用σ坐标的三层初始方程模式,用数值试验方法,模拟了青藏高原对四种纬向基本气流的动力扰动:正压均—西风,正压急流型气流,斜压气流和夏季纬向平均气流。实验结果有助于认识青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19.
从1981年4月至1982年6月我有机会到位于英国雷丁(Reading)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工作。这是一个目前国际上较新的、跨国的学术和业务机构。从1979年正式开展中期预报业务以来其预报水平一直处于先进的地位。因此引起各国气象学家的关注,受到广泛的赞誉。这里就我所接触和了解的有关该机构的情况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0.
在苏、中、美、日地震预报研究的先进国家中,正在一面重新认识不期而遇的难点,一面摸索新的出路。1982年夏季,欧洲地震学会在英国利兹开会。在以“地震预报的战略”为题的讨论会上邀请了苏、美、中、日等被称作“地震预报的发达国家”的代表参加,笔者是唯一的一个日本人。实际上,这些“发达国家”都既经历了地震预报的可喜尝试,也有过许多教训。十多年前,可以预报地震的观测手段不断被发现,几乎令人相信,只要加强监测,就能轻而易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